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他人内心的七种修练

💖爱己者方爱人

<p class="ql-block">☘️<b>先听一个故事</b>:</p><p class="ql-block">从前有两个国家,一个叫蓝王国,一个叫红王国。这两个国家在一条河的两边,两个国家的人都依靠这条河来生活。</p><p class="ql-block">有一天发天灾了,河道的上游有地震,河流改道了,蓝王国的居民就没有办法再取水了,因为河水全都流到红王国那边去了。</p><p class="ql-block">👉🏽下面是两个国王之间互相书信往来主要的内容。</p><p class="ql-block">☘️蓝王国的国王特别着急,就给红国王写信,请他帮忙,说:“我们能不能去你们那边去取水?不然我们的人就渴死了。”</p><p class="ql-block">红王国的国王回答:“不行,河道只有原来的一半了。”</p><p class="ql-block">👉🏽接着第二封信</p><p class="ql-block">☘️蓝:“但是流速变快了。”</p><p class="ql-block">红:“但是你们的人要来我们这取水的话,会踩坏我们的庄稼。而且你们会侵犯我们国家的主权,因为这条河现在只在我国境内了。”</p><p class="ql-block">👉🏽第三封信:</p><p class="ql-block">☘️蓝:“那我就要到国际法庭去告你。”</p><p class="ql-block">红:“我问过法学家了,法律根本不支持你。”</p><p class="ql-block"><b>👉🏽第…封信</b></p><p class="ql-block">☘️蓝:“我要发动战争把水抢过来。”</p><p class="ql-block">红:“你敢来,我就让你后悔。”</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蓝:“你这个虚伪的邻居。”</p><p class="ql-block">红:“你这个龌龊的国王。”…</p><p class="ql-block">😓<b>最后的结果</b>是两边<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打出手</b>,而且战争持续了几十年,冤冤相报,结果就是<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两败俱伤</b>。</p><p class="ql-block">😓<b>回忆一下,我们自己经历过的夫妻吵架、同事反目,</b>是不是一开始大伙都好好说话,说着说着就开始吵架,最后就动手了?</p><p class="ql-block"><b>哪怕不发生肢体冲突</b>,大家都是文明人,可是我们<b>心里会结下怨恨的种子,</b>江湖人称“结下梁子”,<b style="color:rgb(237, 35, 8);">以后咱们也甭想合作了</b>,你有什么事,我也不帮你的忙,我有什么事,我也不麻烦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部分沟通出现分歧经历同样一种模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从解释开始</b><b style="color:rgb(1, 1, 1);">:引起反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威胁:</b><b style="color:rgb(1, 1, 1);">引发恐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身攻击:</b><b style="color:rgb(1, 1, 1);">批评辱骂,引发同样攻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冲突升级至武力攻击:</b><b style="color:rgb(1, 1, 1);">两败俱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b></p><p class="ql-block"><b>👉🏽这种沟通模式,跟社会地位、年龄、受教育程度,甚至跟智商都没有关系。</b></p><p class="ql-block"><b>👉🏽为什么本来是想解决原来的矛盾的,结果比原来更糟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先看形成冲突的四个阶段,了解冲突升级的背后原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01 解释:引发反驳</b></p><p class="ql-block"><b>解释唯一的作用就是引发别人的反驳。</b></p><p class="ql-block"><b>☘️我们为什么解释?</b></p><p class="ql-block"><b>解释</b>在很多时候是<b>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b>,那也就在<b style="color:rgb(237, 35, 8);">暗指对方是错的,这样就会造成冲突升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关于"解释只能引发反驳,解释向来都是没用的"。</b></p><p class="ql-block">👉🏽请看看李中莹大师的一段视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02 威胁:引发恐惧</b></p><p class="ql-block">你一解释我就不同意,<b>你再解释我仍然不同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就开始威胁</b><b>了</b></p><p class="ql-block"><b>如果你要想让对方也威胁你,你就率先威胁别人。</b></p><p class="ql-block">👉🏽<b>为什么呢?</b></p><p class="ql-block">因为<b style="color:rgb(237, 35, 8);">威胁这个行为会引发恐惧,而恐惧会激起对方的攻击性。</b>这时是我们的大脑里的大脑当中最具原始功能的一部分→<b>杏仁核</b>在起作用。