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笔者手上藏有一本上世纪80年代<b>上海自行车厂,</b>可能出于外贸需要而印制的产品广告宣传册。该册设计、印制精美绝伦,以图为主,介绍该厂历年来各型号车辆。据悉,该画册是由该厂设计师朱先生和《上海画报》的摄影记者一起拍摄完成的,画册中的模特儿有部分邀请了电影演员来担任。在画册的最后一页配有一表格,将历年出品的56种型号的自行车的主要特征都归纳其中,让人一目了然。</p><p class="ql-block"> 上海自行车厂前身是日商<b>昌和制作所</b>,由小岛和三郎于1940年创办,所址唐山路1217号,主要生产铁锚牌26英寸平车。1945年由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接管后,改为<b>上海机器厂第二制造厂</b>,生产扳手牌28英寸和26英寸平车,次年改称<b>上海机器厂</b>。</p><p class="ql-block"> 1949年5月,人民政府接管上海机器厂,1950 年 1 月更名为<b>上海制车厂</b>,隶属华东工业部。上海制车厂合并新星机器厂后更名为<b>红星制车厂</b>。是年红星制车厂决定减少商标的“政治色彩”,经讨论后决定弃用“熊球”车标图案,直接取“熊球”谐音“永久”两字作为厂里所生产的自行车的正式名称。1952年,永久牌自行车的年产量达到28767辆,占全国自行车产量的三分之一。1953年8月18日红星制车厂定名为<b>国营上海自行车厂</b>,直属 1952 年 8 月成立的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国家主管民用机械、电信、船舶工业的领导机关),成为上海为数不多的中央直属企业之一。</p><p class="ql-block"> 上海自行车厂在上世纪80年代,年产量已经达到200多万辆,其生产的各型号永久牌自行车驰名中外,产品以美、轻、牢而闻名。1980年PA13型自行车曾荣获国家银质奖章。该厂生产系列齐全,品种规格繁多。有28吋、27时、26吋、赛车、机器脚踏车等五大系列,近60多个品种。色彩多样,鲜艳夺目;选料优质,精工细作;造型美观,坚固耐用;骑行轻便,舒适平稳,受到海内外客户的称赞。80年代该厂研制生产的27吋十速男女高级车,标准、旅游男女十速车,结构性能及安全系数均符国际准标,在欧美市场非常风行。</p><p class="ql-block"> 永久声威,历史悠长,国内首创,誉满海内。永久向前进,永久为客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