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镇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是大别山东麓的重要革命根据地。1929年,独山暴动打响了六霍起义的第一枪,建立了安徽第一支工农武装和第一个工农政权,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br> 六安独山镇因其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而被称为“中国第一将军镇”,这里走出了16位开国将军,成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象征。 独山镇保存着全国罕见的苏维埃时期县级机构旧址群,包括党、政、军、文化、教育、司法、经济等完整旧址。这些建筑兼具大别山民居特色,被誉为“大别山区民居博物馆”。 六安独山镇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也是红色文化与自然风光的完美结合,值得深入探索和纪念。 大别山响洪甸水库大坝,枯水期水位下降。 响洪甸大坝下游西淠河 位于安徽六安市区南20公里淠河总干渠的源头横排头,刘伯承曾题词:“丰收之源”、又名丰源湖。 “苏家埠战役陈列馆”,很值得一看。这里,陈列著名扬中外的苏家埠战役的图片、实物等珍贵史料。 苏家埠战役结束于1932年5月8日,历时48天,共歼敌3万余人,缴枪两万余支及其他多种武器,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对鄂豫皖边区的第三次军事“围剿”,是红四方面军建军以来的空前大捷。 漫步在陈列馆内,当年战斗场面历历在目,观之犹闻红军的进军号角。 1932年3月下旬至5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皖西地区进行大规模进攻战役。该战役历时48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3万余人,俘旅级以上指挥官6人,解放淠河以东广大地区。 彪炳史册的苏家埠战役、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的率领下,采取“围点打援”的战略战术,成功击退国民党的重兵“围剿”,取得红军史上的空前大捷。 淠史杭工程展览馆为纪念建设淠史杭工程而建。 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呈现了中国水利建设的壮举。 皖西自古多灾多难。这与它的山川地势有关。这里有流入淮河的淠河、史河和流入长江的杭埠河三大河流,但这三河均是河床低洼,两岸多高岗丘陵。 天旱时,三河很难进行自流灌溉;而一旦连日阴雨,河床积水,排流不畅,又容易发生涝灾。 “旱时盼水水不来,涝时恨水水不走”的悲凄境地。 自1958年起,皖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历时数载,兴建了著名的“淠史杭综合利用工程”。 将古老的淠河拦腰截断。在溢流坝和土坝上面,抬高佛子岭、磨子潭和响洪甸三大水库发电后的尾水和区间来水,形成一个面积达125公顷的浩浩渺渺的湖泊。 湖水通过进水闸,进入淠河总干渠,逼水上岗;在每年7月前后的丰水季节,湖泊水溢,便通过溢流坝,形成百丈短瀑长练,碧波滚银,进入淠河故道,流经苏家埠、六安、马头集、隐贤集等地,最后在寿县正阳关泄入淮河。 淠史杭工程发挥灌溉作用的关键,是兴建渠首枢纽工程,抬高水位,逼水上岗。它的渠首枢纽工程有三处:一是裕安区的横排头,二是金寨县的红石嘴,三是舒城县的龙河口(含梅岭、牛角冲) 横排头风景名胜区景点集中、紧凑,以横排头枢纽工程及丰源湖为核心,山环水绕,山水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