</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杏仁核一旦被激发,产生的效果就两个,要么战斗,要么逃跑,还有僵住不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所以当对方感觉到我们对他施以威胁,让他感觉到恐惧的时候,他要么跟我们继续战斗,要么他就跑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威胁只在两个条件下有用。</b></p><p class="ql-block"><b>第一个条件,双方实力悬殊。</b></p><p class="ql-block">家长训孩子:“你再哭再闹,我就不给你买玩具了!”</p><p class="ql-block">这种威胁往往能产生效果,对不对?因为双方实力相差太悬殊了。</p><p class="ql-block"><b>第二个条件,威胁在争论非重大事件的时候可能会有用。</b></p><p class="ql-block">争论的都是非重大事件了,威胁怎么还会起作用呢?那是因为被威胁的那一方不跟你计较,你威胁就威胁,那算了,就这样吧。好像威胁起了作用,其实是<b>对方没有跟你计较</b>,这个分歧在他那儿就自动被解决掉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当触及对方认为很重要的利益或者很重要的原则的时候,威胁根本就不起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03 冲突升级:人身攻击</b></p><p class="ql-block">从解释到威胁,<b>威胁如果还不起作用呢?</b></p><p class="ql-block">就<b>升级到人身攻击</b>了,也就是批评跟辱骂。</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批评和辱骂只会招致对方对你的批评和辱骂,</b><b style="color:rgb(1, 1, 1);">所以你想让别人骂你,你就率先张口骂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04 武力攻击,两败俱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动用武力结果是:没有人会一直占上风,反而会两败俱伤。</b></p><p class="ql-block"><b>总结一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分歧是怎么一步一步演化成冲突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①</b>当我们跟别人出现分歧的时候,我们经常就摆事实讲道理,</p><p class="ql-block">②发现不管用就威胁对方,招致了对方对等的威胁,</p><p class="ql-block">③我们就开始辱骂对方。</p><p class="ql-block">④最后的结果是陷入了冲突和争斗,你打我我打你。</p><p class="ql-block">👉🏽<b>什么地方出了拐点,什么地方出问题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威胁就是那个拐点,通常矛盾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恶化的。</b></p><p class="ql-block">当然也有些情况是不用威胁直接就发展成人身攻击,因为人们会错误地认为武力对抗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p><p class="ql-block">👉🏽<b>冲突之后有赢家吗?</b></p><p class="ql-block"><b>两个人打架</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打输的进病房,打赢的进班房。</b></p><p class="ql-block">胜者基本上都元气大伤,败者心存报复,此后几十年都让这个胜利者完全没有胜利者的姿态。</p><p class="ql-block">😓两边的你来我往,互相报复,互相追杀,没完没了,怨怨相报何时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学习走进他人的内心</b>,才是解决问题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第一关: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恐惧和愤怒让人失去了思考的能力。</b><b style="color:rgb(1, 1, 1);"><i>因为恐惧和愤怒,我们就把事情搞砸了。</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谁能保持冷静,谁就是强者。</b></p><p class="ql-block">👉🏽<b>当我们的要求被拒绝的时候,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恐惧和愤怒的情绪出现。</b></p><p class="ql-block">⚠️我们有没有恼羞成怒的情况?</p><p class="ql-block">我们为什么“恼羞”?</p><p class="ql-block">☘️<b>因为我们害怕自己丢人现眼,害怕自己能力不够被别人知道、被别人小看,所以“恼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后来我们就怒了,于是发展成为“恼羞成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需要有恐惧和愤怒。</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01 恐惧让你得救了</b></p><p class="ql-block">恐惧和愤怒都可以像一个信号一样提醒你,情况有些不对。</p><p class="ql-block"><b>情绪是一种能量,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有的时候它的爆发来得恰到好处,有的时候不合时宜。</b></p><p class="ql-block">一切都取决于你如何去利用它。