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傅山园

老翁

<p class="ql-block">  暮春时节,携女参观傅山园。园位于太原尖草坪区向陽镇西村,为傅山出生地。</p> <p class="ql-block">  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道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医学家;对哲学、佛学、绘画、武术无所不通。傅山出身官宦书香之家,少聪慧,博闻强识,14岁被录为秀才,后以第一名考入山西最高学府三立书院。明亡后,他拒绝仕清,以行医、著述为生,晚年因拒绝应康熙“博学鸿词科”而闻名,展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节。傅山自称“老庄之徒。”,深入研究《庄子》,主张“经子平等”,开清代子学研究风气之先。诗文强调“经世致用”,反对拟古文风,提倡“宁拙勿媚”的学术态度。</p> <p class="ql-block">  傅山一生坚守遗民立场,抗请失败后隐居汾阳等地,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子、李颙、颜元并称“清初六大师”。康熙二年(1663年)参加南明政权的昆山顾炎武寻访英雄豪杰,来到太原找到傅青主先生,两人抗清志趣相投,结为同志,自此过从甚密。顾炎武在《广师篇》中如此评论傅青主先生:“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无出其右者,被时人誉为“学海”。傅山先生最经典的一句是:“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傅山书法成就最高的是行草书,筆势雄渾,追求“宁丑勿媚”的艺术境界,被尊为“清初第一写家。”后世书法界公认,他是中国最后一位草书大师,从此以后,如此大师再也没有出现过。</p> <p class="ql-block">傅青主还是一位武术家,写过一部名为《傅氏拳谱》的武功秘籍。梁羽生《七剑下天山》第一回曾写道:“儒冠老者名叫傅青主,不但医术精妙,天下无匹,而且长于武功,在无极剑法上有精深造诣…”</p> <p class="ql-block">  傅青主曾对友人说:“吾书不如吾画,吾画不如吾医。”在張仲景之后,傅青主也被时人称为“医圣”。为了反清,后半生认真研究武术,同时精研道家养功法,竹叶青本为汾酒浸泡药材而制成的名酒,傅青主寓居汾陽期间,对竹叶青添加的中药材进行了精选,最后定型为今日所用之竹叶、栀子、菊花、陈皮等12种。这些药材包含清热、健脾、补养等功效。另外,相传傅青主为给母亲治病,改进了当时的小吃头脑,使用黄芪、莲菜、羊肉等八种原料制成头脑,后来传授给一家叫清和园的饭店,招牌上写着清和元头脑杂割,寓意是要割掉异族统治者满清、蒙元脑袋。</p><p class="ql-block"> 傅青主一生坎坷,壮年丧妻后终身未娶,晚年又痛失爱子傅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因悲痛过度去世,享年77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