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创:天地人和(广东)2418942</p><p class="ql-block">摄影器材:尼康D700,苹果手机</p> <p class="ql-block"><b>12月8日,雨后初晴,我们从利马乘飞机一个半小时,中午到达海拨3400米的古城—-秘鲁库斯科,前往“萨克萨伊瓦曼巨石要塞”参观。</b></p> <p class="ql-block"><b>这是一座印加帝国时期的巨石建筑群,它位于库斯科城以北2公里处,海拔3700米,建于15世纪中叶,由印加君主帕查库特克下令修建。</b></p> <p class="ql-block"><b>萨克萨伊瓦曼最初被认为是军事要塞,但其功能可能更为复杂。墙体蜿蜒的曲线与库斯科城的布局呼应,部分学者推测它与印加人的天文观测或宗教仪式有关。每年6月的“太阳祭”在此举行,重现古代印加人崇拜太阳神的传统。</b></p><p class="ql-block"><b>遗址还包含地下通道、广场和瞭望台等结构,可能与印加帝国的行政、军事和信仰体系紧密相连。西班牙殖民者曾惊叹其规模,但后来拆除了部分石材用于建造殖民城市,导致遗址受损。</b></p> <p class="ql-block"><b>萨克萨伊瓦曼巨石阵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它见证了印加文明的辉煌,也成为了解谜古代南美工程奇迹的关键。漫步于巨石城墙间,你感受到的是印加人对自然与建筑的深刻理解,</b><b style="font-size:18px;">惊叹他们千年前的技术与智慧。</b></p> <p class="ql-block"><b>巨石要塞遗址从上到下,有三层石墙,每道石墙都高18米,依山势而建,蜿蜒曲折,气势恢弘,最外一道石墙长540多米。整个要塞建筑共用了30多万块石料,每块石材都有上吨重。其中最大的一块长8米,宽4.2米,厚3.6米,体积121立方米,重量超过200吨,堪称要塞“石王”。</b></p><p class="ql-block"><b>要塞最显著的特征是巨石之间没有任何粘合物却拼接得严丝合缝,表面平整,浑然一体,甚至无法插入刀片。在没有滑轮、铁器的年代,这些巨石是怎样运输移动的?是怎样被切割成不规则的多边形的?又是怎样以独特的拼图方式堆砌成三层锯齿状防御墙体的?这些都展现了印加人精湛的石材加工与建筑技艺。</b></p> <p class="ql-block"><b>印加人相信三重世界的哲学,上层是神所住的地方,下层是水和火,中层是人。这三重世界是由彩虹和闪电连接而成的。所以,印加人把城堡修成三层形式就是取三重世界之意。这与古代世界大多数民族有关天堂、地狱、人间的宗教之说异曲同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