</p><p class="ql-block">恐惧会诱发愤怒,而愤怒会搞砸一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02 三种控制愤怒的方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第一种方法:</b><b>解读自己的情绪,换个视角看问题</b></p><p class="ql-block">第一种是最难的,当然也是重点。</p><p class="ql-block"><b>☘️情绪是怎么来的?</b></p><p class="ql-block"><b>情绪</b>并不取决于你正在经历什么,而<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取决于你</b><b style="color:rgb(1, 1, 1);">觉得</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你在经历什么。</b></p><p class="ql-block">“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p><p class="ql-block">从前被蛇咬了,此后十年,只要见到曲曲弯弯的东西就觉得是一条蛇,连井绳都怕。实际上我们面对的是井绳,可是我们大脑当中反映出来的是从前我们被蛇咬过的经历,是蛇的形象。</p><p class="ql-block">👉🏽<b>我们为什么恐惧?</b>是因为我们<b>从前的经历。</b>情绪的产生,不取决于我们看到的是什么,而<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取决于我们看到的东西让我们想起了什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b>我们有哪些误区是比较常见的?</b></p><p class="ql-block">比如:</p><p class="ql-block">一个人拒绝我了,我们可能会认为他拒绝我们,就是跟我们对着干。</p><p class="ql-block">一个是<b>事实</b>,一个是<b>解读</b>。</p><p class="ql-block">他拒绝我是事实,解读是他要跟我对着干。实际上呢,对方只是有他自己的需求。</p><p class="ql-block">😂我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要进一个大门,那个看门人就是死活不让我们进。</p><p class="ql-block">本来挺简单一件事,最后我们吵起来了,然后差一点动手,或者是已经动手了。其实那个看门人也许只是有自己的需求,他要忠于职守,他要坚守自己的岗位,他要完成他的职责,他并不是针对我们,跟我们对着干。</p><p class="ql-block"><b>还有一个误区</b>,当我们有分歧了,他拒绝我了,然后他威胁我,这就是为了让我害怕,显得他很强大。</p><p class="ql-block"><b>实际上,威胁是因为对方在害怕</b>。</p><p class="ql-block">👉🏽注意,这里指的是平等能力对话之间的威胁。如果我们两个实力相当,他在威胁我,就证明他的心理状态是他先害怕了,所以他要用威胁的方式让我显得弱小,让他变得强大。所以,这是平等的对话主体之间的威胁,不是代表公权力的警告。</p><p class="ql-block">😂你不能认为警察在出警的时候说:“我现在警告你第一次,现在警告你第二次,第三次后我就要对你采取某种行动了。”这不是因为他害怕,他在忠于职责。</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威胁不等于他要让我害怕,威胁是源于他自己在害怕。</b></p><p class="ql-block"><b>☘️威胁的下一步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身攻击、侮辱。</b></p><p class="ql-block">他敢侮辱我,他就是打算要伤害我。但实际上,<b><i>对方带有攻击性是因为他正在经历痛苦。</i></b></p><p class="ql-block"><b><i>👉🏽</i></b>这痛苦哪儿来的?很可能是因为刚才的威胁没有起作用,我们会互相说“你敢来?你来试试”,所以这种侮辱、人身攻击<b>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b>。</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b>升级版的威胁</b>。</p><p class="ql-block"><b>👉🏽有没有简配版的?</b></p><p class="ql-block"><b>有</b>,侮辱的简配版是鄙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越表现出鄙视、高高在上的人,越自卑。</b>外在显得很强势的人,他们的内心其实有多么脆弱→“外强中干”。</p><p class="ql-block"><b>得改变看问题的角度</b>,<b><i>目标是让咱们的愤怒消失。</i></b></p><p class="ql-block">控制自己的情绪,<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别把别人的情绪看成针对你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第二种方法:</b><b>不会让你的愤怒消失,但是它可以让你的愤怒减弱。</b></p><p class="ql-block"><b>🍒</b>什么方法?</p><p class="ql-block"><b>深呼吸,心里默默地数数。</b></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它管用?</p><p class="ql-block">这是让自己的注意力从别人的身上转回到自己的身上。当你开始深呼吸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就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了。