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深澳,是桐庐县的江南古村落里规模最大、最有古意、古建筑保护得最好的一个古村。</p> <p class="ql-block"> 深澳的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地下水利系统。因为在当地方言中,“澳”是“地下渠”的意思(也有一说为“地下井”,此说不太符合这个地下水利系统的特点)。深澳村有一条长约800米的暗渠贯穿整个村庄,每隔一定距离设有一个水埠,当地人称之为“澳口”。澳口深藏地下,澳深水洌,因此村子被命名为“深澳”。</p> <p class="ql-block"> 深澳村始建于南宋。资料介绍:申屠氏先人建村时,对水系进行了详细规划,包括溪流、暗渠、明沟、澳口、水塘五个部分,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凭借这样的地理环境与古老的文化,深澳村留存有源远的文物古迹,并因其保存完整的罕见古建筑群,2007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 穿过村口牌坊走进古村,正前方是一个大池塘,询问村民,原来这是深澳大塘,清冽的塘水中,展开了一幅蓝天白云映衬着粉墙黛瓦的天然水墨画卷。很多文章或视频都把大塘当做“八亩塘”介绍,包括百度提供的照片,甚至AI当红明星Deep Seek都如此介绍。其实,它们都是被“八亩”这个名称误导了。</p> <p class="ql-block"> 这只花猫看着池塘里摇头摆尾到处游动的金鱼馋涎欲滴——这里才是八亩塘,央视四套《国宝档案》节目“家在钱塘”的拍摄点之一,面积充其量也就是十平方米左右。它隐藏在小巷窄弄深处,很难找。据说此塘建于明代,池壁以石块垒成,形制方正,至于为何小小的池塘被称之为“八亩塘”,没看过央视的这个节目,所以有待方家解惑。有一点可以肯定:央视不会平白无故地拍摄毫无故事、毫无来历的小小池塘。</p> <p class="ql-block"> 深澳大塘左边,是深澳大礼堂和申屠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 申屠氏宗祠,又名攸叙堂,浙江省文保单位,始建于南宋,多次毁于兵火,多次重建。深澳村85%的村民复姓申屠,祠堂是申屠氏家族的血缘象征,也是深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走出申屠氏宗祠,沿着富有深澳特色的卵石路前行,就能看到古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除了上述申屠氏宗祠,还有著名的恭思堂、怀素堂等古宅,彰显着徽派与浙派建筑风格融合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恭思堂是深澳古村单体面积最大的古建筑,是深澳富商申屠济成的住宅,始建于1893年(部分建筑陆续建于民国初年),也是央视“家在钱塘”的拍摄点之一。见过不少的富商豪宅,有五个天井的已然不多,而恭思堂居然有七个天井,所以理所当然地又被称作“七井房”。恭思堂除了大,最大的看点是豪华的雕刻,楼层从花枋至檐下有七层雕刻,图案题材包括了历史故事、山水人物和花鸟鱼虫等等。凡可雕刻处,无不精心作。十分可惜的是,其中的人物都被毁了,这应该是那个特定时代所造成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恭思堂的主人,慈眉善目,精神矍铄。听我问她六十几啦?她笑得前仰后合非常开心:哈哈,我今年七十八岁了!</p> <p class="ql-block"> 尝着味道很好的茶叶蛋,坐下来和老人家攀谈了许久。也许是日常生活中和她能坐下来说说话的人不多(她一个人住在这空荡荡的豪华古宅,儿子一家住在村上另外新建的房子里),所以她从祖先赚了钱建造恭思堂的艰辛说起,聊到如今生活的不易。老人虽然有几种慢性病,却因心态好,身体状况很不错。她在宅子里也卖一些自制的食品补贴家用,但从不推销。面对这位可敬可亲的老人,我肃然起敬,也感慨良多。</p> <p class="ql-block"> 怀素堂始建于清嘉庆十年左右,用料考究,高大气派,花窗、梁枋、斗栱雕刻精细,内部的木雕、石雕和砖雕等雕饰,形象地展现了清中期江南地区高超的雕刻艺术水平。这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 州牧第,也是深澳比较有名的建筑,目前仅存砖雕门楼,看情景也被毁损过。</p> <p class="ql-block"> 如果要论深澳古村最有韵味的古建筑,窃以为现在改做深澳茶馆的前房厅肯定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前房厅,又名耆祥堂,始建于明成化十五年,于嘉靖年被毁,现在的这个建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 走进茶馆,一个戏台,一个天井,一个正厅(也是看台、茶馆)。