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清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敖金菊

<p class="ql-block">童伴妈妈以生动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述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从扫墓祭祖到踏青插柳,每一项传统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些故事,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清明节的意义,更感受到中华民族对先人的敬重与怀念。</p> <p class="ql-block">清风拂面,细雨如丝,小朋友们用稚嫩而真挚的声音朗诵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句中的哀思与怀念在孩子们的朗诵中缓缓流淌,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诗歌中蕴含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拿起画笔,将心中对清明的理解描绘在纸上。有的画出春日踏青的欢乐场景,有的画出插柳祈福的美好寓意,还有的画出家人团聚扫墓的温馨画面。每一幅画都承载着他们对清明文化的独特感悟,展现出心中最美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通过丰富多彩的清明节主题活动,孩子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豪感。同时,这些活动也增强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观念,使他们成为传承清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新一代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