当你开始数数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就开始变成数字了,而不是激发你负面情绪的那个行为和那个人了。</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第三种方法:</b><b>忍耐生气和愤怒,保持空间距离</b></p><p class="ql-block">☘️深呼吸不管用,有没有更容易的方式?有,有更容易的方式,但是也最让人感到沮丧和痛苦。</p><p class="ql-block">👉🏽什么呀?忍气吞声。</p><p class="ql-block">它不会导致冲突,但是,它会让冲突的种子埋在你的心里,有朝一日,你忍无可忍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来,但它不会当场就导致激烈的冲突,也不会发生战斗。</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可以用一种很直接的方式,就是保持空间距离,让你的愤怒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b></p><p class="ql-block">😂你的热暴力虽然没有产生,结果变成一个冷暴力。</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防止你的离开被解读成拒绝对方,你可以说类似以下的几句话:</b>“我现在心情很复杂,我觉得自己说出的话没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我需要去冷静一下,待会儿我们再重新讨论,好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案例分析</b>:</p><p class="ql-block">比如</p><p class="ql-block">一个妈妈说:“我的孩子吃东西的时候,总是吃一半丢一半。”</p><p class="ql-block">你听到这句话,想象出那个场景的时候,你会怎么想?你现在产生的情绪和反应,你怎么解读?</p><p class="ql-block">☘️有的人很生气,说:“我就经历过,我辛辛苦苦做过的饭,这孩子也不吃,扔一半,太浪费了,我真生气!”</p><p class="ql-block">☘️有的人会产生鼓励的情绪,说:“你看这孩子,他可以拒绝他不喜欢的食物,多有主见!”</p><p class="ql-block">☘️有的人马上就心疼了:“哎哟,我做的饭这孩子不爱吃,真难为孩子了,下次妈给你做点更好吃的好不好?”</p><p class="ql-block">☘️有的人还觉得挺有趣,说:“这孩子正是喜欢玩的时候,他是不是把我给他做的土豆当成玩具了?…</p><p class="ql-block"><b>同一个行为,能列出不同解读方式。</b></p><p class="ql-block"><b>👉🏽你</b>说他们哪一种理解是对的?<b>都对。</b>主要看这个妈妈,这个做饭的人,有没有去研究背后真实的原因是什么。</p><p class="ql-block"><b>📚</b>这说明<b style="color:rgb(237, 35, 8);">对一件事情的解读取决于当事人站的立场和视角,以及当时的心情。</b></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愿意倾听别人,就会对别人产生好奇心、同理心,并且改变看问题的角度。</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总之,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先要正确地解读对方的情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情绪来自我们的经历和我们对眼前事实的解读,而不来自事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第二关:学会管理他人的情绪</b></p><p class="ql-block">如何管理他人的情绪。</p><p class="ql-block">比如:孩子摔了一跤,或者是玩具又破了,于是他开始哭了、闹了。</p><p class="ql-block">我们怎么哄孩子,怎么劝?</p><p class="ql-block">“别哭了,丢了就丢了,坏了就坏了,对不对?爸爸明天再给你买一个,妈妈明天再给你弄个新的。”</p><p class="ql-block">👉🏽有用过没有?没有。越这么说,孩子哭得越厉害,对不对?</p><p class="ql-block">👉🏽当成年人经历了一些压力、苦难、沮丧的情绪的时候,我们怎么去劝导他们?</p><p class="ql-block">我们经常:“别担心,别害怕,不要紧”,是不是?</p><p class="ql-block">📚<b>为了缓和别人的情绪,我们总是在反对他们,就是让他意识到他现在有一种情绪是不对的、没必要的、不应该的,</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他反而会更紧张,会更担心,因为我们在说出反对他们的话,而这样的话只会让对方的情绪更加严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情绪是一种能量,恐惧、害怕,都是一种能量,<b>没有什么好坏之分,一切都看你怎么利用它。</b></p><p class="ql-block">情绪是一种能量,我们<b>越是要压制它,这个能量就会越活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怎么办稳定对方的情绪呢?</b></p><p class="ql-block">⚠️不要唱反调,也不要去做这样的评判:“这有什么了不起的,这至于吗?这值得吗?”</p><p class="ql-block">🌻该说什么?<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要多说:“对</b>,我懂。”</p><p class="ql-block">说“对”,不是意味着我们在妥协或者投降,我同意你了。</p><p class="ql-block">这个“对”是一种欣然接受的姿态。</p><p class="ql-block">接受什么呀?</p><p class="ql-block">接受对方的那种态度和情绪,“对,我知道你不同意我的看法”“对,我知道您有自己的理解”,等等。