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正值天朗气爽,苕溪岸边柳枝随风摇曳,随处可见的野花竞相争艳,此时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p><p class="ql-block"> 我们 一帮志同道合的老哥老姐们,穿过古老的通济大桥,行走在苕溪岸边,一路向北。我们在舒公塔下欣赏古人的聪慧之作,在千年古樟树下留影,一路谈笑风生,近二个小时的徒步,我们来到了遍地铺满黄金甲的稻香小镇。感受一场“桃红柳绿映春水,油菜花儿朵朵开”的诗琴画意。</p><p class="ql-block"> 进入永安村《稻香小镇》,金灿灿的油菜花,连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美丽极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帮,老胳膊老腿的大爷大妈,霎时间忘记了年龄,忘记了疲劳,纷纷跳进田埂,深深的呼吸......</p><p class="ql-block">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每一口呼吸,都仿佛带着丝丝甘甜,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我们仿佛变年轻了,我们在油菜花中走着,跳着,笑着,摆出各种姿势,留下自己美好的瞬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余杭通济大桥是一座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三孔石拱桥,横跨南苕溪,具有18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通济大桥的历史可追溯至东汉熹平四年(175年),由时任余杭县令的陈浑在苕溪上建造,初名“隆兴桥”。五代时期,吴越钱武肃王重建并更名为“安镇”。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桥梁损毁后复建,改名为“通济桥”。明洪武元年(1368年),余杭县令魏本初将其改建为三孔石桥,此后历经多次修葺。</p><p class="ql-block"> 1937年12月24日,侵华日军焚毁了桥上数百年的市屋,并在桥头修筑碉堡,使通济桥成为日军侵略余杭的历史见证。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通济桥进行了多次维护和加固,使其呈现古今合一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南苕溪的水,源源不断的流入大运河。</p> <p class="ql-block"> 舒公塔,也称为地宝塔或雄宝塔,位于余杭区余杭街道南苕溪北岸,是明朝万历年间余杭县令舒兆嘉为镇守堤塘而修建的。舒兆嘉在任期间,为了减少洪水灾害,决定修建舒公塔以镇住水患。舒兆嘉不仅捐出了自己一年的俸禄,还动员当地百姓共同参与建设,最终在万历二十五年(1592年)完成了这座塔的修建。</p><p class="ql-block"> 舒公塔是一座七层方形砖塔,高约27.46米,塔基宽5.7米,底层直径3.9米。塔内原本设有木质阁楼和木梯,但由于年久失修,木梯已经毁坏,现在无法攀登到塔顶。舒公塔不仅是余杭镇的地标性建筑,还因其历史价值被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永安稻香小镇位于余杭区余杭街道永安村俞家组,大片的稻田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色,春种时一片新绿,秋收时稻穗金黄,风吹稻浪,美不胜收。周边还有河流、山林等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优美。这里有供游客休息的长椅、凉亭,观景台,可以欣赏稻田风光。道路也较为便利,永溪线连通永安村至溪塔村,对内直通稻香小镇,对外连接 235国道。</p><p class="ql-block"> 永安稻香小镇是一个集农业生产、休闲旅游、文化体验、数字农业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在这里可以亲近自然、体验乡村生活、是了解农业文化的好去处。今年的油菜花长的太美啦!</p> <p class="ql-block"> 稻香小镇竖在田里的标语:<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span></p> <p class="ql-block">摄影:李鸣 郑伟娥 郭建华 </p><p class="ql-block"> 和光 松 荷塘 飞翔</p><p class="ql-block"> 编辑制作文字:飞翔</p><p class="ql-block"> 2025.4.5于老余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