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法源寺,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是最古燕京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建成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距今1300多年,是北京城内最古老的寺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为悼念在东征高句丽中几万唐军阵亡的将士,诏令在幽州建寺,取名叫“悯忠寺”,取“悯怀忠烈”之义,这里成为阴风惨惨的肃穆之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878年前后,悯忠寺毁于一场大火中,直到公元892年,才开始在一片废墟上重建悯忠寺。在辽代,这里是辽宋两国边疆争夺反复之地,悯忠寺经历了多次的被毁和重建。到了1070年,悯忠寺奉辽代皇家诏书修复,改称“大悯忠寺”,成为辽代皇家举办法事的场所。北宋末年,金国将辽宋两国灭掉,并将两国皇帝先后囚禁于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1300多年来,法源寺见证了众多历史事件。安史之乱时,这里曾先后被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占领,宋钦宗、赵桓曾被金人囚禁于此;南宋遗臣谢枋得抗元失败后也被关押于此;文天祥,袁崇焕,也曾在这里超度亡魂。维新“戊戌六君子”被整肃后,谭嗣同等人的尸身停灵于此,也在此超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门,歇山顶,东西两侧建有钟楼和鼓楼。</p> <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更迭之中,法源寺曾几度更名,初名悯忠寺,后名开元寺、顺天寺、大悯忠寺、崇福寺等,法源寺为清雍正皇帝敕额。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整修法源寺,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乾隆亲临并赐御书“法海真源”匾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供奉着弥勒菩萨,左右两侧陈列着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四大天王的铜造像 。弥勒佛背后是护法神韦驮坐像。</p> <p class="ql-block">这里,坐北朝南,中轴对称格局,分为中、东、西三路。主要建筑在中路,一字影壁、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毗卢殿、大悲殿、藏经楼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着“华严三圣”,既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像,殿中高悬的“法海真源”匾额是乾隆帝御笔 。乾隆皇帝还曾在寺内写下“最古燕京寺,由来称悯忠”的诗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又称“悯忠台”,为唐悯忠寺正殿基座,内部保存着法源寺的历代石刻、经幢等,其中,《无垢净光宝塔颂》《悯忠寺藏舍利记》《承进为蔍福禅师造陀罗尼经幢》《燕京大悯忠寺菩萨地宫舍利函记》等尤为珍贵。殿中悬挂的“存诚”匾额,为康熙御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毗卢殿,又称净业堂,原是供奉唐僧玄奘法师头顶骨的地方,后头顶骨被盗。现在是供奉以毗卢遮那佛为主的“五方佛”明代铜佛像,是目前已知的汉传佛教唯一的一尊按照方位供奉的明代铜造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悲殿,供奉着观音菩萨等众多菩萨像,坛内还陈列着一些珍贵的佛教文物,包括唐以来各代藏经及多种文字经卷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汉传佛教,主要有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八大宗派。目前主要流行的是禅宗、净土宗、律宗、天台宗。法源寺,属于律宗宗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佛教宣称,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五世纪,创立佛教的释迦牟尼是佛来到人世间的化身;洛阳龙门石窟那尊大佛造像是卢舍那佛,是佛的报身,不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在实报庄严世界;毗卢遮那佛是佛的法身,法身佛是无相的,但在整个宇宙空间无处不在。当下我们经常讲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是出自《华严经》,是毗卢遮那佛的经典教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藏经楼,又名紫檀千佛殿,是法源寺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不对外开放。里面珍藏有辽代金属活字印刷的佛经,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品,还有历代佛造像展室,陈列自东汉至明清历代佛造像精品数十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佛教认为,宇宙包含娑婆世界、庄严世界、净土世界、琉璃世界,每个世界都有一尊佛,净土世界是阿弥陀佛,琉璃世界是药师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法源寺的三大珍宝:</p><p class="ql-block">1、千佛绕毗卢。</p><p class="ql-block">2、石雕香炉。清乾隆五十八年制的石雕香炉。</p><p class="ql-block">3、汉白玉大石海及石座。原渎山大玉海,元代皇家之物,现存放在北海团城。但原渎山大玉海的石座,历经沧桑落户到法源寺,现坐落着乾隆帝赐与的汉白玉大石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法源寺内花草树木繁多,植物茂密、花木幽雅,素以丁香、海棠闻名,更有乾隆种植的两株西府海棠。春天时节,海棠花盛开,满园芬芳。而丁香花则以其独特的香气和优雅的姿态,为法源寺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丁香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相传释迦牟尼曾在菩提树下大悟成佛创立了佛教,从此,菩提树被视为神圣之木,广植于佛教寺院之中。法源寺的丁香花分为紫丁香和白丁香,还有南洋马鲁古丁香,丁香因花浓香,叶片为心脏形,所以有“心诚则灵”之寓意,被佛门视为“菩提之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法源寺现在是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是培养青年僧伽和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北京法源寺都会举行皈依仪式。向往皈依成为佛弟子的人们,凭身份证、1寸照片和30元钱,在法源寺就可以申请皈依,正式成为佛门弟子,皈依佛、法、僧,并可以居士的身份修学佛法和深造。</p> <p class="ql-block">摄影:尕滩平措</p><p class="ql-block">策划:尕滩顿珠</p><p class="ql-block">编辑:挨 森</p><p class="ql-block">制作:Wan——YunLiang</p><p class="ql-block">特别感谢:张张丽摄影俱乐部</p><p class="ql-block">特别感谢;许喜占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