</p><p class="ql-block">🌸陆一鸣老师举一个我自己经历过的真实的案例。</p><p class="ql-block">他的女儿卷卷小的时候,大概一岁半的时候,正在经历秩序敏感期,生活中一切应该保持原有的样子,如果变了,孩子就很不适应。这是每个孩子在一岁半左右会出现的一种秩序敏感期。妈妈总得上班,产假都休完了,但妈妈只要不出现在眼前,卷卷玩着、玩着,发现妈妈离开了,马上就开始哭,谁哄也不行。我们哄的办法是什么?“哎呀,别哭了,妈妈就会回来的。”你看我们在反对她的情绪,她哭得就更厉害。</p><p class="ql-block">🍭请教了一个儿童心理专家,老师在看见卷卷也就是我女儿哭着喊着找妈妈的时候,老师在说什么吗?</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老师在说:“你是想自己的妈妈了吗?”</b></p><p class="ql-block">就这一句话我女儿马上就平静了,就不哭了,含着眼泪说:“嗯,是。”</p><p class="ql-block">老师第二句话说:<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也想我的妈妈了。”</b></p><p class="ql-block">他的女儿情绪马上就平静了。</p><p class="ql-block">接下来,老师用一系列的活动内容吸引了卷卷,跟她一块儿玩,妈妈不在家这事就忘了,那一上午再没提过妈妈这事。</p><p class="ql-block">🌻<b>老师没有反对</b>,最后这一件事让我们决定,就上这个老师的幼儿园了。</p><p class="ql-block"><b>总结一下:如何管理别人的情绪,就是不要反对他,</b><b style="color:rgb(237, 35, 8);">要多说“对,是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第三关和第四关:多问一句为什么</b></p><p class="ql-block"><b>我们需要了解对方真实的目的、真实的原因。</b></p><p class="ql-block">“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p><p class="ql-block">😂你不要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p><p class="ql-block">🍭<b>要学会把一句惯常的语言表达方式转换一下。</b></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跟对方讨论分歧的时候,说“不是的,因为什么”“不对,因为什么”。你看,这就是我们在不断地<b>解释</b>,我们先<b>否定</b>了对方,然后给出了新的解释,对不对?但结果是,往往对方也跟着我们一样,他也说“不对,因为什么”“不是的,因为什么”。</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可以换成:“是的,为什么?”</b></p><p class="ql-block">要说一个理由和解释。这感觉可不一样,让他给出进一步的理由,我们才知道在什么条件下、什么情况下,他会摆脱自己的束缚,愿意和我们达成共识,找到解决方案,对不对?</p><p class="ql-block">🍭<b>当我们转换这种句式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尝试着跟对方</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态度上可以跟对方达成首个共识。</b></p><p class="ql-block">📚<b>做法就是,我们用自己的话把他说的内容</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重复</b><b>一遍,</b>这会让他改变自己的态度。</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如果你想让别人闭嘴,你得先认真地倾听他,你得先闭嘴。</u></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谨防:</u></b>陷入一种防御式倾听模式。防御式倾听是指,我在听的时候,时刻警惕着,时刻准备反击,我总觉得对方话里有话,有潜台词,总是在对方表达的时候,我要寻找他言语当中对我的指责和攻击,或者某些漏洞。这导致沟通不畅,甚至会更加激发你的不满和防御。所以<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们得记住,我们都没有上帝视角,不要随意地、无根据地去揣测对方的意图。</b></p><p class="ql-block">☘️一个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场景,我一边说,你一边想,谁经历过。</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做的这道新菜怎么样,好吃吗?”</p><p class="ql-block">“我觉得不太好吃。”</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不好吃?”</p><p class="ql-block">“我觉得有点咸了。”</p><p class="ql-block">“哪儿咸了?放糖多了,你觉得甜,放盐多了,你又觉得咸,你就是不喜欢吃我做的菜,你真不好伺候。”</p><p class="ql-block">这就是<b style="color:rgb(237, 35, 8);">防御式倾听</b>的结果,就一直在找对方的漏洞,然后加以反击。不管对话当中的这两个人是不是你、是不是你生活中的朋友,它都真实地、无数次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对不对?可能是老公,可能是老婆。其实在同样的场景当中,那个尝新菜的人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因为这饭毕竟是人家对方辛辛苦苦做的。</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新的沟通方法,叫三明治沟通法</b>。