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都江堰

山姆大叔

<p class="ql-block">春日的暖阳洒满大地,正是出游的好时节。都江堰,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智慧的水利工程,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方游客。漫步其间,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长廊,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脉搏之上,感受着古人的卓越与自然的馈赠。都江堰不仅是一处风景名胜,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等待着我们去细细品读。</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凝聚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卓越智慧和勤劳汗水,是中华民族科学精神的伟大象征。</p><p class="ql-block"> 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鱼嘴,顾名思义,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巧妙地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引水灌溉,外江则主要用于排洪。在枯水期,内江能够引入足够的江水,满足成都平原的灌溉需求;而在洪水期,外江又能顺利泄洪,保障周边地区的安全。这一精妙的设计,完美地实现了分水、引水和泄洪的功能,展现了古人对水流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卓越的工程技艺。</p><p class="ql-block"> 飞沙堰,这道看似平凡的堤坝,实则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它位于内江和外江之间,起到了泄洪排沙的关键作用。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的容纳限度时,多余的江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流入外江。更为神奇的是,由于巧妙的地形设计,飞沙堰还能利用水流的漩涡作用,将大量泥沙从内江排向外江,有效地保证了内江河道的畅通,避免了泥沙淤积对灌溉系统的破坏。</p><p class="ql-block"> 宝瓶口,是人工开凿的一个狭窄进水口,它如同一个精准的控制阀,控制着内江流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宝瓶口两侧的山体,犹如坚固的卫士,紧紧守护着这一水利枢纽的咽喉。正是通过宝瓶口的调节,成都平原才能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得到恰到好处的灌溉用水,从而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p><p class="ql-block"> 都江堰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处极具观赏价值的人文景观。漫步在都江堰景区,古色古香的建筑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伏龙观、二王庙等古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其中,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向人们讲述着都江堰的传奇故事。伏龙观内,陈列着许多与都江堰相关的文物古迹,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东汉时期的李冰石像。这尊石像雕刻精美,线条流畅,生动地展现了李冰父子治水的英姿,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目睹了当年热火朝天的治水场面。</p><p class="ql-block"> 二王庙,则是为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庙宇。庙宇依山而建,红墙绿瓦,飞檐斗拱,气势恢宏。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后人对李冰父子的崇敬与感激之情。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江堰都会举行盛大的放水节,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已经延续了千年之久。届时,人们身着盛装,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着一声令下,江水奔腾而下,场面壮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p><p class="ql-block"> 都江堰,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的水利工程,以其无与伦比的科学价值和人文魅力,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不仅为成都平原带来了无尽的福祉,也为世界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如今,都江堰依然静静地流淌着,滋养着这片土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向世人诉说着它那不朽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灌县老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