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三亚接待老战友

钟爱和平

<h3>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三亚就成为北方人过冬的圣地,在春节前后各大酒店一房难求的现象比比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2002年春节我们一家都在三亚度过,同时也接待了我的老战友吕嘉宁及家人。</h3> <p class="ql-block">  突然接到的电话,不由地勾起往日的战友情谊。那年春节前,我的老战友吕嘉宁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将带着他母亲和儿子来三亚玩,让我帮忙在三亚联系住的地方。其实,我们俩都知道此时此刻这是一件难办的事情,吕嘉宁之所以给我打这个电话,完全是基于我们之间的友谊和对我的信任,他知道我会尽力提供帮助的。说起我和吕嘉宁的关系,那还是得回到1984年的秋天,我们最初相识在679艇上,当我在679艇工作刚满一年之际,艇上又分来一个大学生,那就是当年的吕嘉宁,在此之前,虽说我们艇上编制有军医,但实际上一直空缺,那时候舰艇部队艰苦,没人愿意来,大学生更是凤毛麟角。因为年龄差不多,加上学历相仿,我们之间自然也就有了共同语言,可惜不久我就调到水警区机关工作了,所以,那时候的接触其实不算太多,真正让我结下友谊那是后来组建554舰的事情。时间一晃就来到1986年春季,上级决定组建554舰,调配干部时组织上非常重视,大学生干部的比例远远超过我们原先所在猎潜艇部队。结果,我和吕嘉宁又在554舰相见了,当时我们都是舰上最年轻的干部,而且还都是79年入伍的,不过,我因为是地方高考入军校,属于正儿八经的79年兵,他虽然只比我晚两个月到部队,则通常被称作为80年兵。舰上跟我们军龄、学历差不多的还有尤祖国、刘少林等干部,吕嘉宁的性格比较好,在舰上当军医又不用带兵,加上平时病号也不多,所以,他就喜欢跟我们这些副部门长混在一起;而医务室在军舰上也是一个十分圣洁的地方,这里既是工作舱室,也是军医起居之处,被我们认为是一个世外桃源,起因就是这里有舰上24小时供应的淡水,还有用于蒸煮消毒的电炉,意味着可以来这里合法合规地做点宵夜,对于我们这些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来说,医务室就是我们经常在全舰熄灯之后光顾的地方。在554舰狭小的空间里,不知不觉我们在一起度过了几年时间,共同经受了台湾海峡狂风巨浪的考验,熬过了南沙值班令人焦虑的日日夜夜,分享了南沙海钓的快乐,品尝了在南沙最直接食用的渔获,也体会到久别陆地后那一桌青菜的美味。久而久之,554舰成为我们友谊的纽带,这份战友情谊一直延续到现在。</p> <h3>  带着战友的信任,我首先想到在我们部队内部解决问题,却不料遇到麻烦。时间回到2002年,那时我在潜艇部队代职,而吕嘉宁已经转业回贵阳。他那个时候给我打电话说要来三亚玩,主要是带着他母亲和儿子来散散心。我知道吕嘉宁离婚之后,一个人带着孩子一定很辛苦,加上又要照顾他母亲,的确很不容易,现在让我帮这个忙那一定要尽心。我也清楚,三亚这个地方到冬季酒店十分紧张,市区内热闹地方的酒店宾馆价格肯定贵且很难订到,我们部队驻地附近倒是比较清静,但是除了部队招待所就没有其他的地方了。虽说我们部队招待所的条件很一般,客房大概有几十间,平时主要是接待上级的工作组或兄弟单位来访,因为不对外经营,没有客人的时候也就没有服务人员,一般由警卫排的战士负责这里的日常服务保障。如果能在这里安排的话,除了交通稍微有点麻烦,其他都还是能满足他们的,最主要的是省去了他们的住宿费用,唯一缺陷就是没有条件提供餐饮。于是,我首先跟警卫排李排长联系,他说正在招待所里忙着。当我到招待所的时候,李排长正带着一些战士在那里打扫卫生,知道我的来意后,李排长告诉我最近一段时间的房间都已经订完了,因为都是过去部队的一些老首长到三亚避寒,支队首长专门交代要认真准备搞好接待工作,显然,那还真是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了。