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邯郸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召开的《弹指春秋》座谈会上的发言(2)张建新

张 钿

<p class="ql-block">人生弹指写春秋,</p><p class="ql-block">百感千思伏案头。</p><p class="ql-block">不觉黎明宵食晚,</p><p class="ql-block">衙斋正解访民忧。</p><p class="ql-block"> ——张建新</p><p class="ql-block"> 《弹指春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的靓丽登场,为全市纪实性文学题材创作百花园中又增添了一朵芬芳馥郁的鲜花,开创了以信访政务服务为题材文学创作的先河。它出版发行是邯郸市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是作者成长经历、职业生涯和精彩人生的忠实记录和精辟总结,是张钿一生注重学习、大胆实践、努力奋斗、勤奋工作成就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这部书的核心部分是作者担任邯郸市信访局正县级副局长的15年经历。 “一部张钿回忆录,半部邯郸信访史”,精辟而集中概括了这部书的内容。本书容量大、内容丰、叙事真、文风实、寓意深,是熔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为一炉,辑知识性、史料性、可读性为一体的好作品,是一本优秀的邯郸信访的史。</p><p class="ql-block"> 它的政治性在于突出了以张钿为代表的邯郸信访人的高站位、敢担当、有大爱的时代主题。高站位让“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在这本书中达到高度的统一,诠释了党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的原则,充分发挥出信访的既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又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政治职责;敢担当激励着张钿同志面对国企改制、城市拆迁、土地补偿、产品质量投诉等一系列的重大利益纠纷和布局调整而形成的诸多矛盾叠加,面对体制与机制的变更,牵涉的社情之复杂,诉求之多样前所未有,诱发的上访投诉频次之高、烈度之大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面对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张钿同志总是挺立潮头,冲锋工作在第一线,问题再难缠,情况再复杂,环境再凶险,即使公务车被砸,危及生命的时刻,张钿同志也没有退缩,表现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大爱心让他时刻“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作者有一颗爱民悯人之心,面对五花八门的信访案件,他认真详细倾听百姓的急难愁盼,理清他们的合理诉求,他不仅仅满足罢诉息访,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甚至主动请缨,代民上访,一次性地为地方铁路局申请回700万元的补偿巨款,创造了信访部门工作奇迹。谁说信访部门不能创造经济效益,请读这本书的第二十四章。</p><p class="ql-block"> 它的思想性集中于探究规律、求真务实、有理推定,从而让信访工作步入高境界、高水平。张钿同志对信访内在规律研究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并且善于归纳总结,他因地制宜,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表现出超群的智慧,让不少看似无解的案件得到结案;他和同事们坚持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一切从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地处理每一案件,让每一案件都得到客观公正合理地处理;他坚持“有理推定”的思维方式,坚信多数群众的诉求是合理的,坚决抵制把一些人把老上访户武断地视作“刁民”的陈词滥调。对每件上访案件,充分诚恳地倾听上诉人的意见,详查细纠,终使众多疑难案件成功结案,从而为全市改开事业和社会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增进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p><p class="ql-block"> 它的艺术性在于:内容丰富而不拖沓,文笔朴实而不枯燥、行文流畅而不肤浅。一是用报告文学的题材写作每个事件,叙述非常细致、清晰,书中51章,章章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而能独立成篇。书中所描写的信访前沿场景,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即使相比最优秀的小说,也不落下风。尤其是书中诸多的对话,都具有现场实录,犹如电影电视画面一样场景逼真。书中多有写景,对烘托气氛、对推进情节发展大有作用。二是把正叙、插叙、倒叙等行文方法运用的和得当,让文章的头绪十分清晰。三是作者堪称“一个信访人,半个经济学家”。书中诸多案件中列举大量的经济数据,这不仅能表现案件的来龙去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更能让读者通过数据辨别谁是谁非,对读者了解案情大有帮助。四是书中还有作者原创的一些诗词,都饱含浓情厚谊,为文章增色不少。</p><p class="ql-block"> 总之,它的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一路贯通,自然把其知识性、史料性和可读性呈现给读者。我感觉,这本书必将在邯郸信访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相信,他以自己真实和厚重,将牢牢奠定在其中的扛鼎地位。正是:人生弹指写春秋,百感千思伏案头。不觉黎明宵食晚,衙斋正解访民忧。(2025年4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