<p class="ql-block">临朐石刻艺术展</p> <p class="ql-block">红色记忆展</p> <p class="ql-block">前 言 </p><p class="ql-block">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人民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苦难。为了捍卫民族独立和尊严,捍卫中华文明,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抗争,但都一次次地失败了。辛亥革命和之后尝试的政治制度及各种政治势力的登场,也都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p><p class="ql-block">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从此,党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28年,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派,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p><p class="ql-block">临朐是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临朐地方组织由小变大,由弱到强,百折不挠,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率领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顽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p> <p class="ql-block">真理指引奋起斗争 </p><p class="ql-block">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临朐籍在外地求学的进步青年学生和从事其他职业的革命志士,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并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真理,他们先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回到家乡传播革命思想,通过建立地方党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反抗黑暗统治,并进行顽强的斗争,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p><p class="ql-block">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July 1921,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contacting and gradually accepting the great truth of Marxism, Linqu's progressive young students studying in other places and revolutionaries engaged in other occupations successively joined the Chinese Socialist Youth League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turned to their hometown to spread revolutionary ideas, and led the people to resist the dark rule by establishing local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fought indomitably, thus opening the prelude of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p> <p class="ql-block">刘冰(1906年~1931年) </p><p class="ql-block">刘冰,原名刘凤阳,字子鸣,临朐县城关街道凤凰(小峪子)村人。1922年秋考入山东省立第十中学(在益都),在教员王翔千等共产党人的影响下,思想进步很快。时值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刘冰于1924年秋加入国民党,同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转为中共党员,成为临朐县第一位共产党员。刘冰入党以后,边学习边参加革命活动。他转济南完成高中学业后,参加过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和江西革命军队工作。后来冒着腥风血雨,以国民党地方官员身份为掩护,积极奔波于济南、青岛、胶县等地,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任务。1931年8月,因叛徒告密被国民党逮捕,面对百般利诱和各种酷刑,始终宁死不屈,于11月3日英勇就义,年仅25岁。</p> <p class="ql-block">孙毅民,原名孙蔚兰,又名孙文远,临朐县冶源街道孙家小崔村人。1934年考入济南乡村师范。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暑假回到家乡,组织青年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先后介绍孙清兰、孙海兰、孙安昌等进步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高启云一起组建了临朐县最早的中共支部。1938年4月,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总校一大队学习,结业后留校,先后任二大队指导员、校医院党支部书记、校直属队总支书记、某大队政治部主任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步兵学校政委、成都人武部部长、成都军区军务处长、四川省高教处处长和成都科技大学副校长等。2002年12月在成都病逝。 </p><p class="ql-block">孙毅民(1914年~2002年)</p> <p class="ql-block">高启云(1914年~1988年) </p><p class="ql-block">离启云,又名高启方,临朐县冶源街道赵家楼村人。中国共产党临朐县基层组织的创建者之一。1934年,考入济南乡村师范学校、1936年3月加入共产党,曾任学校党支部书记。他经常回到家乡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党的组织。先后培养并介绍高奋等人加入共产党,并与孙毅民一起组建了临朐县最早的中共党支部,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他参与组建抗日武装临朐独立团并任政治部主任、政委,后在郓城、泰安、莱芜等地担任中共县委书记等职,率领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书记,副省长、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等职,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病逝于济南。 </p> <p class="ql-block">高奋(1919年~1956年) </p><p class="ql-block">高奋,原名高启节,临朐县冶源街道赵家楼村人。193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县内最早的中共基层支部书记,临朐革命事业的开拓者和人民政权的奠基人之一。1938年2月,率领数十名青年参加革命。1938年10月起,先后任中共临朐县委委员、军事部长、临朐独立团七连指导员、临朐独立营营长。1940年12月,代理中共临朐县委书记。1941年,日伪频繁“扫荡” ,他率领武工队转战于临朐、益都南部山区及昌乐境内。1943年上半年,率地方武装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解放临朐南部九山一带。