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沐浴暖阳馨香秀,春醉十里笑语盈。</b></p><p class="ql-block"><b>2025年4月1日,我们这帮当年的知识青年首次集结,来到了当年下放的知青点坦渡公社联盟大队。让远离50年的那点点滴滴青春记忆,在瞬间都打开了阀门,历久弥新。走进那陌生的村村通的柏油马路,迎面而来迎接我们的是纯朴的乡亲们,待我们一如当年一样温暖…...很是感动!更有可喜处,放眼望过去,当年8分钱一工分的联盟大队芦花生产队及各个生产队,在新一代的好干部周显峄支部书记领引的团队的带领下,如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美的庭院一栋接一栋,一步一景。走亲访友中,所见之处,皆是村民们满满的幸福感和温暖的家。田间里金色的油菜花轻轻摇曳,金黄与绿叶相映生辉、黄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形成自然画卷。让我们这群知青,都情不自禁的飞入了田间,似当年徜徉在妈妈的怀抱,更是左牵黄、右擎苍,翁媪聊发少年狂。……真心为与时俱进的村干部周显峰党总支部书记、尹炎春支部副书记、余明村委会主任、樊玉香、徐娜、贺洁、余兵兵村支委们深感骄傲!为联盟大队的父老乡亲们骄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由衷的感谢村委会的领导和乡亲们对我们一行25人的盛情款待!不仅吃饱喝足了,分别时还赠送了我们一人一提的土鸡蛋,让我们这帮当年的知识青年,拿得有点心虚……听说,我们餐桌上的腊猪蹄,还是村支书们在联盟大队乡亲们的家中,挨家挨户收购上来的,托福!感恩!感恩!随心记录下这一春日里美好的时光,让这幸福相会的每一刻都珍藏在心田里。这不就像是一场穿越时光的旅行,带我们又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么?就像翻开了一本满是故事的书,里面的一幕幕,是多让人感慨啊!如今又能欢聚一堂,回忆着往昔,这简直就是一次心灵的回归之旅啊!瞧瞧那一张张熟悉又亲切的脸,不就是我们青春的见证么?再次见到彼此,那种喜悦无法言表,就像当年的知青岁月,永远深深地刻在了我们心坎里。同时,也让我们更是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再度相逢在坦渡联盟。</b><b style="font-size:18px;">此次阔别50年的返乡活动,完美收官!感谢《知青之家》的群主宾建雄农友与组织者们的精心安排,让我们下放知青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春风得意吟春曲,甜蜜如初赋锦章!感恩,我的国!感恩,当年下放点的父老乡亲们!感恩,当年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的情深义重的农友们!祝福祖国!祝福老乡!祝福当年下放在坦渡公社联盟大队的所有知识青年农友们!</b></p> <p class="ql-block"><b>当年下放的第一站,就是芦花大队。我的第一个室友就是薜阳春同学,俩人同吃同住在老乡家、进大厅的右手边的侧厢房子里面。如今的芦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址不见了,大部分老乡都已经另移地方,建起了新二层的小楼房,有的村民建起了二进、甚至是三进的二层小高楼。感叹今非昔比,家家户户都奔了小康。当年队长的儿子又是现在的队长,临走进他还热情洋溢的送给了我一袋红暑。</b></p> <p class="ql-block"><b>群主宾建雄农友这身后的房子,也就是当年我们知识青年下放到本地,最初搭伙居住在老乡家里的土坯房子。当时的下放知青,每日的三歺饭都是挨家挨户在生产队的老乡家里轮流着吃的。每到一家,淳朴的、勤俭的乡亲们总是会把他们家中最好的东西、平时自家都舍不得吃的东西,拿出来做给我们下放的知青们吃。至今让我回味无穷的,还是那当年老乡用柴火煮的吊锅饭,铺在米饭最上面的红薯丝和米饭最下面的锅巴,就是我的最爱。老乡们时常笑我,都说我傻……可当年的我就是有这么傻呵。这种再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日子只维持了一年,到了第二年,我们下放到各队、各家户的知识青年就全部被收编,集中住进了联盟大队的茶厂劳作领工分去了。如今在本地,这种老房子已经被拆剩得不多了,都空着放在了原地,主人一家人早就已搬进了重建的小楼房居住去了。当在参观乡亲们的小家时,居然还看到了一户老乡的房子里面还摆放着古董,感叹哟!最最有趣的回味,还是</b><b style="font-size:18px;">当年的茶厂很有文艺范,总是会在农闲时排练出一场节目供自己和老乡们娱乐。这次回乡,我能被乡亲们一眼认出来,全功归于当年我演过的四人帮江青。恰巧,当年节目中王洪文的扮演者杜仲启农友也随团来了。一想到当年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我们这帮初生牛犊不怕虎的、</b><b>懵里懵懂的知识青年留在这片土地的</b><b style="font-size:18px;">点点滴滴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太珍贵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