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姑侄二人引领上金猫、玉犬出了家门,正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里,往哪儿去呢?还香想,上山去找黄山吧,想他已回黄河东岸去了,再说上了山兄嫂找着怎么能善罢甘休,况且还带着小侄女。不上山又能去哪儿呢?村里黑灯瞎火的,四周一片寂静,哪里才是个能去的去处呢?她抬头去看天,月亮已经隐去,满天是眨着眼睛的星星。忽然,她看到了一颗最大最亮的星,像诱着她似地闪射出一根根银灼灼的长丝,那就向着它那儿跑吧,也许是颗救命星呢!她们拼命地奔跑起来。这时,金猫又抛出一根金灿灿的长线,搭起了一座拱形的五彩长桥;玉犬也急忙用前爪猛刨,扬起一股腾腾的尘浪,一煞时,她们的两腋便像长了一双翅膀似地,呼呼地生起风来。</p><p class="ql-block"> 急急忙忙地奔跑了一个时辰,还香顿觉口干舌燥,嗓子眼像着了火似的难受。她很想找口水喝。正在这时,她看到夜色苍茫的群山中有一条干圪梁梁,像一个巨大的鼻头向前延伸着。“鼻头”上有一个小山村,10多户人家。正是炎夏六月,人们正趁着夜色和清风赶着在麦场上忙活,有的扬,有的簸,围着场一圈是大大小小的麦堆。</p><p class="ql-block"> 还香向麦场走去,在一个就地蹲着的小伙子跟前站定,嘶哑着嗓音说:“小哥,我是过路之人,口渴了,给我点水喝吧!”</p><p class="ql-block"> 小伙子抬眼看了看,懒洋洋地说:“我这半天肚子里都快着火了,我还急着去找点水喝哩!”</p><p class="ql-block"> 她又走到一个躺卧在地上的中年妇女跟前,瞅着放在她身边的汤罐罐说:“大嫂,给我们一口汤喝吧,我们是过路人,口渴得实在受不了啦!”这妇女一听,急忙把汤罐罐往身边一拉,紧紧抱在怀里,生怕来人给她盗了去似地。然后,她蠕动一下她那病恹恹的身子,艰难地说:“不是我不给你一口汤喝,俺这罐罐里只有一点点汤水了,给你喝了,俺孩子歇场时喝啥哩?难哪!”</p><p class="ql-block"> 还香只得再走一家。可是,讨要过五、六家了,人们都不想给她一口水喝,有人还说:“我们这里吃水难啊,挑一担水得爬十里长坡哩!再说,一个多月不下雨了,天旱得瞪红了眼,沟里的水也枯干了,不流了,眼看着村里人也要没水做饭了,哪还有水给你们喝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还香无耐,只得忍着干渴准备再继续赶路。可是,就在她将要动身上路的时候,场南头站起了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汉,提着饭罐蹒跚地走到她的跟前来,对她说:“姑娘,我这里还有半罐罐绿豆汤,你就将就着喝了吧。我们这里吃水比吃油还难,水来的不易啊,可我看着你这过路人也实在让人可怜啊!”</p><p class="ql-block"> 还香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好心人,先是提着这半罐罐绿豆汤让侄女喝,又给金猫、玉犬喝,最后她才端起汤罐罐,一仰脖子把剩下的绿豆汤咕咕嘟嘟地喝了下去。绿豆汤下肚,她顿觉浑身一阵清爽,就想着急忙去赶路。可又想这老汉,满脸皱纹,一身沧桑,心肠却如此善良。好人应有天照应,好人应有好回报,于是,她就想着一饭之恩当涌泉相报,日后得了好处一定要善待老汉,为他报点恩。忽然,她想到她那可爱的晶丝帕,每到急难时分它都能帮助她消灾弭难,现在,她想给老汉点好处,晶丝帕啊,晶丝帕,你能不能显显灵呢?为这世上的好人尽点心意吧。于是,她掏出自己的晶丝帕朝着老汉那小得可怜的麦堆一挥,顿时那麦堆像活了似地,晃晃悠悠地直往高里长;她又用晶丝帕向老汉的那个汤罐罐挥去,只见那汤罐罐里的绿豆汤就满满当当地要溢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这老汉一看,眼前这是遇着活神仙了啊,就急忙跪下来磕头,满场的人看见了也都跪下来磕头。以后,还香在黄河东岸坐化,人们称她是黄河仙子,鼻头村的人觉着黄河仙子从他们的村里经过,很是觉着骄傲;特别是那老汉更是觉着自己沾了黄河仙子的大光,得好好孝敬孝敬,于是,天天回家焚香叩拜,后来他就带头捐资,村里人也积极响应,在村头的一段平坡处给黄河仙子盖起了庙。</p> <p class="ql-block"> 只说还香在黄河东岸坐化以后,冥冥之中她总是想到那天夜里在鼻头村的那一幕。虽然只有那个好心的老汉赐给她半罐罐绿豆汤,可另外那几户人家,他们可怜兮兮的样子,他们不是不想给她一口汤喝,是确实有难处啊!沟那么深,坡那么陡,天旱了沟里的那点水就没有了。人世太苦了哇,在土里刨食,一年下来,一家老小不要说填饱肚子,就连口汤水也喝不上,这是怎么个活法呢?于是,她一得空闲便到鼻头村去走走,天旱了,她就请雨伯施雨,让田里庄稼滋润,秋后有个好收成。村里人为她修建了行宫,她有时就在那里住上几天,为人们送子送福,保佑平安。几年时间,鼻头村的坡坡洼洼都葱葱茏茏地长满了树,雨水丰足,沟沟岔岔清泉常流,人们吃水没有了忧愁。那老汉更是生活得富裕,年年夏秋粮食上了场,粮堆日日往上长,像有个聚宝盆似的,他自是乐呵呵地。他知道这是黄河仙子所赐,所以,年年收场以后,他总要请来一个戏班子,唱上三天大戏,周围村里人也都来凑热闹看戏,老汉乐善好施,搭起大锅,凡来的人都管吃喝。人们都说:鼻头鼻头,苦难到头;坡上披翠,沟里流油。鼻头村富了,人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真像芝蔴开了花,节节高。</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李玉山: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黄河仙子的传说传承人,《大宁文化》主编。专著有《情满太行》《黄河仙子传奇》《日月凝眸》《日月流韵》等12部,主编、编审省内外他人文学作品20余部。部分散文入选《当代10名作家散文今选》和《中国散文大系》,多次获国家和省市级文学作品奖,获省、市“五个一工程”奖。曾获临汾市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