7月高奋任中共临朐县工委书记,9月兼任县长、大队长,领导开展武装斗争,全力防疫治病、恢复生产,帮助“无人区”人民获得新生,被人民群众誉为“俺们的好县长”。1948年,任中共鲁中三地委委员、副专员。1949年2月带病随军南下,先后任山东干部大队代政委、浙江省委纪律检查处处长、华东医院党组书记兼副院长、上海市机关党委书记。1956年因病逝世,年仅37岁。</p> <p class="ql-block">1945年6月20日,八路军鲁中军区参谋处处长胡奇才率军区主力二团一个营,一举摧毁海浮山上的伪军碉堡,包围了冶源据点。临朐县地方武装积极参战。下午,奔袭七贤伪军据点的二、三营也赶来投入战斗。盘踞冶源的伪军中队长孔宪贞和副中队长马万德惊恐万分,请求驻临朐县城的日军增援。八路军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伏击了增援的日伪军,歼灭日军33人,生俘伪军200余人。22日(农历五月十三日)天刚亮,八路军向冶源据点内的伪军发起总攻。孔宪贞、马万德两个头目被击毙,其余伪军全部缴枪投降,共俘敌300余人。日伪军在临朐的最后一处据点被拔除。冶源战斗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围点打援的经典战例。</p> <p class="ql-block">胡奇才将军与冶源战斗 </p><p class="ql-block">胡奇才将军戎马一生,历经百战。但他自己讲: “冶源这一仗,我终生难忘。”而这场战斗和胡奇才将军的传奇故事也深深印在了临朐人民的心里。1987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迟浩田上将到临朐视察,有一七旬老翁特地向他打听胡奇才同志,并唱出了当年歌颂八路军攻克冶源的歌谣。迟总长感慨万千,回京后即挥毫写下临朐歌谣中的一段词赠胡奇才将军: “胡奇才,真勇敢,指挥八路打冶源,打死鬼子三十三,活捉了一个翻译官”。</p> <p class="ql-block">县级组织建立</p> <p class="ql-block">吴芳亭、高启云、孙毅民等在外地求学的一部分临朐籍知识青年,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回到家乡积极开展革命斗争,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团员,建立党团组织。</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主义 </p><p class="ql-block">青年团吴家辛兴村支部 </p><p class="ql-block">1927年6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吴家辛兴村支部建立,是临朐最早建立的共青团组织,直属共青团益都地方执委会。吴芳亭任团支部书记,吴志林和张沂津任支部委员。吴家辛兴成为中共青州地方执委会(辖周围6个县的党团组织)的地下交通点。</p> <p class="ql-block">中共临朐县委 </p><p class="ql-block">1938年9月,根据上级指示,于杰、于超、李逸民、王宇坤在瑞庄村王宇坤家中秘密召开会议,建立中共临朐县委,推选于杰任书记,李逸民任组织部长,于超任秘书,王宇坤为县委成员。中共临朐县委隶属清河特委,后随即隶属淄博特委。会议提出具体意见:积极发展党员,壮大党的组织;搞好扩军,建立党领导的抗日武装。</p> <p class="ql-block">中共临朐县委诞生地(瑞庄王宇坤家)</p> <p class="ql-block">于杰与县委机关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于杰(1917年~1971年) </p><p class="ql-block">于杰,原名窦长祥,临朐县辛寨镇东黑洼村人。1938年9月,建立中共临朐县委,于杰被推举为第一任县委书记。此后,他发展壮大党的组织,组建起地方抗日武装——临朐独立团。1939年2月,于杰调中共山东分局党校学习,后留校任支部书记、民运科长、组织科长等职。曾任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委第二书记,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等职。</p> <p class="ql-block">李逸民(1914年~1942年) </p><p class="ql-block">李逸民,原名李本修,临朐县冶源镇李家营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38年由于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38年9月,和于杰等人在瑞庄村建立中共临朐县委,任组织部长。1939年后,曾任临朐县一、四、五区联合办事处政委(兼)、临朐县参议会副议长、中共临朐县委负责人和临朐县独立营政委(兼)等职。</p> <p class="ql-block">王宇坤(1918年~1943年) </p><p class="ql-block">王宇坤,亦名王德元,化名于一、于毅,临朐县寺头镇瑞庄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9月,中共临朐县委在王宇坤家中成立,王宇坤任县委委员。12月参军入伍,不久到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政治部工作。后八支队转战到清河地区,王宇坤调到中共山东分局党校学习。之后,转战各地,曾任清河区清西地委宣传部部长等职。</p> <p class="ql-block">于超(1915年~1984年) </p><p class="ql-block">于超,原名崔金坡,又名于好德,临朐县东城街道崔家河村人。1937年12月,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民众抗日救亡团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临朐县委秘书、鲁中区委党校秘书、区党委组织部干事,博莱县委组织部长,益都县委书记,中共沂山地委秘书主任、宣传部部长,华东大学干部科长兼党总支书记等职。</p> <p class="ql-block">临朐县政府 </p><p class="ql-block">1943年9月15日,临朐县政府在响水崖成立。县工委书记高奋兼任县长,吴祝存任县政府秘书,李仲恭任民政科长,谭礼庭任粮秣科长。同时,经鲁中军区批准,成立临朐县大队,高奋兼任县大队长,桑方国任大队政治委员、特派员。</p> <p class="ql-block">临朐县政府旧址响水崖村</p> <p class="ql-block">艰苦抗战勇斗敌顽 </p><p class="ql-block">HARD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BRAVELY FOUGHT AGAINST THE ENEMY </p><p class="ql-block">1931年,日军策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全境。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华全民族抗战爆发。 </p><p class="ql-block">1938年1月,日军侵占临朐城,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民饱受前所未有的苦难。在中共临朐地方组织的领导下,临朐人民不畏强暴,拿起刀枪,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p><p class="ql-block">In 1931, the Japanese army instigated "the September 18th" Incident and invaded the whole of Northeast China. The Chinese people rose up to fight, which kicked of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After "the July 7th" Incident in 1937,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of the whole Chinese nation broke out. </p><p class="ql-block">In January 1938, the Japanese army invaded Linqu, burning, killing and looting everywhere, committing all kinds of crimes, and the people had unprecedented suffering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local organization of Linqu, the people of Linqu, defying violence, took up swords and guns and fought tirelessly against the enemy.