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黄河边上的一个艺术馆(一)</p><p class="ql-block">从我住的地方到这里是从一个圆形的立交桥出发的,圆展开的一条直的路线一直向南行进。过黄河大桥时车行到近南岸时才看到黄河有水。平静的水面躺在宽广的黄河滩的田野上,只有水中的几片小沙洲呈示出河水有限的宽度。河水明亮如镜,车行进中一眼而过,不再让我再看一眼。桥总长1202千米,数字没有触发感受。车行十分钟感觉不到时间的长度。若是比喻成一首歌显得太轻快,水影也只是一两个音节拍子的样子。天色与河水只有一片。天无穷无尽,河以亿纪年,以小观大的一眼,我在大自然的春天里。</p><p class="ql-block">过黄河大桥之后路向东一横,车继续东行。从大路下来有一个向下小土坡,像是朝着黄河大堤的方向行进,车在荒林野树的小路上经过一个小窄桥,就看到花墙绿植红楼尖顶和洋气的大门,这是一个漂亮的欧式小镇。在互联网上发现的这个艺术馆就坐落在这个风情小镇里。没有想到这个艺术馆会带给我先撕裂后注入的美感和先推搡后拥抱的惊奇。</p><p class="ql-block">将车停在水杉树的树荫里,信步朝小区里面的方向走去,看到一个铁编花纹的穹顶被八个衣裳贴身的女像立柱支撑着,这个花亭在路中心的转盘中间。只见这八女造型相同,观看中没有变化只有相同。绕行一周再返回到来时的方向上。走到紫藤长廊,此时花开只有一小片在花架上垂着。花没有全开信手拍一朵花序最爱这一朵花待开。看一眼阳光下的光影,光影一排排延长到几步远的地方。单调的重复形成花架的韵律感,这像是一个长音叠宕着不升不落。只是花架立柱边上种的紫藤树没有攀附在柱上而是直接挂到花架上伸臂展枝,枝影在地上斑斑驳驳的倒影像是均匀的地板裂痕。枝枝杈杈在地上看似无规律的散散乱乱,向上看枝条有根有节有梢可以看到因循生长的来处也能看到枝头的花穗和顶梢的新芽。春日下真有一种风格美,阳光穿过枝杈的粗枝高低化作细粗聚散的影子,这种影子就有一种浓淡相济墨色感,这是可以用笔墨来仿写出来的。</p><p class="ql-block">紫藤萝的生长在花廊的立柱旁,这树根有的气宇轩昂,有的平淡柔和,有的铿锵曲折,有的疏、有的密、有的盘曲,有的断后重长,有的像蛇,有的像龙,有的缠绵也有的一飞冲上,共生相邻的树却呈示纤巧、素默,刚猛,豪放种种不一的风格。若是将这些树形放大,那将会让人眼目一亮,会忽然注意到在平淡中有蕴藏。</p><p class="ql-block">若是把这个几步长廊延长到无限,只能是艺术的想象,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艺术思维将这个花廊无穷大式的延长,带来另类思维的审美,由小观变大观更能直击心灵,憾动思维空间的沉寂。在宏大中感受到小的秩序美、规律性和深奥感。为什么没有将艺术的思想放到小中去看大?</p><p class="ql-block">“小”太平凡啦,“小”需要深入的观察和思索,很容易被人略过。</p><p class="ql-block">经过花廊,在树影中向艺术馆走去。刚到门口,只见路边有个像是一只眼的雕像。上面的一弯是不锈刚的眼眶,下面的石台是下眼睑。中间的圆形球我想就是眼珠了。走近看到瞳孔里有无数个小球组成怕眼珠,眼珠的正中间是一个凸镜,映出我的人形。这是眼的瞳孔,这个瞳孔四周布满了小球。尽是球状物,人的头颅,白色小球,发光的镜面球。这就是眼珠的结构。我从映像中看到了我正拿着手机拍下这个时刻。这个雕塑眼瞳孔中发出的光却在透过白光球,经过镜像球折射的小影子,走过人头枯颅,收纳到一个绿柳飘飞的兰天,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生”是眼睛里的核心,生却与衰亡随时相遇,生也有着无数的幻像,生也会有着珠光宝气 。</p><p class="ql-block">越看越像是一个深深凝望,经过什么,看到什么,这一眼却有着这么多的泡沫。</p><p class="ql-block">是生走出来,还是死亡走进去。这个雕塑有名字,叫“寂”</p><p class="ql-block">在这个烧脑的艺术品旁边有一个汉白玉的正反两面能坐下来的雕花宝座。人可以朝向门坐着也可以背朝门坐着。</p><p class="ql-block">只是这个小木门由无数个木条组成并没有明显的门框。小木条方形门像是一个中心,围绕着门无数根向外向上向两旁的木条辐射着,伸向天空,伸出无数只手。以平面去看是由里向外,走近看是由近向远,由下朝上看,人在其环抱中。眼的视界呈示出由己到彼,由下到上,由小到大。</p><p class="ql-block">门上有木条略显横竖十字的模样,以这个十字为中心的木条呈放射状铺在长方形的门上,过了门的边界还在向外延展,朝向天空,朝向左右两边延伸。走到门前,我像是在敞口的穴居洞口。向上是木条组成的洞顶,左右是木条展开的洞壁。站在这里朝外看是无限大的世界,可以一直延伸到大脑想象的宇宙。脸朝向门时我却又小的像十字交叉木条上的一个纤维,纤丝上的一个点,一个点上的一粒尘埃。</p><p class="ql-block">我并不知道艺术家如何做出这种形式。这种美让我在无穷大与无穷小之间往返,时而收神于心,时而眼在天外,这种相反相成的手法,让我对艺术馆有一种魅惑般的冲动。看一看里面究竟藏有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