里面陈列有很多的算盘、鸟笼、烧水壶等老物件;墙上有一块《耆祥堂记》碑。天井里一位大叔正在用长长的竹竿捅屋檐下的马蜂窝,惹得马蜂到处乱飞,让人不由胆战心惊。</p> <p class="ql-block"> 最靓丽的场景是一位穿花红裙子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在茶馆里前后奔走,欢声笑语回荡在古老的宅子里。孩子的妈妈坐在桌前优雅地品茶看手机、玩自拍。她们和这座古老的建筑反差太大,却又神奇地融合在了一起,其缘由,应该是各自的精气神在审美内涵上奇妙的趋同吧——</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赏心悦目。这句话,其实很平白浅显地说出了关于“美”的本质。赏心,是主观的,是内涵;悦目,是客观的,是外在。主客观的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这幅赏心悦目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深澳古村的明清古建筑比较多,列入省级文保单位的除了申屠氏宗祠,还有深澳村古建筑群。下面简单介绍其中几个较有名的宅子。</p> <p class="ql-block"> 景瓶草堂,建于清同治九年,为桐庐县历史建筑,不开放。</p> <p class="ql-block"> 继述堂,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也是“家在钱塘”的拍摄点之一,也不开放。</p> <p class="ql-block"> 顺秀堂,建于清嘉庆二年,仍有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 衍庆堂,建于明末清初,亦称后房厅、后房祠堂,不开放。没见过类似的大门,花纹很有特色,不知是原装还是新建。</p> <p class="ql-block"> 恒德堂。找了很久,才算在这个很有特色的门楼下的门边找到了铭牌。不开放。</p> <p class="ql-block"> 蕴轩堂,也是一座老宅,是一处与桐君传统中医文化紧密相连且独具特色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 裕源福店铺,也是一幢古建筑,其中一间做了有深澳特色的小吃店。中间的一间门开着,走进去看了看,高大的屋子里空无一人,所以不敢多呆,拍了几张照片就退了出去。</p> <p class="ql-block"> 这座周家厅没有了大门,里面的大妈们正在打牌酣战;墙外,一树繁花把初春的深澳古村打扮得分外妖娆。</p> <p class="ql-block"> 除了这些古建筑,深澳还有一处非常特别的建筑:戴公馆。这是当地商人申屠达璋抗战时期为戴笠及其情妇所建。解放后一直为乡政府和人民公社的办公楼,为中西式二层楼房,坐北朝南,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一些展板。</p> <p class="ql-block"> 深澳老街是古村里韵味十足的存在。这个“民国记忆”打卡的人不少。老街有很多店铺,但是不像其他地方的老街那样熙熙攘攘充满嘈杂的吆喝声,也没有千篇一律的奶茶烤串臭豆腐之类的所谓网红食品。原因也许是:有的店铺早已经关张歇业,时间上也临近傍晚,所以,整个老街人不多,但还是有点烟火气,更有一种悠闲雅致的氛围。走在老街上东张西望,感觉非常舒服。</p> <p class="ql-block"> 古村里有一条长200多米的古弄:后朱弄,卵石为路,两侧高墙,穿行其间,真有点不知今夕何夕矣。</p> <p class="ql-block"> 当然,古村中也有一些衰败的老宅子。断垣残壁前菜花开得正欢;石头垒成的小屋已经没人居住堆满垃圾,但屋顶上的藤蔓却绿油油地不断续写着春之歌谱,显示着肆无忌惮的生命张力。</p><p class="ql-block"> 深澳古村的初春,让人遐思,让人欢喜,让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 深澳古村是一颗隐匿在美丽的富春江畔的明珠,散发着古朴而迷人的光芒。那藏在深巷长弄里的厚重历史与沁人心脾的人间烟火气,让人神游千秋而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旧时光里,去静静发现、慢慢品味这个世界赐予我们的所有美好——</p><p class="ql-block"> 用我们的眼睛,更要用我们的心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