</p> <p class="ql-block">“无人区”惨状 </p><p class="ql-block">自1940年至1943年,因日伪顽军惨无人道,又加连年灾荒、瘟疫流行,临朐成为“无人区”。全县原有38万人,被杀和饿死者10万余人,典妻卖儿女1.8万余人,外出逃荒要饭16.8万人,县内仅存8万人。其中1.2万人的寺头镇仅存1250人,319人的王瑞村仅存6人;11190人的原杨家河乡,被杀和饿死者就达2217人,死绝145户。全县到处土地荒芜、房屋倒塌、饿殍横尸,村野蒿草丛生、宅舍狐狼出没,其状惨不忍睹、触目惊心。这是临朐近现代最黑暗的岁月、最悲惨的一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突破封锁 </p><p class="ql-block">鉴于“扫荡”达不到目的,日军自1940年5月实施“高王封锁线”计划,即两月内建成连贯高崖、辛寨、冶源、五井、王坟的58处大中小据点和五井至辛寨的“治安墙” ,驻兵把守,严禁行人通过,妄图封锁和扼杀抗日根据地。 </p><p class="ql-block">中共临朐县委和地方抗日武装针锋相对,采取民夫怠工或外逃、白天袭击干扰、夜间拆墙填壕、配合主力部队拔除据点等一系列措施,持续斗争5年,到1945年6月20日,敌人“治安墙”没修成,全线50余处据点全部被拔除,日军苦心经营的“高王封锁线”计划彻底破产。</p> <p class="ql-block">开辟根据地 </p><p class="ql-block">1943年6月,为开辟和保护抗日根据地、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八路军鲁中军区四旅副旅长钱钧率领十团一营由博山挺进临朐。在临朐党组织和益临武工队的配合下,克服给养短缺等困难,一路血战拼杀,于7月初进入沂山地区,并很快消灭了在此祸害人民的吴化文伪军部队,解放了九山一带大片地区,开辟了沂山根据地。中共临朐县工委、临朐县政府相继建立。八路军主力和地方武装经过两年不停的艰苦奋战,拔除几十处敌据点,消灭了大量敌人,自己也付出了很大牺牲。至1945年6月,临朐境内辛寨、冶源以南和五井以南以西等大部分地区的人民迎来了解放。</p> <p class="ql-block">浴血奋战</p><p class="ql-block">在中共临朐县委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斗争的同时,八路军主力部队也前来临朐开辟抗日根据地,因而初步形成了主力兵团、地方兵团及县区武装三位一体的抗日武装体系。抗日军民团结一致、英勇抗敌、浴血奋战,在冶源、五井、蒋峪、福山顶、青崖头等地反击日伪军,五井战役取得大捷,三次讨伐吴化文,将其击溃,逃离沂山地区。每次战斗的胜利,都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抗日军民的信心和斗志,临朐人民迎来了新生。 </p> <p class="ql-block">大官庄起义 </p><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日军进犯鲁北,中共山东省委决定随即在山东各地发动抗日武装起义。11月,共产党员邱也民受省委派遣来到沂山附近地区组织武装起义。他原来经常向大关村的县立师范学生李奎德宣传革命思想,使其成为爱国进步青年。这次,17岁的李奎德按照邱也民的意见,积极在周围村进步青年农民、学生和乡丁中宣传抗日,组织人员、筹备武器,并把起义地点定在与安丘、沂水交界的临朐沂山大官庄村。1937年12月20日,大关周围部分村的100多人在大官庄宣布起义,成立抗日义勇军,其任务是:清除汉奸、打击日军、保卫家乡。义勇军开到沂水县圈里镇驻防训练,后又投奔莒县刘崇喜部。义勇军人员良莠不齐,党组织做了大量教育和引导工作。1938年10月,根据于杰同志的指示,已是共产党员的李奎德将大部分义勇军成员带回到沂山区的薛家庄。12月,中共临朐县委在嵩山暖水河村建立临朐独立团时,这些义勇军成员成为重要的组成力量。</p> <p class="ql-block">夏家台子起义 </p><p class="ql-block">1938年3月,临朐县国民党蒋峪区中队在西洞子村被国民党刘同敬部偷袭溃败。区中队长刘斗辰收拢余部30余人,退到龙门山乡夏家台子村,经与大峪“互济会”联系后,毅然决定参加抗日武装。衣家庄子、赵家楼、福山集、红庙子王舍、大峪、柳子等村的“互济会”会员,携带枪支弹药赶到夏家台子村。当天队伍汇集到近百人,宣布武装起义,部队始称“人民抗敌自卫军” ,刘斗辰、吴祝存、冯树梓为领导人。后与中共益都县委抗日武装汇合,成立鲁东八路军抗日游击队第十支队,成为地方抗日武装的骨干力量。 </p> <p class="ql-block">五井歼灭战 </p><p class="ql-block">1939年10月25日凌晨,驻五井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一营一、三连,遭到了数百名日伪军的突然袭击。支队副司令员钱钧、营长李福泽指挥部队坚决阻击日伪军进攻,临朐独立营配合作战,激战一天,共击毙、俘虏伪军120余人,击毙包括中队长木莫和小队长岩井、石日在内的日军40余人,缴获机枪4挺、炮两门、步枪百余支、弹药及军用物资一宗。我一连副连长、营长警卫员和部分战士光荣牺牲。这次战斗不仅牵制与打击了向鲁南根据地进行第二次“扫荡”的日军,更为重要的是激励了广大民众的抗日斗志,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因此,被当年11月3日的《大众日报》誉为“山东抗战两年来最模范的胜利战斗”。</p> <p class="ql-block">胡奇才将军于冶源战斗结束时所拍 </p> <p class="ql-block">胡奇才将军(1914年~1997年)</p> <p class="ql-block">从1939年下半年开始,日伪军对临朐及周边地区加紧“扫荡”和“强化治安” ,敌强我弱、形势日益险恶。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于1940年5月撤离临朐,中共临朐县机关也暂时转移到外县。盘踞在临朐日伪军、国民党顽固派等兵匪达2万余人。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临朐地方组织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领导全县军民配合八路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p> <p class="ql-block">击溃日伪军的“扫荡” </p><p class="ql-block">日伪军对鲁中腹地抗日根据地频繁进行“扫荡”,妄图依靠“三光”政策,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我抗日军民积极应对,实行彻底的“空室清野”,在反“扫荡”中广泛开展游击战,并不断破袭公路,配合主力部队的反“扫荡”,从而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粉碎了敌人罪恶的图谋。</p> <p class="ql-block">“无人区”获得新生 </p><p class="ql-block">刚解放的灾区千疮百孔,党组织和政府集中全力抓治病防疫和恢复生产。 </p><p class="ql-block">治病防疫 为解决疟疾、黄热病等多种疾病大流行的问题,上级政府拨出专款,上级医疗队和县政府动员和培训的200余名民医和村医,实行定点治疗加进村入户治疗,多数疾病大爆发的趋势逐步得到控制。至1946年,仅在临朐西部南部7个区就治愈2.7万人。至1947年,流行性疟疾等基本扑灭。 </p><p class="ql-block">恢复生产 鲁中行署连年发放救济和借贷粮款、农具和牲畜。仅1943年,就发放救济粮30万公斤、救济款25万元、农贷款60万元、贷农具8544件和部分贷牲畜。县政府拨款购买上万件农具分给农户,购买50余头牛、驴分给重灾户。为解决部分户无劳力、无种子的问题,1944年秋,鲁中行署发动老根据地成立“代耕队” ,带着耕牛600余头、犁耙300余件、种子1万公斤,并自带口粮和牲畜饲料等,到灾区帮助秋耕秋种。 </p><p class="ql-block">鲁中党委、行署抽调大批人力、物力组成工作队,由沂山支队司令钱钧带领,和县、区工作人员及八路军战士一起,深入灾区,帮助群众开荒种地、恢复生产。县长高奋连续半个多月光着膀子、赤着脚在王瑞等村帮助农民拉犁开荒。 </p><p class="ql-block">随着生产的逐步恢复,外出逃荒的群众陆续返回家乡。