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江南 。”一直以来,江南于我,是诗,是画,是心中一抹难以言说的向往。2024年9月5日,送侄儿子去浙江理工大学读研,报到后,我与父亲、大弟、侄儿子祖孙三代四人一同踏入了乌镇这片充满诗意的地方,开启了一场与江南水乡的浪漫邂逅。 </p><p class="ql-block"> 走进乌镇,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木房子,上上下下都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像是从岁月深处走来的隐者,安静地诉说着往昔故事。木房子们,不同于都市里冰冷的钢筋水泥建筑。它们带着树木特有的温暖与质感,仿佛每一块木板都被时光赋予了灵魂。门窗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旧能看出当年工匠的精湛技艺。那细腻的纹理,宛如大自然书写的沧桑,记录着乌镇悠悠的岁月。 </p><p class="ql-block"> 乌镇的石头街道光滑平整。石板都承载着无数人的足迹,或匆忙,或悠闲。石板路上也留下了许许多多人们.的印记。古色古香的店铺,招牌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古镇的繁华过往。街边偶尔有老人坐着,眼神宁静而祥和,仿佛在诉说着小镇悠久的故事。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只有石头的沉默与小镇的静谧。我不禁想起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若是在这古街,逢着细雨,撑伞漫步,又该是怎样一番诗意的画面。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乌镇,这座江南水乡不仅有诗意的风景,更留存众多名人名居,散发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文学巨匠茅盾的故居坐落于观前街。茅盾以《子夜》等经典,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故居为临街木构楼房。木心故居纪念馆由 “晚晴小筑” 构成。木心学贯中西,作品充满独特的艺术魅力。馆内陈列着他的照片、画作等遗物,尽显其非凡的艺术人生。王会悟纪念馆展现了这位 “一大” 卫士的风采。出生书香世家的她,为 “一大” 顺利召开立下大功,后期也为妇女事业不懈奋斗。馆内保留其卧室与书房,见证了她的革命历程。孔另境纪念馆展示着这位孔氏南宗后代、著名作家和编辑的一生,馆内的遗作遗物,诉说着他在文学与编辑领域的贡献 。</p><p class="ql-block"> 乌镇纵横交错的水流最让人陶醉。河道如血脉般贯穿整个古镇,水便成了乌镇的灵魂,使这座小镇变得灵动与温婉。河水清澈见底,鱼儿自在地游弋,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木房子、绿树和蓝天白云,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北宋诗人陈舜俞诗曰“乌镇古迢迢,朱门映绿杨。河流通震泽,岸路由钱塘 ”,这诗句生动地描绘出乌镇依水而建的独特风貌。河岸信步,微风拂面,带着丝丝水汽,让人感到无比惬意。乌篷船缓缓划过,船桨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涟漪,那“吱呀”的摇桨声,仿佛是古镇奏响的古老乐章。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坐上乌篷船,船夫熟练地摇着桨,带我们穿梭在河道间。感受着水流的潺潺、悠悠和温柔。看着两岸的景色缓缓后退,心中的烦恼也渐渐消散。侄儿子兴奋地指着岸边的景色,和我们分享着他的发现,父亲则微笑着看着这一切,眼中满是慈爱与满足。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我们祖孙三代沉浸在这美好的时光里,享受着亲情的温暖和乌镇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随处可见的石拱桥,横跨两岸,桥上行人如织。这些石拱桥造型各异,有的古朴厚重,有的精致典雅,它们连接着乌镇的过去与现在,见证着小镇的变迁。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逢源双桥,一桥两桥,左右逢源,寓意美好。站在桥上,俯瞰整个乌镇,白墙黛瓦,绿树成荫,河道纵横,好一幅江南水乡的绝美画卷。古人诗曰“小桥流水人家”,简单的六个字,却将乌镇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下了船,我们走进了一家临水的茶馆。茶馆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我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两大壶当地的香茗。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河道和往来的船只。父亲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感慨道:“这样的日子,真是舒坦。”是啊,在这节奏很快充满压力的时代,能有这样一段慢下来的时光,与家人一起品茶、赏景,是多么难得的幸福。 </p><p class="ql-block"> 在乌镇的一天,短暂却美好。这里的木房子、石头街道、名人名居、纵横交错的水流,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江南画卷,让我深深陶醉其中。离开乌镇时,我频频回望,心中满是不舍。这座古老的小镇,宛如一颗遗落在人间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它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江南水乡的温婉秀丽,更让我感受到了岁月的沉淀和生活的宁静。我想,我还会再来的,再来赴一场与乌镇的诗意之约。</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8日作于长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