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婀娜多姿】古韵悠悠映海棠

知音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 知音</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559385</p> <p class="ql-block">  春意正浓,桃红柳绿。万紫千红中,那一丛丛一树树的垂丝海棠开得比比皆是,婀娜多姿。公园里、马路边、小区旁……凡是有垂丝海棠的地方,远远望去,都是一片妩媚动人的粉色海洋。然而这个地方的海棠却与众不同,有青瓦白墙、朱门花窗、镂花砖雕的映衬,古韵悠长,真的美成了画。</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就是闸北公园内的钱氏宗祠。钱氏宗祠,这座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清末四合院风格的建筑,为海棠花增添了一抹江南园林的古典美。盛开的粉色花朵,与百年祠堂邂逅,古风古韵,真是美得让人窒息。</p><p class="ql-block"> 日前,我在春意暖阳中走进这里,惊叹魔都还隐藏着如此这般颇具古韵及历史厚重感的赏花之地。</p> <p class="ql-block">  闸北公园,初建于1913年。这个隐藏在魔都上海的一个不大的公园,原本是辛亥革命先烈宋教仁先生的墓园,最早被称为“宋园”或“宋公园”。解放后,公园更名为闸北公园。</p><p class="ql-block"> 公园里的百年老建筑——钱氏宗祠,原名春晖堂。1918年,由钱氏三兄弟秀龙、秀山、秀涛耗银2万两建造,以纪念钱姓先祖吴越国王钱鏐。</p><p class="ql-block"> 走近绿荫葱葱流水潺潺河水环绕门前的钱氏宗祠,一座富有江南特色的白墙黛瓦马头墙的独家小院映入眼帘。近百年来,这座宗祠历经风雨、战火,还能保存得如此完好,真是一个奇迹。</p> <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典型的清末民初“三进三出”风格,青瓦白墙,雕梁画栋,内部有正房、厢房、下房和雨廊,外部有半环护河。正门砖雕“钱氏宗祠”四字端庄古朴,门外是一座青板石刻小桥。</p> <p class="ql-block">  小巧玲珑的宗祠砖雕门楼别具一格,门楼上的浮雕是一大特色。正中由清末著名书画家符铸题写的“钱氏宗祠”四个门头大字古朴端庄,透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四周砖雕图案精美,刀法细腻。四块精致的砖雕图案,记载了钱氏先祖的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  左侧砖雕描绘了吴越国王“钱镠从军”的故事,右侧砖雕为“计走黄巢”。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逼真的飞禽走兽,还有精美绝伦的花卉图案,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雕刻艺术水准。走近宗祠细细观赏,不禁感叹简直是艺术与历史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  围着白墙慢慢转悠,精美的砖雕、镂空花窗、朱红木门,石头狮子与依依垂柳、娇艳海棠的婀娜多姿、浪漫色彩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轻轻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让人感受大自然与古建筑完美结合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春光一半归杨柳,花事三分属海棠”。海棠花,以其独特的婀娜多姿,似锦的绚烂色彩,自古便受到雅俗共赏的赞誉,被誉为“国艳”。 它的美丽与灵动,仿佛是大自然中最动人的诗篇。著名词人李清照曾为海棠留下传诵千古的名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走在魔都上海,能边踏青赏花,边感受历史的沉淀,心中不禁溢满幸福和满足。</p> <p class="ql-block">  我走在白墙黛瓦、镂空花窗下的海棠花丛中,春风轻拂,满树繁花,娇柔妩媚,如丝如缕,真是诗情画意,美到窒息。李清照以海棠喻“绿肥红瘦”的时光流逝,苏轼以“故烧高烛照红妆”,怜惜其短暂之美。然而海棠花与历史古迹相融,便赋予了顽强的生命力,仿佛一幅古韵悠长的历史画卷,永远留存在人们心里。</p> <p class="ql-block">  海棠依旧,岁月静好。你轻轻摇曳,婀娜多姿,是春日里一抹最温柔的笔触,是我镜头中最美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编辑 知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摄影 知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