1944年,在外群众返回70%。1949年,全县人口回升到35.6万人,荒芜土地得到垦殖复种,昔日“无人区”获得了新生。</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 </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百万苏联红军进入我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出进军命令。山东军区组成五路大军向敌人展开大反攻。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驻临朐日军拒不向八路军投降。8月18日夜,鲁中军区前线部队包围临朐城,城内之敌仓皇出逃,逃至石沟河一带被八路军击毙生俘一部。至此,临朐县城第一次解放,临朐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p> <p class="ql-block">众志成城 </p><p class="ql-block">伟大胜利 </p><p class="ql-block">UNITEDAS </p><p class="ql-block">ONEGREATVICTORY </p><p class="ql-block">临朐人民在欢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同时,期盼着在和平、民主、团结的环境里休养生息,重建家园,安居乐业。但是,国民党“内战、独裁”的阴影依然笼罩在这里。临朐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与国民党反动派、还乡团和各种暗藏的敌对势力进行顽强斗争,其间临朐军民组织进行了曾家洼、盘龙山、大埠山等战斗,华东野战军进行南麻、临朐等重大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敌人。1947年10月20日,鲁中军区部队一部收复临朐城,临朐县城获得第二次解放。 </p><p class="ql-block">The people of Linqu,while celebrating the great victory in the anti-Japanese war,looked forward to recuperating,rebuilding their homes and living in peace and prosperity in an environment of peace,democracy and unity.However,the shadow of the Kuomintang's "civil war and dictatorship" still hangs over the area.The people of Linqu,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made common cause and fought tenaciously against the Kuomintang reactionaries,the Returned Villagers and various hidden hostile forces.During this period,Linqu soldiers and civilians organised battles such as Zengjia-wa,Panlong Mountain,Dabushan and so on.East Field Army waged Nanma,Linqu Cam-paigns and a series other chief ones.On October 20,1947,a part of the troops of the Lu-zhong Military Region recaptured Linqu City,and Linqu County was liberated for the second time.</p> <p class="ql-block">土改运动 </p><p class="ql-block">“耕者有其田”是几百年来农民最简单而又热切的期望,却也是困扰中国几千年的难题。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积累了解决土地问题的丰富经验。1946年,解放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农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进行自由的劳动,也有了民主、平等、自由和做主人的权利。临朐人民在土地改革中获得了新生,更加紧紧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解放战争中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守护土改胜利果实。</p> <p class="ql-block">英勇反击 </p><p class="ql-block">盘龙山遭遇战 </p><p class="ql-block">1946年10月6日夜,临朐县武装部长蒲方南率临朐县独立营8名战士和2名民兵,到国民党占据的龙岗区驻地侦察,遭国民党县大队宫子英部200多人追击,被困盘龙山顶玉皇阁内。国民党县大队将玉皇阁团团包围,几次进攻,均被打退,便用高粱秸、火油焚烧玉皇阁。蒲方南等顽强战斗,坚守阁门。后益都县独立营赶至增援,国民党临朐县大队被击退。此战,临朐县独立营轻伤1人,毙伤国民党县大队11人。</p> <p class="ql-block">参战支前 </p><p class="ql-block">“一切为了前线”,既是响彻临朐大地的口号,更是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解放战争时期,广大青年争相参军参战,共有7802人入伍。同时,后方热情拥军优属,解前方将士之忧。参加支前民工超10万人次,圆满完成运、修、押、救等任务。仅支援济南和淮海两战役,就出动31180人、1万余辆小车、658副担架、1171副挑子,运粮294万千克、道木14620根;妇女做军鞋袜8.3万双。九山上城隍村130名妇女一秋做军衣0.4万套。蒋峪、南流两区483人担架营支援淮海战役,征战4个月,荣获“支前模范营”锦旗。临朐支前子弟兵团支援淮海、南京、上海和杭州战役,随军6个月,征战万里路。其中蒋峪排获“支前模范排“称号,40人有30人立功,一等功5人。为支援渡江战役,全县捐粮 82.5万千克。涌现“临朐挑子营”“支前动参模范村(泉庄)“和王永昌、刘文香、孟繁兴、魏长英、姜金礼等一大批支前模范集体和个人。68名民工光荣牺牲。临朐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1950年,孙永正、高奋、马守青、马蕴生(左起)在金华</p> <p class="ql-block">干部南下 </p><p class="ql-block">为配合我大军解放江南,党中央指示从江北老区抽调大批干部随军南下支援新区。1949年2月,临朐县委按照上级要求从县内老解放区抽调90多名干部,于3月随军南下,被编入华东第三干部大队,高奋代理政治委员。 </p><p class="ql-block">临朐南下干部多数被安排在浙江省浦江县,他们把新区看作是第二故乡,根据上级部署,迅速投入到剿匪反特除霸斗争和各项任务中去,积极工作、勇敢战斗,为巩固和发展新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刘自兴、冯光禄等8位同志分别于工作场所和往返途中被匪特包围,在英勇反击中牺牲,其中王仁兴、张永兴同志在被包围的村里与数倍于己的匪徒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被捉住,受尽酷刑宁死不屈,英勇就义。他们的英名将永垂青史。</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 </p><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来后,全县人民一片欢腾,城乡处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县直和城关区各单位干部群众共1万余人在三官庙广场举行盛大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活动,整个县城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之中。</p> <p class="ql-block">临朐战役 </p><p class="ql-block">1947年7月23日,在华东野战军从南麻战役撤出进入临朐南部和西南部之际,国民党军整编第八师占领临朐城。临朐是连结鲁中和渤海两解放区的重要枢纽,也是华野撤退的必经之地。