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张謇纪念馆

海宁

<p class="ql-block">2025年清明节第二天,来到了张謇纪念馆。馆址位于江苏南通海门市常乐镇状元街东首,是一所江南园林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1986年建造“张謇珍贵史料陈列室”,1999年正式命名为海门市张謇纪念馆,2008年底开始扩建,2010年11月8日扩建后的纪念馆开馆。</p> <p class="ql-block">198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江苏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2020年12月被评选为国家三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馆内有照壁、文化长廊、状元亭等建筑。主体建筑是一幢面积为3000平方米的两层大楼,建筑平面呈“H”形,外立面青砖白缝装饰,灰色平瓦盖顶,具有民国建筑风格,大楼内部装饰既有民族元素,又有欧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用“跨龙门”来隐喻事业有成和梦想成真。一跨龙门金榜题名,二跨龙门青云直上,三跨龙门财源广进,四跨龙门百年好合,五跨龙门得生贵子,六跨龙门福寿康宁。</p> <p class="ql-block">状元及第金榜题名。</p> <p class="ql-block">树龄🈶259年的银杏树🌲。</p> <p class="ql-block">张公祠堂。</p> <p class="ql-block">1936年,值张公逝世十载,乡绅名流黎明百姓设张公祠堂,天灾人祸、国弱民穷之际,修建专祠乏力,遂改常乐关公庙后为张公祠堂。历经数十载风雨及外患内乱,祠堂破败不堪,2010年常乐镇人民政府张公祠堂得以重建。</p> <p class="ql-block">湖边的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宛如绿色的丝带,轻轻拂过湖面,荡起一圈圈涟漪。树上的鸟儿欢快地歌唱,为这片宁静的土地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截至2019年,张謇纪念馆藏品数量2200件(套),珍贵文物35件(套),包括张謇用过的家具什物、文房四宝、照相机、电话机,创办实业的商标、股票、护照、厂牌等,还有大生纱厂用过的梳棉机等大型实物。</p> <p class="ql-block">展示大厅四壁以钢化玻璃组成高2.1米、深0.6米的橱窗,里面布展与张謇先生相关的图片、实物,橱窗之外有机安置模型、塑像、场景以及音像资料。</p> <p class="ql-block">展示内容共分出生成长、实业救国、教育兴国、社会事业、纪念研究五个部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示了张謇的伟大业绩和高尚情操。</p> <p class="ql-block">出生成长篇</p> <p class="ql-block">张謇有多位老师。宋郊祁:是张謇的蒙师。同治三年(1864年),张謇随两位兄长师从宋郊祁,他让张謇等从《学》《庸》《论》《孟》开始重读,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方法,对张謇学业要求严格。宋琳:是张謇的业师,为廪生。他文章一般但字写得很好,对张謇的学习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宋琛:举人,是张謇的问业师。宋琛对张謇的学业有过指导和批评,在张謇冒籍考试等事情上也有参与。赵菊泉:曾在海门担任训导,在师山书院任教时对张謇严格指导,帮助他打下扎实基础,还在生活上关心他,免除其学费和膳食费。张謇对赵菊泉充满感激,赵菊泉逝世后,张謇建造了“赵亭”来纪念他。孙云锦:曾任通州知州,为张謇平反了冒籍案。后调任江宁发审局,邀请张謇任文牍,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一起学习备考,并介绍陈艾、杨德亨等前辈给张謇认识,对张謇的人生有着重要影响。翁同龢:在1885年顺天乡试中,翁同龢任主考官,对张謇极为赏识,使张謇高中“南元”,二人建立起师生关系。翁同龢在政治上也对张謇有所支持,他们在甲午战争、维新变法等事件中有着密切的交往和合作。</p> <p class="ql-block">张謇与翁同龢是科场师生、政坛盟友,关系密切。具体如下:科场结缘:1879年,张謇被帝师夏同善录取为吏部科试第一名,后在1885年顺天乡试中,任主考官的翁同龢对张謇极为赏识,使其高中“南元”,二人正式建立师生关系。</p><p class="ql-block">政坛相交:甲午战争时,张謇坚定站在主战派翁同龢一方,为其出谋划策。维新变法期间,张謇是翁同龢的重要谋士,二人常彻夜长谈,但他们不赞成康梁的急躁冒进。翁同龢被开缺回籍后,张謇多次看望并资助他,二人还共同关心国家命运,商议时事政治。</p><p class="ql-block">深厚情谊:翁同龢关心支持张謇的事业,为大生纱厂题联。翁同龢去世后,张謇为其送行,极尽弟子之礼,还出资修建墓庐,写下长诗和挽联缅怀恩师,并且与翁家后人保持往来,推动为翁同龢平反昭雪。</p> <p class="ql-block">张謇42岁高中状元。