</p><p class="ql-block">两边有皮,中间有馅,就像一个三明治。</p><p class="ql-block">🍭<b>第一层皮,认同、肯定、赏识、关心</b>,表达咱们的积极情绪。</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层的馅,建议、批评,或者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第三层很重要,再以鼓励、信任、支持、帮助来收尾。</b></p><p class="ql-block">🌻用三明治沟通法把上面防御式倾听再来一遍。</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做的这道新菜怎么样呢,好吃吗?”</p><p class="ql-block"><b>第一层皮</b>:“真不错,赞扬,你又学会了一道新菜了。</p><p class="ql-block">第二层馅:“就是有点咸了。</p><p class="ql-block">第三层皮:以赞扬的方式结束。<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赞赏、欣赏、鼓励的方式裹上了。</span></p><p class="ql-block">“如果下次清淡一点,我能连吃三碗。”→给对方鼓励,给对方肯定,然后给对方提出希望,愿意再吃三碗。</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可以吵,需要吵得有效率,不要鸡同鸭讲,不要驴唇不对马嘴。</b></p><p class="ql-block">你要是真明白他的意思,你就把他刚才说的话再说一遍。<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先假设对方是善意的</b>,除非你真有证据证明他不是善意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第五关:不要放弃自己的立场和利益</b></p><p class="ql-block">回顾一下前面四关:</p><p class="ql-block">1、缓和自己的情绪</p><p class="ql-block">2、理解他人的拒绝不是针对自己的。不唱反调或者是不做评判,试着缓和对方的情绪。</p><p class="ql-block">3、询问对方拒绝我们的理由,打听出对方的需求,我们好明白如何才能让对方同意。</p><p class="ql-block">4、重复,复述对方的理由,让对方感受到我跟他是感同身受的。</p><p class="ql-block">👉🏽到这儿为止,对方就会感受到被倾听、被理解,因而就能保持安静,我们跟对方就能好好地坐下来理性地沟通了。</p><p class="ql-block">⚠️步骤都做完之后,接下来我们在跟对方沟通的时候,接下来我们一般会说什么?</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但是”</b>,对不对?这个词一出来,前面做的工作你都忍了半天了,你都耐心地听对方倾诉半天了,“但是”一出来,前功尽弃。因为这意味着什么?<b>意味着前面你都是装的,你还是想说服对方服从你的需要。</b></p><p class="ql-block"><b>📚</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怎么才能不让冲突发生,又能坚持自己的利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卑不亢</b>,避免因为冲突而放弃自己的立场。</p><p class="ql-block">我们<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说“但是</b>”</p><p class="ql-block">我们要<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换成:</u></b></p><p class="ql-block"><b><u>“和”</u></b></p><p class="ql-block"><b><u>“同时”</u></b></p><p class="ql-block"><b><u>“在我看来”</u></b></p><p class="ql-block"><b><u>“对我来说”。</u></b></p><p class="ql-block">比如可以说:“我理解你现在的情绪”“我觉得我听懂了你的理由”“对我来说,这件事情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在我看来,这件事情可以这么解决”。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另外一种情况,这就是你来的目的,传达出来的是你的利益和我的利益同等重要。这样的沟通方式,虽然没有“但是”发生,但力量比“但是”更强大。因为“但是”会引起对方的警觉,对方的那个杏仁核又被激活了,要么跟你战斗,要么就逃跑。</p><p class="ql-block">比如《烛之武退秦师》。</p><p class="ql-block">春秋时期,有一次,晋国和秦国准备联合攻打郑国。郑国一看打不过,这两大强国都来了,就派出一个叫烛之武的人去说服秦王退兵。</p><p class="ql-block">烛之武就跟秦王说:“秦王,假如你要灭掉郑国,这事对秦国有好处,那你就完全可以攻打,我也不劝你了。但是你灭了我们郑国,只会给晋国增加土地,晋国的实力雄厚了,你说对秦国的势力有什么好处?你不就相对弱了吗?因为我离你远,离他近,你把我灭了,土地归他了。可是如果你放弃攻打郑国,那郑国可以当作秦国人过路的时候的一个招待所,一个歇脚的地方,我可以随时随地提供秦国缺少的东西,对你没什么坏处。而且你看看现在的晋国,晋文公重耳,也就是晋王,已经在扩大东边的边境了,他已经在不断地侵占我们郑国的国土了,他肯定还会继续扩大西边的边境,那时候面对的是谁?是你们秦国。我希望您谨慎地考虑这件事。”</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烛之武的这段话有四个层次。</b></p><p class="ql-block">第一,他没有站在郑国的立场上,他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让秦国有了好感。