华野决心乘敌人立足未稳歼灭之,部队未休整就急速挺进,于24日晚冒雨从局部开始进攻。敌军装备精良,筑有子母堡工事,死死控制着朐山制高点,且有20架飞机协同作战。连日暴雨使弥河水暴涨漫溢,城内外平地水深过膝。解放军弹药受潮、火力不济、爆破器材不足,城周围因建筑被炸毁成开阔地,作战条件十分恶劣。但广大指战员不顾疲劳、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攻坚时一昼夜冒着倾盆大雨发起数十次进攻,浴血奋战七昼夜,给敌军以重创。我打援部队靠拼命血战,顽强阻击数倍于己的敌援军五昼夜,最后还是被敌军突破了防线。鉴于部队伤亡巨大,且极度疲劳,又加相当于4个军的敌增援部队突破我防线压过来,华野遂于30日晚主动撤出战斗,实施战略转移。此战役虽未全歼临朐守敌,但在战略上达到了牵制敌军主力、配合刘邓大军南下作战的目的。解放军指战员在战役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精神可歌可泣。</p> <p class="ql-block">陈、粟前线观察战场</p> <p class="ql-block">临朐战役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临朐战役毛主席亲笔电报原稿</p> <p class="ql-block">吴宝璞(1905年~1961年) </p><p class="ql-block">吴宝璞,字琢玉,又名吴石英,临朐县冶源街道赵家楼村人。1920年随父母迁居济南,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后,不久即参加王尽美、邓恩铭等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活动。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初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3月任中共正谊中学支部书记。1926年7月任共青团山东区(省)委副书记。后因在上海拒绝康生拉帮结派遭受诬陷,而愤然离沪,失去了组织关系。抗战爆发后,他毅然投身张自忠的抗日队伍,参加了台儿庄等重大战役。抗战前后,在济南多处学校任教,为培养进步青年作出了不懈努力。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坚决支持儿子吴铭参加解放军南下作战。主导创办济南建信会计学校(后济南五十八中),培养出了一大批社会急需的财会人员。1961年7月,病逝于济南。</p> <p class="ql-block">段亦民,原名段明光,字耿文,化名吴尚,吴浩然、王子健,临朐县山旺镇黄山店村人。1917年考入山东齐鲁大学医科。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受新思想影响,弃医学文,开始致力于新文化、新思想的学习和研究。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下半年,他在青岛任万国储蓄会总会计师,并同当地党组织接上关系,以合法身份进行革命活动。1931年夏,被委派到益都开展工作,建立中共益都特别支部并任书记。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益都发动抗日请愿运动,迫使国民党益都县党部召开了“抗日大会”。1931年冬,他深入农村,从事恢复和建立中共农村支部的工作。次年5月,中共益都县委建立,段亦民任书记。1932年9月,段亦民夫妇被捕,关押在国民党济南法院看守所。面对国民党的酷刑,他坚贞不屈,进行绝食斗争。1933年8月18日,段亦民在济南洛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 </p><p class="ql-block">段亦民(1900年~1933年)</p> <p class="ql-block">革命英雄 </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临朐县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载入史册的革命烈士就有1500多名。临朐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用生命和鲜血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p> <p class="ql-block">衣光荣 </p><p class="ql-block">衣光荣(1915年~1942年),临朐县城关街道小衣家庄村人,出生于穷苦农民家庭。1936年秋结识中共党员高奋后,逐步树立了翻身求解放的信念。1938年2月,加入共产党的外围组织“读书会”。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卖纸烟为掩护,在敌占区开展革命活动。1939年8月,临朐独立营建立后,他撇家舍业,冒着生命危险,往来于城里、七贤、五井、冶源等日伪盘踞的地区,并及时把收集到的情报送到八路军驻地。1940年7月,高奋在战斗中腿部负重伤,他根据中共党组织安排,把高奋隐藏在自己家里疗养。衣家庄距县城近在咫尺,随时都有被日伪军发现的可能,他把危险置之度外,到县城和纸坊为高奋求医买药。1942年1月3日,他被叛徒郭佃甲带领汉奸抓进益都日军宪兵队监狱后,受尽各种酷刑,但其至死不屈,始终保守党的秘密。1942年,他在益都火车站西柳树湾子英勇就义,年仅28岁。</p> <p class="ql-block">“临朐刘胡兰”—刘秀英 </p><p class="ql-block">刘秀英(1930年~1947年),女,临朐县冶源街道南杨善村人。1945年家乡解放后,被村里选为妇女识字班班长。经党组织培养,她思想进步很快,工作积极主动,革命意志坚定。1947年7月大转移时,刘秀英和共产党员刘丕增接受了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秘密把11支枪和文件分别藏在水井和麦糠囤里。刘丕增当兵走后,刘秀英时刻关注着枪支和文件的安全。这天,夜间她和弟弟露宿野外,一早起来进村查看情况时,不幸遭遇“还乡团”。她拒绝回答敌人想要的情况,被吊在树上一阵毒打,直到把胳膊打断了,还是不说。后被用铁丝穿透胸部牵着押到县城,在阴暗的地堡里遭受各种酷刑折磨后又游街示众,但她对党的秘密始终守口如瓶。最后,她被还乡团活活填埋在县城文庙井内,年仅17岁。刘秀英是伟大的少女英雄,被人们誉为临朐的“刘胡兰”。</p> <p class="ql-block">英雄女村长一姜金礼 </p><p class="ql-block">姜金礼(1895年~1947年),女,临朐县冶源街道石灰窑子(今属大店村)人。饱受被压迫之苦、有刻骨的阶级仇恨,在共产党的教育引导下,于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担任过村妇救会长,于1946年7月光荣入党,成为临朐县第一位女农救会长、女村长。所在村的支援前线、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等工作,成绩特别突出,她和村集体被评为先进和模范。为支援临朐战役,她没白没黑地忙碌了七天七夜。大转移时,坚决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1947年农历七月,不幸被还乡团抓去。敌人妄图从她口中得到有关共产党组织和掩藏枪支弹药情况,先是欺骗利诱,再以棍子打、鞭子抽、刀子捅等酷刑加以折磨。姜金礼视死如归、痛骂敌人,被穷凶极恶的还乡团肢解躯体,壮烈牺牲,时年52岁。</p> <p class="ql-block">刘斗辰 </p><p class="ql-block">刘斗辰(1904年~1939年),原名刘步云,字斗辰,临朐县蒋峪镇刘家营村人。1938年1月日军入侵临朐,他由县警备队的骑兵侦探队队长回到蒋峪区担任区中队队长。3月24日,他率所部30余人带着武器参加了共产党组织的夏家台子起义。4月,部队与益都的抗日武装会合,组成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十支队,他任副司令员。后几经改编,第十支队成为第三支队十团,他任副团长兼三营营长。1939年2月26日三营被围困在益都县杨家营村,他率部队向村北九龙口突围。他刚冲到九龙口,就被埋伏的日军打下马来,几个敌人端着刺刀一齐冲上来。他咬着牙、忍着疼痛,忽地跪了起来,一抡匣枪打死几个日军,剩下的敌人嚎叫着退了回去。这时,他已无力站起来,日军也不敢向前,只有骑兵、摩托兵轮番向他转圈扫射。在又身中数弹后,他吃力地将匣枪卸开,把零件砸坏,高大的身躯倒在了血泊里……</p> <p class="ql-block">孙池兰 </p><p class="ql-block">孙池兰(1917年~1942年),化名孙焘,临朐县冶源街道孙家小崔村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以极大的热情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印发传单,办黑板报,发动妇女放足,宣传抗日救国等。