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常言往事如烟,可事实并非全然如此。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碎片,总会在不经意的瞬间,如汹涌潮水般向我袭来。当我被其彻底淹没,又会奋力挣扎着浮出水面,而后陷入冷静思索:这些碎片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历史底蕴、哲学内涵与宗教寓意呢?同时我又会将这些记忆碎片分类归档、提炼主题、形成文字。</p><p class="ql-block">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年代,邻居三姑娘这个人物,是我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p><p class="ql-block"> 运动初期,城市里一般都还称家中男主人为先生,女主人则为师母。朱家的女主人却逢人便说:“我丈夫是个文盲,和先生没半毛钱关系;我自己连高小都没读完,更称不上什么师母,我在家中排行老三,还是叫我‘三姑娘’听着顺耳。” 打那以后,不管妇孺老幼,都一概称她为三姑娘。</p><p class="ql-block"> 家父是布行弄51号大院中,平时说话最少的人。邻居迎面碰上,最多也就是一笑而过,唯有三姑娘会主动问一声:“何先生好!” 父亲也只是极简地回复一声:“好!”</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三姑娘把家父拦在大门口,脸上挂着微笑问道:“何先生,您是文化人,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院子和园子是不是一回事呢?”</p><p class="ql-block"> 家父手一挥,做了个请的动作说:“随我来吧。” 家父打开我家院中院的门,三姑娘跟了进来,他嘱咐她把门关上。然后压低嗓门,轻声讲解道:“院子在中国传统建筑里占据重要地位,体现着对家庭生活的重视和对私密空间的需求,常被视作是家的延伸;而园子则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体现,融合了山水、建筑和植物等元素,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常被赋予审美和休闲的意味。就好比我家的‘院子’里有洗衣板,下面还养着鸡;你邻居陆家可不一样,用紫竹围成篱笆,爬满了蔷薇,花坛里还种上了凤仙花、兰花之类的,那就该称作‘园子’。”</p><p class="ql-block"> 家母目睹这一场景,对家父这番循循善诱、娓娓道来感到颇为诧异,在一旁随口问三姑娘:“你怎么不问你家老朱呢?”</p><p class="ql-block"> 三姑娘听了,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一边擦着止不住的眼泪,一边回答:“我家那个榆木脑袋,刚和我结婚那会,连男女厕所都分不清,还是我教他的:老祖宗造字是有讲究的,女人小便是蹲下两腿分开,所以这‘女’字下面就有两条腿;而男人小便是站着的,有时一只脚尖还翘着。我教会他认得这‘男’‘女’两个字后,他才从此没再走错过厕所。”</p><p class="ql-block"> 三姑娘叩开了通往我家的院门后,包了馄饨总是叫孩子先给我家送来。正当家母不知道该怎么还礼的时候,她又带上孩子,拿着布料,请家母帮忙量体做衣。</p><p class="ql-block"> 家父感慨道:“一般人对院子和园子的区别,不会太在意,只有处事一丝不苟的人,才会对这两者之间的涵义,给予足够的重视;三姑娘的为人处事也是先舍后得,在‘利他’中利己。难怪朱家凡事都由女人做主,旧时称牝鸡司晨,三姑娘这女人可真是厉害!”</p><p class="ql-block"> 家父这随意的评判,没想到还真一语成谶。三姑娘的厉害,从此让邻居们惊掉了下巴。</p><p class="ql-block"> 第一招:向“封资修”的生活方式开火。她把邻居陆家篱笆上的紫竹一根根拔去,给孩子们制作风转转的把手,还有些邻居甚至直接用紫竹围挡鸡鸭。三姑娘鼓动邻居们别害怕,说陆家是资本家,种花养鸟那是“封资修”的生活方式,咱们得坚决抵制。陆家望着倒塌的篱笆,也只能赶紧自行清理,把后门紧紧锁上。