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轮东去

桑榆非晚

<p class="ql-block">这是几年前一次乘坐游轮的经历,现在翻出来仍记忆犹新。上了岁数,总想出去走走看看,海上旅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不,机会来了。乘坐诺唯真喜悦号游轮,开启了一次短暂的海上旅程,目的地是日本九州的长崎和熊本。新奇,还有点小激动。</p> <h3>第一天,多云。中午登船,下午4点,离开天津新港码头。</h3> <h3>航行在渤海湾,风平浪静,周围船只不少,站在甲板上看着太阳的余晖渐渐隐去。</h3> <h3>吃住已安排妥当,无后顾之忧</h3> <h3>住处</h3> <h3>餐厅</h3> <h3>喜悦号高20层,近17万吨,可容纳5000多人。按捺不住新鲜感和好奇心,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跑了个遍。船上设施一应俱全,餐厅、酒巴、茶社,健身娱乐场所,什么卡丁车、高尔夫、碰碰车、游泳池、温泉、游戏机、电影院、画廊、免税店,还有睹场。</h3> <h3>第二天,多云,海上巡游,黄海海面,看到了日出。</h3> <h3>还是摄影人赶早。</h3> <h3>吃喝玩乐,时光真快。船上到处转转,居然碰到了一个集体婚礼,吃个喜糖,沾点喜气。</h3> <h3>转眼又到夕阳西下时。</h3> <h3>第三天,多云。早上起床,已航行在日本领海,远远看到日本的岛屿。不久,日本引航员登船。</h3> <h3>已近长崎港。</h3> <h3>踏上日本的土地,这是长崎的街道,整洁,干净。</h3> <h3>大巴车整齐排放,司机大都是老年人,给我们开车的司机已69岁,衣着严整,彬彬有礼,不断给乘客鞠躬。我也不断重复着刚学的日本话,“他大姨妈!”。据说日本的退休年龄是男75岁,女65岁,相比之下,我们还都是年轻人呢。</h3> <h3>停在长崎港的诺唯真喜悦号。</h3> <h3>长崎的出租车。日本的汽车大都是右舵,靠左行驶的。一开始还真有些不习惯。街道不宽,但秩序井然,有人过人行横道时,车子远远就停车等待。</h3> <h3>住宅,很多都是这样的小楼,据说能抵御8级以上地震。因为日本是个多震灾的国度,所以建筑都非常讲究。一个突出的感觉是,房前屋后的绿化非常好,花草满庭院。</h3> <h3>街上跑的汽车大多数都是这样的小车,据说日本人从来不把汽车看作是身份的象征,富人也一样。总感觉他们的车比我们的小一号,省油省地。</h3> <h3>平和公园,据说这里是二战遭受原子弹袭击的中心点,当时长崎市总共20万人,有14万人死亡。为祈福和平,建立了这座雕像,这也是长崎的标志之一。</h3> <h3>长崎和熊本是日本少数几个保留有轨电车的城市。</h3> <h3>学生们。</h3> <h3>街景。</h3> <h3>穿和服的妇女。</h3> <h3>街道狭窄,并不拥堵。</h3> <h3>哦,真不便宜。</h3> <h3>再见了长崎,虽是走马观花,但留下了美好的印象。</h3> <h3>第四天,晴。一大早又看到了海上的日出。经过一夜的航行,船已接近熊本县的八代港。</h3> <h3>熊本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曾在2016年大地震中毁坏,现在只能看到一部分。掩映在绿荫中的城楼仍十分壮观。</h3> <h3>熊本民居。</h3> <h3>粗略游览了熊本城,意犹未尽回到船上。</h3> <h3>再见,熊本。</h3> <h3>第五天,晴。经过一夜航行,船的左舷出现朝霞。海上巡航。</h3> <p class="ql-block">兴致不减,拍照,狂吃,酣睡,闲逛。</p> <h3>船上的最后一晚。景色好美。</h3> <h3>第六天,多云。早上到达天津新港,10点下船入关。行程结束。</h3> <p class="ql-block">旅程短暂,回味无穷。人们说六十岁以后一定要感受一下游轮上的生活,休闲自在,无拘无束。现在如愿以偿。躺在舱室内,听着海浪击打着船身的声音,不免胡思乱想,想到泰坦尼克号,想到剩余的生命。是啊,轮船再大 ,再豪华,在茫茫大海中也只是一叶小舟,漆黑的夜晚,劈开海浪前行的力量,来自人类的智慧与勇气。虽然是走马观花,异国他乡的日本,也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生活与文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