1938年1月日军占据临朐城后,设据点、修炮楼,经常下乡“扫荡” ,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面对重重困难,他白天隐蔽,夜间活动,经常在村北的石渣沟和北沟子召开秘密会议,传达党组织的指示,鼓动大家想办法武装自己。他心灵手巧、机智勇敢,使用自己制造的土武器打击敌人。 </p><p class="ql-block">1941年至1942年是抗日斗争最艰苦的时期,孙池兰既在本村活动,又不断来往于益都县南部山区,联系上级,传递情报。1942年下半年,伪乡长领着一帮汉奸放大火将他家的房屋全部烧光。他的姐姐惊吓而死,祖父、祖母、母亲也相继得病故去。他看到家破人亡,悲痛欲绝,但很快振作起来,怀着强烈的阶级仇、民族恨,挺起腰杆继续战斗。1942年12月23日夜,叛徒带领驻益都的日本宪兵和汉奸闯进孙家小崔村,将孙池兰等党员和群众抓去。他寻机逃跑时,一条腿被敌人开枪打断,另一条腿被敌人用刺刀捅烂。孙池兰在狱中受尽酷刑,但这位25岁的青年志坚如钢,表现出共产党人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不久被敌人杀害。被追认为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刘瑞卿(1913年~1965年)</span></p><p class="ql-block">刘瑞卿,原名刘祥成,字瑞卿,出生于临朐县嵩山桥头村一富裕家庭。16岁考入济南齐光中学,不久加入学校进步组织“青年抗日救国会”。后担任辛(店)沾(化)公路站副站长,以此掩护开展地下革命活动。1937年底回家乡组建抗日队伍,动员亲兄弟和堂兄弟刘公成、刘元成、刘增成和刘武成等带头加入,到1938年10月发展到100多人.他动员家里为部队提供吃住达半年之久,并捐出5支短枪、3支长枪,还出钱购买1匹战马。年底带队伍参加共产党领导的临朐县独立团,被任命为副团长。后调任八路军鲁中军区11团特务连连长。他爱兵情深、作战勇敢。1941年10月在大阖战役中身负重伤,被评为二等残废,转入地方工作。他于1943年夏天任仰田区区长后,机智勇敢,不惧环境险恶,使对敌斗争开展得有声有色。1945年被推选为鲁中行署参议。同年下半年因病离岗休养,身体好转后做了不少有益社会和民众的事情。1965年2月因伤病复发在郯城病逝。后被批准为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孙清兰 (1918年~1943年) </p><p class="ql-block">孙清兰,冶源街道孙家小栏村,1936年夏天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孙家小学两条建设成立后,曾任党支部委员、支部书记。1939年总管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他任区委书记,领导人民签名:礼品斗争。1941年秋,弥西区委书记谭志奋叛变投敌,形势不断恶化。他接任弥西区委书记后,不惧危险、大胆工作,领导大辛庄、西朱阳、王家营和石湾崖等村党支部坚持地下斗争。1942年1月,他根据中共益临工委指示,在五井镇花园河村发展3名党员,建立八路军联络站,秘密开展情报、联络工作。1943年秋,由于叛徒告密,孙清兰被捕,受尽敌人的摧残折磨,始终英勇不屈,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5岁。</p> <p class="ql-block">冯树梓 </p><p class="ql-block">冯树梓(1910年~1941年),临朐县冶源街道红庙子王舍村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他与李逸民、于超、于杰、高奋等会面,议论抗日救国之事。1938年3月,他参与组织夏家台子起义,负责后勤和文书工作。1939年,同马子英等创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三大队,并任中队长。在扩军中,他带三弟冯树檀、四弟冯树桃、五弟冯树义参军入伍。他四弟曾担任班长,1939年底在临淄苇子河对日军作战中牺牲。1939年底,他任中共四区(冶源)区委书记兼区长,很快组建了40余人的区中队。1940年5月,在八路军驻临部队和县委、县政府机关转移到外县后,他率区中队在河南村附近的丛山叠岭中与敌人周旋数月,寻机打击敌人。1941年9月,他于执行任务途中不幸被捕。在国民党山东省监狱中经受百般折磨,他严守党的机密,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于1942年2月被杀害,年仅31岁。 </p> <p class="ql-block">衣洪志 </p><p class="ql-block">衣洪志(1904年~1941年),临朐县城关街道衣家庄村人,1904年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毕业于山东省立第四师范。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益都太公庙民团兵营地下支部书记。是年8月山东省委指示益都发动武装暴动,衣洪志任城区指挥,暴动失败后被捕,押入济南国民党监狱,在狱中坚贞不屈。西安事变后被党组织营救出狱,返回临朐继续投入组织抗日救亡活动,秘密收集枪支弹药。1938年3月集结夏家台子举行武装起义,加入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十支队,衣洪志任五队队长。在口埠驻防时遭敌人袭击,衣洪志指挥突围受重伤。不久,十支队编入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十团,衣洪志先后任连长、副营长、营长,参加了著名的太河反顽战、遭遇战、突围反击战等重大战斗。1939年春调山东抗大分校学习,1941年7月在“肃托”错案中被错杀,年仅37岁。</p> <p class="ql-block">马中吉 </p><p class="ql-block">马中吉(1923年~1950年),临朐县五井镇杨家窝村人。1939年春,他和父亲一起加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八支队。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所在部队编入东北民主联军,他任连副政治指导员;不久又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他任连指导员,先后参加过四平、临江等战斗和著名的辽沈战役。1948年9月,在攻打锦州时,他腿部负重伤仍继续指挥战斗,直至上级命令把他抬到后方医院。1950年10月赴朝作战,他任营教导员。在第五次战役中,他带领一个小分队到朝鲜沐洞里插入敌人心脏待机歼敌。经3天激战,穿插分队伤亡很大。到第4天,敌人急了眼,大小火炮、坦克一起向阵地上压来。他在指挥部队作战时,突然左肩负重伤倒在地上。一会儿,他又踉踉跄跄地站起来,继续向敌人射击;当大批敌人又冲上来时,他举枪对准自己的脑门扣动了扳机……时年27岁。他一生参加过无数次战斗,曾荣记战斗大功3次,三等功1次,并荣获“东丰战斗英雄”和“文家台战斗英雄”光荣称号。</p> <p class="ql-block">瞿廷春 </p><p class="ql-block">瞿廷春(1919年~1946年),临朐县辛寨街道瞿家圈村人,中共党员。 </p><p class="ql-block">他生长在贫苦农民家庭,年少时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烧杀抢掠的残暴行为,穷苦的老百姓整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想参加革命打鬼子,让众乡亲过上好日子。1944年,他参军入伍,所在八路军警四团八连驻扎于当时的益都县。他具体做通信联络工作,负责给上级送情报,还负责部队的伙食,并经常外出采购物资等。因工作突出,于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一项又一项工作任务。 </p><p class="ql-block">1946年8月,上级安排已是连司务长的他在外出采购粮食物资之际,秘密执行一项任务,当走到益都县赤涧村时,被埋伏在此地的国民党军队发现了,他见势不妙,迅疾冲进一片玉米地隐蔽了起来。十几个凶恶的敌人马上对他展开了围攻搜索。他被发现后,奋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杀害,壮烈为国捐躯,年仅27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王连仲 </p><p class="ql-block">王连仲(1929年~1951年),临朐县东城街道营子村人。