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甬城——阳明古镇

亮话行摄

【阳明古镇】位于余姚老城核心位置,由府前路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武胜门阳明文化商业街区、龙泉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等三大板块组成。是一座集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商业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古镇。是阳明文化的殿堂级体验基地,也是余姚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阳明古镇】是王阳明的故乡。王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其“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古镇以弘扬和传承阳明文化为宗旨,是阳明心学的发源地、传承地和发扬地,是国内唯一具有阳明故里特色的综合性休闲国际文化旅游圣地。 【阳明古镇】文化定位为:“良知源头、心学圣地”;以阳明文化挖掘和营造为主要脉络,以旅游和景区开发为空间载体,以商业良性运作为有机支撑,依托阳明故里,挖掘阳明文化,融合文旅、商业、研学、文创四大功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阳明心学圣地。<br> 【府前路历史文化街区】是阳明古镇的核心街区。沿街明清建筑风格,石板路与青砖黛瓦相映成趣,古色古香。建筑多为粉墙黛瓦,山墙有观音兜、马头墙,是余姚非遗物质文化的展示基地,也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创意文化等业态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br> 【府前路历史文化街区】是余姚清代民国建筑较集中的片区。现存有叶氏宜春堂、叶氏举人房、周家墙门、李氏民居、史家大厅民居等代表余姚地方建筑特色的合院民居,是余姚传统建筑格局保存完整的典型,反映了当时姚城的建设风貌和居民原有的生活习俗。<br> 【府前路历史文化街区】较好保留了传统的建筑古韵。在此基础上,整合了国学国艺、文创手作培训、时尚轻餐、休闲娱乐、各种创意、新零售、集合店等,以及余姚“老字号”和非遗手工艺品。展露了一个结合传统文化以及时尚潮流的滨水古镇街区的新风貌。 【阳明古镇】坐落在余姚江畔,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古镇独特的水乡风貌,也为游客提供了观赏姚江美景的绝佳视角。无论何时,站在古镇的桥梁或楼阁上,都可以欣赏到姚江上的不同风情。白天,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夜晚,灯火映照江水,别有一番浪漫情调。 【滨水休闲街】位于古镇姚江北岸,面朝姚江,临水而建。这里曾经商铺林立,众多鱼行、旅馆、饭店、钱庄等老字号商铺云集。而今这里也是古镇最热门的打卡地。在这里,你可以暂时忘却城市的喧嚣,静下心来,与时间对话,感受生活最真实、最温暖的一面。<br> 【通济桥】俗称虹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8年),被誉为“浙东第一桥”。该桥为陡拱式三孔二墩石桥,桥长约90米,桥宽约6米,两侧有石狮望柱24根,桥侧中央匾碑上题“海舶过而风帆不解”八个字,雄伟壮观。历史上曾四毁四建,现存桥梁为清雍正年间重建。 【舜江楼】俗称鼓楼,位于通济桥北面,是余姚城垣和城楼的遗迹之一。该楼初建于元朝1335年,为重檐两层歇山顶,四周有走廊,飞檐翘角,如鸟展翅。明清两代,舜江楼因灾毁而多次重建。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一年重建,楼上置铜钟兼作报时和火灾报警之用。 【通济桥和舜江楼】自古以来一直作为余姚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是余姚城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余姚城的历史徽标。桥毗楼,楼邻桥,楼与城墙连作一体。它们遥相呼应,珠联璧合,共同构成了一个“长虹腾空、飞阁镇流”的连合体,是阳明古镇不可多得的著名景观。 【阳明古镇】是具有独特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一座美食之地。黄鱼面的鱼肉鲜嫩,汤汁浓郁;朗霞豆浆口感醇厚,香气扑鼻;梁弄阿波大糕软糯香甜,味道独特。糯米团、臭豆腐、糖画等,特色美食种类繁多,每一道都蕴含着浓郁的地方风味和文化底蕴。 【阳明古镇】是余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基地。非遗馆与匠心馆展示余姚的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竹编、陶艺、刺绣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如非遗巡游、阳明文化节等。春节期间,古镇举办了“阳明故里余姚年•幸福巡游闹元宵”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