</p> <p class="ql-block">实业救国篇</p> <p class="ql-block">张謇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奠基人、近代农业的开拓者、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路先锋!</p> <p class="ql-block">创办第一家企业大生纱厂。</p> <p class="ql-block">创建大生实业集团。</p> <p class="ql-block">繁荣兴旺的大生附属企业。</p> <p class="ql-block">兴建南通公共交通。</p> <p class="ql-block">创建颐生酿造厂。</p> <p class="ql-block">创建通崇海泰商务总会。</p> <p class="ql-block">创办电力通信业、物流仓储业。</p> <p class="ql-block">1912年获民国政府颁发的嘉禾勋章。</p><p class="ql-block">1915年获美国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誉大奖。</p><p class="ql-block">1922年获民国政府颁发的一等大授嘉禾勋章。</p> <p class="ql-block">发展苏北沿海盐垦事业。</p> <p class="ql-block">张謇是现代农业、渔业的开拓者。</p> <p class="ql-block">1901年,张謇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招股集资方式成立的农业公司-通海垦牧公司,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大的围海造田工程。围海造田首先面临的困难是泥土堆积的堤岸经不起风浪海潮袭击。面对险情,张謇带领民工抗风险、保海堤。</p> <p class="ql-block">张謇是中国第一个水利状元。</p> <p class="ql-block">教育兴国篇</p> <p class="ql-block">师范为教育之母。</p> <p class="ql-block">小学教育、学前教育。</p> <p class="ql-block">中学教育。</p> <p class="ql-block">职业教育。</p> <p class="ql-block">特殊教育。</p> <p class="ql-block">高等教育。</p> <p class="ql-block">社会事业篇</p> <p class="ql-block">创建了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游客电子留言、签名。</p> <p class="ql-block">状元𩱌(yù)字。张謇一生为社会兴办的事业面广量大,常常因为资金运作紧张而卖字筹措,前后18年,至73岁。</p> <p class="ql-block">张謇与公共事业。</p> <p class="ql-block">张謇与慈善事业。</p> <p class="ql-block">纪念研究篇</p> <p class="ql-block">先贤造泽,光照千秋。</p> <p class="ql-block">张謇辞世后社会名流敬献的挽幛挽联。</p> <p class="ql-block">张謇感动中国。</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江泽民、胡耀邦、梁启超、吴良镛、章开沅、茅家琪、余秋雨等名人评价。</p> <p class="ql-block">名人题字。</p> <p class="ql-block">张謇文化景点</p> <p class="ql-block">社科图书推荐的阅读张謇,走近历史的各类书籍。</p> <p class="ql-block">在视听堂🉑较为系统、全面、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张謇生平事迹。</p> <p class="ql-block">踏入此地,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之中。清澈的湖水宛如镜面,倒映着岸边郁郁葱葱的树木和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微风拂过,湖面波光粼粼,树影、楼阁影也随之摇曳,如梦如幻。</p> <p class="ql-block">100米长的文化长廊主要成列张謇书法、张謇教子警言等。书法字体涵盖行书、草书、楷书、隶书,充分展现了清末状元的文化素养。</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张謇纪念馆,内心满是震撼与感动,张謇先生的一生,是对家国赤诚奉献的一生,从实业救国到教育兴国,桩桩件件,皆是丰碑:</p><p class="ql-block">实业救国的壮志豪情:踏入张謇纪念馆,先生实业救国的辉煌篇章徐徐展开。他的无畏开拓,不仅推动南通经济飞速发展,更在华夏大地播下民族工业自强的火种,其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和深沉的爱国情怀,如璀璨星辰照亮后人前行之路。</p><p class="ql-block">教育兴国的远见卓识:张謇对教育的重视贯穿一生。他深知人才是强国之基,因而倾尽全力兴办教育。</p><p class="ql-block">社会改良的责任担当:他的每一项举措,都饱含对家乡、对人民的深情厚爱,彰显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