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边话重逢》

花仙子

<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和闺蜜一拍即合,决定去南澳岛游玩,行程中第一站是泉州,这座古城的城市,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我向往。</p><p class="ql-block"> 让我更向往的是,部队大院发小同学郑慧昭和他姐姐慧琳也在泉州。我第一时联系他们。为了我们的相聚,放弃了一个旅游景点。与导游告假,带着俩闺蜜赴约。</p><p class="ql-block"> 五十载的时光里,如同一幅被岁月尘封的画卷。在彼此的心里仍然是儿时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见到郑慧昭那一刻,我们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站在那里,有些拘谨,又有些期待。我们互相凝视着,仿佛在寻找儿时的影子。慧琳姐的到来,才打破了我们尴尬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在姐弟俩的陪同下。来到了洛阳古桥,郑慧昭主动给我们当向导;介绍洛阳桥的历史。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泉州洛阳江入海口,是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p><p class="ql-block"> 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历时六年建成。建造中首创“筏形基础”“种蛎固基”“浮运架梁”等先进技术,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造桥技术。经历宋、明、清三个朝代。</p><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洛阳桥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我夸赞他是个历史通。他笑笑说:泉州是一座历史古城,既然溶入这座城市,必须对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有所了解。</p><p class="ql-block"> 走在洛阳古桥上,身感古人建造这座桥时的艰辛与智慧。脚下的石板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桥边的石塔、雕像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江水悠悠,桥影绰绰,心中满是对这历史遗迹的敬畏与赞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洛阳古桥,慧琳姐邀请我们去她家喝茶。家里还有位尊贵的老者,他们的母亲。当阿姨出现在我眼前的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我和阿姨紧紧拥抱,热泪盈眶。近九十高龄的阿姨,思维敏捷,身体硬朗。让我为之动容。</p><p class="ql-block"> 姐夫拿出珍藏已久的老挝好茶,精心泡制后,那浓郁的茶香瞬间弥漫开来。口感醇厚、回甘悠长,香气独特,让从不喝茶的闺蜜赞不绝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左起慧琳老公、慧琳、罗志菊、慧琳、慧昭母亲、慧昭</p> <p class="ql-block">  晚间发小一家宴请我们吃闽南特色菜,热情好客的郑会昭备了三瓶酒,习酒、青酒、红酒。我说:你不会来一个不醉不归吧!他说:看你朋友圈时常晒酒,想必你海量 。我说:你还当真呢!我是为了作秀,小酌衬托小生活而已。为了不负发小一家的热情,破例红、白一饮而尽。越喝越浓烈,特别是阿姨频频举杯,我生怕她老人家多喝了,阿姨说:没事我们在家常喝。阿姨开朗对生活乐观的精神让我敬佩不已。 </p><p class="ql-block"> 姐夫虽说是本地人,具有北方人的豪爽,杯杯喝得扎实。我们的晚餐在欢乐与回忆中渡过。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被遗忘的细节,在我们的交谈中逐渐清晰起来。郑慧昭说:我们是邻居,你记得不?我们每晚都在你家做作业,完成作业后。把你家的单人床板当乒乓球案,几块砖当隔网。我说是啊!你是我初学乒乓球的教练。在工作单位,乒乓球比赛我还得过三等奖哟!慧琳姐提议,赶紧与师傅走一个。儿时那些趣事瞬间在脑海中涌现,每一个回忆,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在我们的心中闪耀着光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聚总是短暂的,我们在不舍中结束难忘的晚宴。但这份深厚的情谊是永恒的……</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泉州!再见了亲爱的阿姨!再见发小,期待下一次的重逢,愿我们彼此保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