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步 徒步箬岭古道 赏醉美春光——周末打卡箬岭古道随拍

水乡泽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四月的春意盎然,万物复苏,鲜花盛开,绿草如茵,鸟语花香,风和日丽,为不辜负美好的春光,领略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感受春天的暖阳,我们跟随利安人寿保险去千年古道箬岭打卡,一组美景美照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箬岭古道从歙县县城西北的许村出发,蜿蜒至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全长约30里。这条古道又被称为千年古官道,始建于隋朝,是当地郡守征调民众开辟的通往沿江、中原的战略要道。古道蜿蜒于山间,青白石铺就的小径承载着徽商“走出大山”的传奇故事。沿途竹海茶园相映,山花烂漫,是一条不可多得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完美融合的景区。这里山清水秀、“氧”气十足,常年保持负氧离子浓度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浓度标准,令人向往的大自然“天险重开”关隘若岭关,南唐古道通四方。大关口位于北纬30度海拔998米,居歙县绩溪太平旌德四县交冲,古道与古树清泉竹海村落古桥茶园等相互交融,相得益彰。这里有着奇特的地理想象高山水五里洞,冬暖夏凉的土地之口“明星洞”,传奇土特产“柳叶鱼”。这里的风光秀丽,景色迷人。走着古老的道路,看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上栏杆石可望美景黄山。漫山遍野杜鹃花天然空气好,呼吸森林氧气。这里林海茂密,气候宜人,鸟语花香,仿若人间仙境,令人心旷神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古道始建于隋朝,是连接古徽州府和安庆府的重要官道。箬岭古道位于黄山区、歙县以及宣城市的绩溪县、旌德县四地交界处。由于全程较长且位置特殊,古道有多个称呼,黄山区称为“隋唐古道”,歙县人称为“徽青古道”,而旌德人则称之为“旌歙古道”。随着箬岭古道的保护开发被提上日程,大众也越来越关注这一历史遗存的现状和未来。如今的古道,不仅入选了“中国最美森林古道”,更成为徒步爱好者的天堂。漫步在竹林小径上,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耳边低语着古道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茶坦村口,这里曾是明清时期徽商贸易的重要集散地,粮食、茶叶、盐商络绎不绝。如今,许村镇箬岭村结合产业帮扶、和美乡村建设等多渠道引入建设资金,茶坦天街的历史风貌得以复现,石板路、观景台,沿途的古道步亭与现代民宿交融,成为游客体验徽商文化的“时光隧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箬岭村的文化底蕴深厚,尤以“抬汪公庙会”为盛。汪公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供奉隋末唐初的越国公汪华。每年重阳庙会期间,村民抬着神像巡游,锣鼓喧天,再现古徽州“忠孝节义”的文化基因。汪华起义以“捍境保民”为口号,深得人心。在与外来兵燹战乱抗争中,域内矛盾迅速化解。汪华归唐,又使得当地文教兴盛。徽州民风在他的推动下得到了空前的净化和统一,为宋元之后的朱子理学风行,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景观墙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箬岭古道冬季雾凇挂满枝头,银装素裹犹如仙境一般;春夏季竹海茶园相映,秋季金黄色的菊花田铺满了箬岭的山谷之间,这里四季皆景。我们漫步在这条古道上,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清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箬岭关又名大关洞,位于旌德县、歙县和原太平县三县交界处,是古代歙县北部交通路线的控制点,为“府治”屏障。这里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两座高山之间,建有平坦如砥的关台,小小拱形的关口上,刻有“天险重开”四个大字。徽商兴起后,箬岭古道更是成为一条连接古徽州府和安庆府的运输要道。千百年来,官员进省入京,读书人乡试会试,商人运输货物,百姓亲情往来,皆由此经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们沿着古道前行,沿途的风景如画,山峦起伏,绿树成荫,天空湛蓝无云。我们站在观景台上,远眺连绵起伏的大山,感受着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们流连忘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穿过一堵石墙上的拱门入口,背后是一座巍峨的山峰,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古道的悠久历史。这不仅仅是一条古道,更是一段承载着千年记忆的旅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箬岭关又名大关洞,位于旌德县、歙县和原太平县三县交界处,是古代歙县北部交通路线的控制点,为“府治”屏障。这里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两座高山之间,建有平坦如砥的关台,小小拱形的关口上,刻有“天险重开”四个大字。徽商兴起后,箬岭古道更是成为一条连接古徽州府和安庆府的运输要道。千百年来,官员进省入京,读书人乡试会试,商人运输货物,百姓亲情往来,皆由此经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们站在大观洞顶,远眺连绵起伏的大山,感受着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我们流连忘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们漫步在这条古道上,不仅欣赏到了醉美的春光,还深入了解了箬岭古道的历史文化。这是一次难忘的徒步之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历史的厚重。千年一步,我们在箬岭古道上,追寻着古人的足迹,感受着时代的变迁。在茶坦观景台,我们看到了一块灰色石碑,上面刻着“箬岭古道”四个大字。这块石碑见证了古徽州出仕、务农、做工、行商的艰辛岁月;古道边沿途设有古凉亭供行人车马歇脚。驿道两旁千年沉淀的人文景观有汪公庙等与自然山水相交融,相得益彰,古树、清泉、竹海、村落、古桥、茶园造就了清秀与恬静。</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