不过,李排长又悄悄地把我拉到一边说,基地那边你不是有熟人吗,那边房间比咱们这里多,找找那边的关系,应该安排得比这里还要好,而且出去玩也方便。</h3> <h3>  联系基地的战友和老首长,住宿问题顺利解决。其实我也知道基地那边的保障条件比我们这里好,不仅有几处招待所和宾馆,甚至有的条件不亚于外面三星、四星级酒店,而且因为不对外,需要有基地的关系介绍才能入住,所以,即使外面酒店价格几倍上涨,似乎对那里也没有冲击,我只是觉得自己能解决就不必麻烦他们。但想到吕嘉宁带着母亲千里迢迢地来到这里,如果没有安排好的话,心里确实有点过意不去。我首先想到的是基地万处长,在我担任舰长时他曾经随舰出海,且在舰上住了挺长时间,所以,我们也算是老熟人了。我到三亚后,曾经听他说过他那里有一些旧营房改造的简易招待用房,位置就在榆林的海天大酒店旁边,距离大东海景区也只有几百米,出门就有公交车站,交通要比我们部队那里方便了很多。我跟万处长联系之后,他让一位参谋陪着我去看了一下房间,外观虽然有点旧,但里面新装修的还是很干净,房间的设施基本上该有的都有了,只是因为新装修或者还没怎么住人,总有点说不出来的味道,我心里想着还是有点不太满意,毕竟吕嘉宁带着老人家来一趟也不容易,但是,房间我还是让那位参谋给预留下来了。我有点不甘心,决定再找找老首长。先找了基地田参谋长,他是我的老首长,他夫人于大姐也曾经跟我说过在这里有什么困难就跟老田说,而且我也知道基地司令部就有招待所,我曾经在那里住过,各方面的条件也很好,让他打个招呼留个房间肯定没问题,但是不巧的是那天晚上我给他家打电话一直没人接。无奈,我想给基地侯副政委打电话请他帮忙,但是又犹豫了半天,虽说他也曾经是我的老首长,但是以往我们主要都是工作关系,特别是首长不喝酒、不抽烟,所以,总有点让人感觉不太好接触。犹豫归犹豫,最终我还是给侯副政委打了电话,他除了简单地问了一下来人的情况,回复得很爽快,说是明天落实后告诉我。果然,第二天上午上班的时候,侯副政委给我回了电话,告诉我安排在海滨度假村的房间号以及联系人的电话等,末了还问我是否需要安排我们一起吃饭的事情,虽然首长想得很周到,但我还是婉拒了,解决住房的事情我已经很过意不去了。住宿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我想吕嘉宁此次三亚之行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h3> <h3>  在老首长的安排下,老战友在三亚游玩很快乐。吕嘉宁一行是晚上到达三亚的,那时候我儿子也已经放假来到三亚,所以,晚上我们俩一起去凤凰机场接机。接到他们之后,除了我和嘉宁特别高兴外,两个小家伙也是兴奋不已,毕竟他们小时候在一起玩过,一晃几年没见同样是格外亲近。接他们到海滨度假村后,吕嘉宁跟我说他儿子比较孤独、内向,希望我儿子留下来一起玩,我想正好两个孩子在一起高兴,就让他们一起出去玩吧,反正这里订了两间房子,也能够住下。第二天晚上,吕嘉宁给我打电话说,他母亲玩了一天很高兴,而且你的首长还专门安排一辆车接待太热情了,让我代为感谢。其实,我并没有跟侯副政委提出安排车的事情,因为我知道这里条件很好,出院子就是大东海,到公交车站也不远,打出租车也比我们部队那里方便。显然,老首长想的很周到,所以,我赶忙给侯副政委打电话表示感谢,首长说,你的战友就是我的战友,主要是听说有老人家和小孩要来,谁家还没有个老人呐,来都来了别让他们太辛苦,首长估计到我这里安排车辆可能有困难,就替我做主安排车辆保障了。</h3> <h3>  他们在三亚的游玩的几天时间里,因为工作关系我并没有陪同,倒是找人给他们安排了两个特色游玩项目。虽然临近春节,但是部队的工作一点都不轻松,就是他们来三亚的那几天,我还出了一次海,从时间来看,确实很难陪同他们游玩。考虑他们从内地来一次不容易,我打听到潜水和游艇都是三亚特色的旅游项目,而且那里有不少曾经在潜艇部队工作过的退伍兵,所以,联系之后就以优惠价给他们安排了这两项活动。后来,吕嘉宁跟我说老太太头一次玩得这么开心,其实,我心里也是十分开心。我想到曾经有人说过,有战友的地方就是风景最美的地方,这话放在此事上面真的恰如其分。原本,吕嘉宁只是让我帮忙找住处,结果我是尽全力接待他们三代人短暂度假,归根结底还是缘于割不断的战友情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