1948年参加解放军后,艰苦奋斗、机智勇敢、刚毅顽强,忠于党和人民、忠于革命事业。195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p><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1日,王连仲跟随所在第三野战军参加渡江战役。1949年5月27日,部队主力攻占上海,上海就此解放。王连仲在此次战役中英勇无畏,荣立三等功两次。 </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25日,王连仲所在部队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支援朝鲜战役。1951年1月,志愿军发动临津江之战并获得胜利,王连仲在此次战役中奋勇杀敌,勇建奇功,荣立二等功一次。4月11日,敌军突然发动空袭,王连仲不幸被炸去了一条腿,被送往医疗处时因失血过多而壮烈牺牲,年仅22岁。</p> <p class="ql-block">一级战斗英雄一窦玉忠 </p><p class="ql-block">窦玉忠,临朐县九山镇大花龙潭村人。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6年加入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参加孟良固战役,作战机智勇敢、贡献突出,荣立一等功。南麻战役和大屯抗击战期间,所带领的班、排被敌人包围,他坚定沉着、果断正确指挥,和战友们一起英勇拼杀、顽强战斗,两次创造了绝境中阻击取胜的范例,被记大功一次。在开封、睢杞战役中,已是67团4连连长的窦玉忠,两次负伤不下火线,指挥连队闯过道道难关,圆满完成攻打开封南关、邮政局大楼、职业学校大楼和何旗屯的任务,创造了四战四捷的奇迹。四连和他分获“攻坚模范连” “师战斗英雄”称号。战后他被评为“二级人民英雄”。1948年11月12日,在淮海战役围歼国民党黄百韬兵团时,带领四连一夜歼敌一个营,肃清碾庄外围守敌,为整个战役铺平了道路。但他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7岁。窦玉忠被华东野战军追授为“一级战斗英雄”。 </p><p class="ql-block">窦玉忠(1921年~1948年)</p> <p class="ql-block">一级人民英雄一陈德忠 </p><p class="ql-block">陈德忠,临朐县山旺镇大柳树沟村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人民英雄、特等功臣和杰出的侦察英雄。志愿军其有30余万名英雄和功臣,其英名与邱少云、杨连第等并列于前53名之中。在朝鲜第四次战役阻击战中,所带领的二连两次获志愿军政治部通报表扬,在整个朝鲜战场影响很大。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各两次,曾获三级、二级人民英雄奖章。 </p><p class="ql-block">1944年参加革命,在志愿军初任77师229团侦察参谋。从1951年3月,经常带队穿插于敌人纵深搞侦察抓“活情报” ,以机动灵活的阻击、伏击、偷袭等方式,活跃在敌军的心脏和前沿。不到两个月时间,以伤亡3人的代价毙伤、俘敌100余人,为我军指挥作战提供了大量宝贵情报,创五战五捷的战斗范例和奇迹。期间,被调任师侦察二连连长。平金淮阻击战,又率部打响第一枪,一举击毁敌汽车1辆、毙敌7人,而我无一伤亡。1951年6月12日在伏击敌人时,陈德忠壮烈牺牲,年仅27岁。</p> <p class="ql-block">全国著名抗日英烈一窦来庚 </p><p class="ql-block">窦来庚,临朐县东城街道窦家村人,全国著名抗日英烈。他是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曾获全国武术大会第1名。曾任山东省国术馆主持工作的副馆长、第三集团军武士队队长。他有强烈的“强身报国”思想,是典型的山东英雄好汉。1938年,他带领120名亲信武士队员组成义勇队回家乡抗日,队伍不断扩大。后他接受国民党改编,组成山东省保安第十七旅并任旅长。率部和日伪军作战数十次,曾从敌人手中夺回县城,曾截获敌人大批粮食分给饥饿的百姓,给敌人以严重打击。日军必欲灭之,遂于1942年8月30日,动用3000兵力和精良武器进行围剿。他不惧危险、反对退却,率部队英勇抵抗,战斗异常惨烈。从凌晨打到下午4时,终因兵力不足和武器太差,2000多人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他本人受重伤后举枪自戕,壮烈殉国,时年42岁。窦来庚被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被国家列入第一批公布的“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p><p class="ql-block">窦来庚(1900年~1942年)</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 </p><p class="ql-block">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新中国和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得来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临朐人民一定会更加拥护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弘扬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学党史、感党恩,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山旺生物群</p> <p class="ql-block">前 言 </p><p class="ql-block">PREFACE</p><p class="ql-block">生命共同的家园--我们生存的地球,诞生至今已经46亿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无数生命在这里繁衍生息,或长或短,或璀璨或无息,只有幸运儿才能以特有的方式留下自己的印记。 </p><p class="ql-block">美丽的山旺湖就是幸运诞生地,生命短暂,光阴流转,以漫长的地质岁月和硅藻土做成轻盈、质感的书页,将曾经鲜活的生命轻轻收藏,形成一部古生物的“万卷书”!翻开这本书,就像寻宝者捡到了钥匙,解开了一段地球生命密码,生物演化图卷徐徐开启 </p><p class="ql-block">4.6 billion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e birth of our planet, the common home of life, and in those long years, countless lives have flourished here, long and short, bright and clear, only the lucky ones can leave their mark in their own unique way. Beautiful Shanwang Lake is the lucky birthplace, life is short, time passes, Shanwang with long geological years and diatomaceous earth made of light, texture of the pages, will once a living life gently collection, the formation of a Paleontological" Ten thousand volumes book"! Open this book, like a treasure hunter found the key, solved a section of the Earth Life Code, biological evolution slowly opened the scroll...</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 </p><p class="ql-block">CONCLUSION </p><p class="ql-block">山旺的古生物化石向我们揭示了一条真理,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生物界也是不断进化的。