第二,他说明了道理,灭郑国只对晋国有好处,对你秦国没什么好处。</p><p class="ql-block">第三,不灭郑国对秦国反而有好处。</p><p class="ql-block">第四,提醒秦王,说晋国现在正在无限扩张,这个人可是个贪得无厌的君主,他终有一天也会威胁到秦国。</p><p class="ql-block"><b>最后的效果是郑国保存下来了,秦国退兵了,还拆散了秦晋的联盟。</b></p><p class="ql-block">秦晋联盟当时非常坚固,世代通婚,成语<b style="color:rgb(237, 35, 8);">“秦晋之好</b>”就这么来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第六关:找到共赢解决方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自己的立场和对方的立场有分歧的时候,怎么找到解决方案?</b></p><p class="ql-block">目标就是找到一个新的办法,我们得找到一个新的方案,一个<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双赢</b>的方案。</p><p class="ql-block">实际上在现实中的商业谈判当中,高手都是能够从计划A、计划B当中,最后发现计划C的人,这才是解决问题的人。</p><p class="ql-block">但这就没有一定之规了,答案并非都是统一的,这可不是标准化考试,答案并不统一,但方法和思路是一致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第七关:走进他人内心的实战</b></p><p class="ql-block">如果你学会了好好沟通,你就能够影响他人,甚至能够掌控全局。找到一个双赢的办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万一你真的遇到了一个不可理喻、不可沟通、故意找碴儿的人,你也要用这些方法去尝试。</b></p><p class="ql-block">尝试的结果就可以确认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不可以好好地沟通。</p><p class="ql-block">如果你确认对方不是这样的人,你就不要再跟他沟通了,那个时候,你可以采取其他的态度。</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们回顾一下,在整个沟通的过程当中,是谁在控制全局?</b></p><p class="ql-block">是那个冷静的人,是那个不愿意让愤怒和恐惧来淹没自己,一直在寻找解决办法的人。</p><p class="ql-block">避其锋芒,峰回路转地找到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谁才是那个真正强大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能够把握自己的情绪,也能够平复对方情绪的人。</b></p><p class="ql-block">真正的强者是不发火、不做激烈情绪表达的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我们为什么会讨厌一个人?</b></p><p class="ql-block">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会“讨厌一个人”可能与以下三点有关:</p><p class="ql-block"><b>1、自我保护机制。</b></p><p class="ql-block">心理学家D·M·巴斯在其著作《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中提到:</p><p class="ql-block">我们之所以会厌恶一些人和事,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这样可以让我们规避掉一些对我们生命的威胁。</p><p class="ql-block">因此,<b>“讨厌”是大脑给我们的一种反应机制,也是帮助我们规避危险的重要方式。</b></p><p class="ql-block">例如,走夜路时,我们会自觉提高警惕,并对看起来比较奇怪的人产生防备心理。这是由于我们开启了自我保护机制,从而让我们对环境更敏感,确保自己不受伤害。</p><p class="ql-block"><b>2、内在安全感的丧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心理学家发现: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控制的安全感,这种自我安全感是我们内心安定的根源。</b></p><p class="ql-block">一旦有人的行为令我们无法忍受,内在的安全感动摇了,就会引发我们的厌恶情绪与不安感。</p><p class="ql-block"><b>内在控制感的缺失也会刻意制造敌人。</b>比如,办公室新来的同事特别优秀、自带光芒,也会引发我们内心的不安感,特别是对老员工而言。</p><p class="ql-block">部分老员工甚至会感觉自身的地位被威胁,这种威胁会无端引发我们对他人的厌恶。</p><p class="ql-block"><b>3、来自内心的投射</b>。</p><p class="ql-block">著名心理学家<b>荣格在“阴影疗法</b>”中提到:<b>我们在大部分的日常生活中都带着“人格面具”。</b>“人格面具”是人们外在表现中较为善意的一面,能使我们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p><p class="ql-block">但人格面具的背面暗藏着我们的阴影,它包含我们拒绝及否认自己的部分。我们不愿意想到这些阴影,所以就把它们藏到潜意识里不去碰触。</p><p class="ql-block">直到有一天,这些阴影始料未及地被某人或某事触发时,我们又会发现自己的某些行为异常,甚至感到害怕。</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的行为并未直接影响到我们,却让我们产生了厌恶情绪——因为对方的举动触发了我们潜意识里的阴影,令我们产生了强烈的抗拒和不安。