三姑娘迅速铲除了陆家花坛上“封资修”的花木,种上了葡萄、丝瓜、青菜、葱蒜等果蔬,还埋下一只大粪缸,既用来施肥,又方便了男士解决内急,还减轻了她家倒马桶的负担。三姑娘招呼邻居们:“这是公共的田地,种的果蔬,各家都能来采摘。”</p><p class="ql-block"> 第二招:宜将剩勇追穷寇。陆家龟缩起来后,花园的场地,原本是用青砖人字形立砌的,三姑娘带领全家齐上阵,把青砖一块块掘起,然后翻身平铺。正当邻居们对三姑娘这么大动干戈感到纳闷的时候,她已经把自家原先土夯的地坪,全都铺上了整齐光亮的青砖。</p><p class="ql-block"> 第三招:将革命进行到底。全国武斗运动开始了,三姑娘的大儿子摇身一变,成了九二造反派的头目,他头戴钢盔、手持长矛,威风凛凛地荣归故里。我去朱家玩的时候,却发现多了一个大房间。原来的房门已经被砖砌堵上了,很明显这是邻居陆家的房间,又被三姑娘抢占了。她拍着我的肩膀说:“我们就得发扬当年打土豪分田地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陆家见有造反派头目坐镇,也只有吓得瑟瑟发抖的份儿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当时正赶上“党的九大”胜利召开。大会的核心内容是提出并全面肯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并把它作为“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斗志昂扬,纵情歌唱《满怀激情迎九大》。三姑娘在大院里,第一个学会了这首歌,每天都深情并茂、引吭高歌。还用复写纸歪歪扭扭地誊写了歌谱歌词,分发给院中每家。</p><p class="ql-block"> 三姑娘从拆篱到抢房,在大院里掀起了轩然大波。我隔壁家的铜匠,突然在我家小院墙上砸了一个大洞,企图分享小院的安宁。三姑娘听说后,连夜把铜匠的老婆拽出来,厉声训斥道:“我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遇上读书人,他们要是跟你耍个心眼,准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何先生是个文化人,何师母又是安徽庐江县城大药房的二当家,那能干的程度,哪是你我能比的?你家铜匠在他家门口,整天锤子敲个不停,炉子烧个不熄,人家也从没吭过一声。你家还想抢占他家小院,这不是得寸进尺吗?” 铜匠老婆被三姑娘这一惊一乍,吓得眼珠子都快翻白了。三姑娘搂着她安慰道:“老妹子呀,你也别惊慌,事已至此,姐姐给你支个招……”</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铜匠老婆就来找家母赔礼道歉,说铜匠想做个壁橱,没想到敲穿了墙壁,今天就安排匠人来封上砌好。</p><p class="ql-block"> 没过几天,铜匠老婆手舞足蹈、幸灾乐祸地跑来告诉家母,说看见两男一女三个人进了朱家,说是财贸崇安区“一打三反运动(打击反革命,反对贪污盗窃 、反对投机倒把 、反对铺张浪费 )工作组”的,来调查三姑娘贪污盗窃的事情。铜匠老婆说:“三姑娘这回要倒霉了。” 家母淡淡一笑,问她:“她要是倒霉,你开心啥呢?” 铜匠老婆悻悻地回答:“这三姑娘平时也太无法无天了。”</p><p class="ql-block"> 我在一旁听了,怀着极大的好奇,悄悄地溜出小院,来到朱家。只见三姑娘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抽噎着说:“真是冤枉!冤枉呀!!” 那工作组里一位领导模样的男人,突然猛地一拍桌子,对三姑娘大声咆哮道:“我们决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轻易放过一个坏人。根据群众举报,你经常在雨后下班的时候,用雨披包裹着猪肉和猪油偷回家去。” 三姑娘听到这儿,两手一摊说:“你拿出证据来呀!” 接着任凭那男人接二连三发问,三姑娘就只有一句话:“请用证据讲话。” 最后工作组三人灰溜溜地走了。三姑娘擦了擦红肿的眼泡,对着工作组人员的背影大骂:“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店里有几个人没捏过黄雀(旧社会商店的伙计常在暗中将一天的营业额中克扣一些,这种小量贪污的行为也被称为‘捏黄雀’)?” 然后转身笑着对我说:“去叫人来打牌。” 