正是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自然界创造出了山旺的神奇,讲述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山旺故事。 </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山旺化石已愈来愈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我们相信有政府的支持和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关心努力,这些沉睡了一千八百万年的地下宝藏,一定能为今天人类文明的建设发挥其作用。 </p><p class="ql-block">Shanwang's fossils reveal a truth: the natural world is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the biological world is constantly evolving. It i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ant change that nature creates the magic of Shanwang, telling a memorable Shanwang story. In recent years, Shanwang fossils have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nd the society. We believe that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are and efforts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udiences, these underground treasures, which have been sleeping for eighteen million long years, it will certainly play its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civillization today.</p> <p class="ql-block">笔墨千秋</p> <p class="ql-block">前言 </p><p class="ql-block">丹青吐彩,翰墨飘香。中国书画是一门古老而奇特的艺术,也是世界艺术苑囿里一朵奇葩。临朐书画艺术根植于深厚的历史传统沃土中,源远流长,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意趣。以水墨为媒介,以线条为表达,既是作者心声的传递,更是临朐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p><p class="ql-block">馆藏展品作品主题突出、品味高雅,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展现了书画创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是临朐县文化建设的新成果。展览的举办,将在弘扬临朐文化,推动书画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p><p class="ql-block">通过展览,我们可以徜徉于艺术的海洋,感受深厚的笔墨情缘和独特的艺术语言。</p> <p class="ql-block">结语 </p><p class="ql-block">朝书暮画,兴酣落笔。一幅幅中国书画作品中,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国艺术家用笔墨纸砚,书写作画,创作出一幅幅不朽的艺术作品,至今仍滋养着一代代国人。 </p><p class="ql-block">中国书画的美含蓄而又深厚,徜徉于浓墨淡彩间,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留住乡愁民宿文化展</p> <p class="ql-block">临朐人家</p> <p class="ql-block">房屋建设</p> <p class="ql-block">房屋居住</p> <p class="ql-block">婚礼习俗</p> <p class="ql-block">传统婚嫁流程</p> <p class="ql-block">提亲</p> <p class="ql-block">订婚</p> <p class="ql-block">下催装</p> <p class="ql-block">举行婚礼</p> <p class="ql-block">摆喜宴</p> <p class="ql-block">闹洞房</p> <p class="ql-block">合婚酒</p> <p class="ql-block">上喜坟</p> <p class="ql-block">拜亲</p> <p class="ql-block">回门</p> <p class="ql-block">回婆家</p> <p class="ql-block">聘礼</p> <p class="ql-block">十二八</p> <p class="ql-block">一拜天地</p><p class="ql-block">二拜高堂</p><p class="ql-block">夫妻对拜</p> <p class="ql-block">时令习俗</p> <p class="ql-block">条编匠</p> <p class="ql-block">织布匠</p> <p class="ql-block">铁匠</p> <p class="ql-block">木匠</p> <p class="ql-block">石匠</p> <p class="ql-block">京剧</p> <p class="ql-block">传统节日</p> <p class="ql-block">春节</p> <p class="ql-block">元宵节</p> <p class="ql-block">二月二</p> <p class="ql-block">清明节</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p> <p class="ql-block">中元节</p> <p class="ql-block">中秋节</p> <p class="ql-block">重阳节</p> <p class="ql-block">腊八节</p> <p class="ql-block">福 </p><p class="ql-block">结语 </p><p class="ql-block">CONCLUSION </p><p class="ql-block">悠久的历史,秀美的山川,滋养孕育了临朐丰厚的文化遗产和浓郁的民俗文化,奠定了临朐作为东夷文化重要发祥地的地位。临朐民俗文化,由于其本身延续着精神血脉和处于独特的自然环境,虽经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但一直充满活力并闪烁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是资源,更是财富,不仅要传承,更要发展。 </p><p class="ql-block">The long history and beautiful mountains and rivers have nourished and nurtured Linqu/s profound outural hertage and rich fok culture. This has established Linqu's position as an important brifplace of Dongriculture. Bocause of its spirtu al ineage and unique natural environment, Linqu's folk culture has undergone change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history, but has always been vibrant and shines with distinctive regional charactensics. Excellent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is a treasure as well as a resource that must not only be intented but also develope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