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5日, 骑行鄱阳田畈街昌源万亩梨园,正逢春风与梨花共舞。十八辆单车如银鱼游弋于花海,车辙碾碎斑驳的光影,惊起几片零落的花瓣。骑行的轨迹织成一张绵密的网,网住了整个春天的悸动。十八道身影在梨树间穿梭,雪色花瓣掠过骑行服上的反光条,折射出细碎的虹彩。忽然二胡《梨花颂》的旋律仿佛有了具体的形态。揉弦处似见梨花含露欲滴,长弓拉开时如见万千素瓣乘风而起。特别在"梨花开,春带雨"的唱词化作器乐旋律时,二胡特有的苍凉音色与梨花的清冷气质完美交融,每个音符都在花影间折射出不同的光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梨花颂》里暗藏的戏曲程式化旋律,与骑行时规律性的踩踏节奏形成奇妙共振。当现代骑行装备的碳纤维光泽映照着古琴筒上的蟒蛇皮纹,时空在某个瞬间完成了折叠,盛唐的梨园雅集与当代的骑游盛会竟有了精神同频。此刻方悟,骑行服上的汗渍与梨花瓣,二胡弦上的松香与春风,共同谱写着独特的春日乐章。手机相册里定格的画面固然美好,但耳畔挥之不去的旋律,才是这场骑游最鲜活的注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来在风驰电掣的现代骑行中,依然能触摸到传统文化最细腻的肌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