我顿时惊呆了,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对女人的眼泪,有了更深刻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三姑娘的另一件事,让我终生难忘。听家父说前些日子在过道里,看见朱家一家人搬回家一张红木大床,那材质可是海南降香黄檀。按朱家5个孩子的经济负担,上学都是减免学费的对象,怎么可能买得起这么贵重的大床呢?这明摆着是“破四旧抄家”时截留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我怀着一探究竟的好奇,一大早便串门去朱家。撩开抢占房间的布帘,只见红木大床上,一条被子下竟然睡着3个大人,三姑娘丰乳肥臀,颇有苏联大妈的风姿;身旁的两个男人也魁梧壮硕。一般的床哪经得起他们折腾?只见三姑娘睡在中间,她丈夫老朱,和经常陪老朱喝酒的男人分别睡在左右两边。三姑娘睁开眼睛,见我来到床前,迅速抽开搂着两个男人的双手,把我赶出去玩耍。回家后,我把看到的情况告诉了家母,她严厉地训斥我:“你肯定是看错了,这事千万不能外传!” 家父在一旁调侃:“强势女人的身后,往往是一个窝囊的男人。这老朱可真是乌龟做到家了!” 我虽然谨记母亲的叮嘱,严守秘密。三姑娘房间的布帘,也改成了木门还加上了锁,但三姑娘睡“肉弄堂”的奇闻还是传了出去,也传到了她的耳朵里。她却满不在乎地为自己申辩:“自古以来,只允许男人三妻四妾,却不允许女人有个‘知音’。这天理何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三姑娘是个恩怨分明的人。“肉弄堂”奇闻传言的源头,都指向院中小业主韦阿三。三姑娘可以容忍他平时不屑的眼神,但是绝对不能饶恕他没完没了的诅咒。韦阿三在文革运动中,也算是一个狂热追随者,他出资组建了一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聘请歌舞团演员当教师,培训地区青少年排练文艺节目,每晚宣传队捧着主席头像,举着红旗穿街走巷,高喊革命口号、传唱红色歌曲;巡游结束后,就演出样板戏等节目。这时候韦阿三摆开茶摊、茶点,休息的孩子们围着他有吃有喝,他津津乐道地欣赏演出。大年初一早晨,他出于对伟大领袖的无限崇拜,将毛主席石膏全身像供奉在窗台上,但又恐被大风吹倒,酿成重大政治事故,于是用红色缎带环绕在立像腰间,绑牢在自家窗栅栏上。三姑娘见状冷哼一声:“复仇的机会终于等来了……” 她让二个儿子迅速行动,把韦阿三立刻捆绑起来,她冲上前去大声斥责:“你竟敢把伟大领袖捆绑起来,真是罪该万死!” 说完就给了韦阿三两个响亮的耳光。接着揪着韦阿三的头发,把他绑到无产阶级革命专政组。三姑娘快意恩仇的这一壮举,让韦阿三威风扫地。俗话说:女人打耳光,男人必遭殃,背运倒霉三年多。韦阿三没过两年,就气绝身亡了。</p><p class="ql-block"> 三姑娘有强悍的一面,也有柔情的一面。大院里有对来自苏北的夫妇,丈夫是新洪鑫面店的板车运输工,老婆患上了肺病,脸色已经发紫发黑,整天痛苦呻吟个不停,苦苦哀求丈夫为自己做一口棺材,说这样死去,她也能闭眼了。薄皮棺材做好后,丈夫抱她进去试睡,她第一次露出了笑容。后来丈夫害怕老婆这个痨病鬼传染,就带着两个孩子住进了店里,从此对老婆不管不顾。在他老婆弥留之际,三姑娘挺身而出,不顾被传染的危险,钻进臭气弥漫的小屋,送饭送水,还为其擦洗身体,一直到她去世。</p><p class="ql-block"> 三姑娘如今年逾九旬,丈夫早已过世,虽然她不能行走,每天有少妇时的“知音”,推着轮椅在江尖公园运河边漫步,但依然思维清晰、睿智如昔。她大儿子如今也已年逾古稀,妻子去世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老伴,年前找到一个对象,每月给三千元菜金,对方还总是嫌太少。三姑娘淡然一笑:“你生活尚能自理,为什么不能为对象分担些买汰烧的活儿?自己去买菜,一来能适度运动,二来能杜绝老伴的贪念,更重要的是:钱要贴在明处,肉不能烂在汤里!”。</p><p class="ql-block"> 大儿子一拍脑袋:“我怎么就没想到呢?”</p><p class="ql-block"> 回眸三姑娘的传奇人生,她究竟是一个巧妇?还是淫妇?我至今都无法定论。因为人性的复杂是由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也使得对人性的理解和把握成为一个永恒的课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