</p><p class="ql-block"><b>心理学大师荣格是这么定义“阴影”的:阴影就是你所不愿意成为的那种人。</b></p><p class="ql-block">我们讨厌的人所表现出的特质,往往是我们的内心投射——觉得必须与“某人”划清界限,因为眼前的这个人触发了我们不熟悉又不愉快的一些感受。</p><p class="ql-block">我们会自然地抵触TA们,因为TA们把我们最不想看见的阴影和创伤,再次赤裸裸地暴露了出来。</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怎样通过讨厌的人来治愈自己?</b></p><p class="ql-block">讨厌一个人其实并不容易,这意味着你要把更多注意力花在讨厌的人身上,还要不断控制自己的情绪,防止内耗。</p><p class="ql-block">通过讨厌一个人,我们是可以治愈自己的。</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关键是做到以下三点:</b></p><p class="ql-block">☘️<b>1、通过剖析讨厌的人,去释放情绪、觉察自我。</b></p><p class="ql-block">遇到讨厌的人,你可以尝试做一个小练习,来释放情绪,觉察自我——练习准备:</p><p class="ql-block">回忆自己和谁有沟通障碍,以及自己对这个人的负面评价;回忆相关的场景,以及对方令自己反感的行为,保持对呼吸的觉察,慢下来,体会自己的心理感受和身体感觉。</p><p class="ql-block">① 他______(具体的行为表现,即做了什么);在我眼里,他是一个______(相关的负面评价)的人;我感到______(相关的负面情绪)。</p><p class="ql-block">如:他做事总是不顾大家的感受,在我眼里他是一个自私的人,我感到愤怒。</p><p class="ql-block">② 我眼里的自己,是否也有像他一样的时候?有/没有,举一个具体的例子。</p><p class="ql-block">如:我眼里的自己,很少有像他一样自私的时候。工作中面对领导和同事,我经常说“好的”“可以”,还常常逼自己去赞扬他人。</p><p class="ql-block">③ 觉察自我:我在什么状态、内心有什么感受时,才会有上述的表现?</p><p class="ql-block">如:哪怕我心里不认同,也会这么说。我在恐惧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表现,因为我害怕不合群会被指责。</p><p class="ql-block">④ 体会自己那样表现时的身体、心理感受和对自己的评判。</p><p class="ql-block">如:我在附和的时候,有时候心里并不情愿。我感觉自己可能是讨好型人格,害怕别人失望或被指责。</p><p class="ql-block">⑤ 总结:讨厌这个人的真实理由</p><p class="ql-block">如:自己常常过度迎合、讨好别人,所以会仇视特别自我的人。因为害怕一旦做自己,就会被指责、被忽视、被抛弃。</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觉察,往往是改变的第一步。</b></p><p class="ql-block"><b>☘️2、挖掘讨厌一个人背后的情感需求。</b></p><p class="ql-block">当你意识到,自己总是对别人的某一部分特质特别反感、排斥甚至憎恶时(哪怕它没有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你可以停下来想一想:</p><p class="ql-block">我对TA讨厌的背后,是不是意味着我害怕什么?</p><p class="ql-block"><b>荣格说过:“我们只有直面‘阴影’,并使它们成为我们人格、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才有可能获得全面的解放。”</b></p><p class="ql-block">就像开头提到的,治愈你心理阴影的良药,可能藏在你讨厌的人身上——通过讨厌情绪挖掘你的情感需求,并尽力满足它们,其实也是爱自己的表现。</p><p class="ql-block">☘️<b>3、如果无法停止讨厌那个人,尽可能远离。</b></p><p class="ql-block">如果无论怎么样,你就是不喜欢这个人。那么,你可以考虑继续讨厌(如果不内耗的话),通过讨厌释放你的情绪。</p><p class="ql-block">当然,这主要针对冒犯边界、侵占权益并伤害你的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远离这些人,保护好内心秩序更重要。</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有人问周国平:“遇到讨厌的人该怎么办?”</b></p><p class="ql-block"><b>周国平说:“我把自己当作一个认识者,把他当作认识的对象,当作一个标本,来解剖人性,认识社会,这样就把一个不快的经历变成了我的财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每个人都会遇见自己不喜欢的人,</b><b style="color:rgb(1, 1, 1);">你当然可以选择继续讨厌对方</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但借由他人,</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探索自己,再探索世界,可能会赋予你更多宝贵的人生建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b style="color:rgb(1, 1, 1);">讨厌一个人最终的目的</b><b style="color:rgb(237, 35, 8);">,</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是通过发觉自己的潜在阴影,承认并接纳完整的自己</b><b style="color:rgb(237, 35, 8);">。</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管你有多不完美,你生来就值得被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