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行记之春城昆明citywalk

醉清风

<p class="ql-block">  昆明的citywalk从东西双塔开始。</p><p class="ql-block"> 东西双塔是指惠光寺塔和常乐寺塔,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金碧街道书林社区书林街中段。名称来源于两塔所在寺院的名称——惠光寺和常乐寺。两寺东西相对,故惠光寺塔又称西寺塔,常乐寺塔称东寺塔。两寺均毁于咸丰六年(1856年)兵燹,仅存寺塔。</p> <p class="ql-block">  两塔采用中原传统的密檐式塔式样,体现了中原文化对南诏的深刻影响。两塔顶四角各置高约2米的铜质贴金迦楼罗一只(俗称金鸡),因此,昆明人俗称两塔为金鸡塔。</p> <p class="ql-block">  常乐寺塔高40.57米;慧光寺塔高35.54米。均为十三级空心密檐砖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构成。两塔平面呈正方形,底层南面辟门,塔内有回形木梯可登塔顶。外立面从第二层起,四面均开有佛龛,内置石雕佛像1尊。两塔顶四角各置高约2米的铜质贴金迦楼罗一只,传说伽楼罗能降龙,可以镇水患。这是滇密信仰的反映,也是云南佛塔独有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金翅鸟现为仿制品,原物陈列在昆明滇池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常乐寺、惠光寺塔均建造于唐代南诏国时期。建成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两塔从第九层开始急速收分,塔身轮廓因此而呈优美的流线型,出檐断面略呈圆弧状,最后形成小小翘角,显得更柔和。</p> <p class="ql-block">  惠光寺塔和常乐寺塔是昆明悠久历史、古老文明的见证,在滇池地区建筑史和景观文化史上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金马碧鸡坊是昆明地标,被誉为“昆明第一景”,这次是旧地重游。</p><p class="ql-block"> 两坊相隔数十米,均为门楼式木构牌坊,外形相近,金马坊画骏马、碧鸡坊画凤凰。位于昆明市中心三市街与金碧路交汇处,高12米,宽18米,东坊临金马山称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称碧鸡坊。</p> <p class="ql-block">  金马碧鸡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当太阳将落,余晖从西边照射碧鸡坊,它的倒影投到东面街上;同时,月亮则刚从东方升起,银色的光芒照射金马坊,将它的倒影投到西边街面上;两个牌坊的影子,渐移渐近,最后互相交接。这就是60年才会出现一次的"金碧交辉"的奇观。相传,清道光年间,这个奇观曾经出现过一次。</p> <p class="ql-block">  风景欣赏了,也该来点美食啦。金马碧鸡坊步行到南强步行街就十分钟路程。</p><p class="ql-block"> 南强街曾经是珠宝、玉器、毡子、木材、竹器等行业的聚集地,随世事流转,又演变成为城市餐饮和娱乐中心,盛极一时。</p> <p class="ql-block"> 街区建筑以清末民初老宅院落为主,区域内有除了具有典型地域历史意义的“一颗印、三坊一照壁、四马推车、四合一天井、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传统民居代表性建筑以外,还有由民国建筑大师李锦佩设计建设的具有西式建筑特色的经典建筑“基督教青年会”。</p> <p class="ql-block">多年前在腾冲喝过这个</p> <p class="ql-block">  找到了xhs上大名鼎鼎的上山喝茶奶茶店,点了人人必点的滇红拿铁。只是觉着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喝。</p> <p class="ql-block">遍布大街小巷的鸡脚店</p> <p class="ql-block">  被称为“百年军校,将军摇篮”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也是二次重游。</p><p class="ql-block"> 讲武堂从创建伊始到1935年停办的26年办学历程中,师生们先后参与了云南辛亥革命、护国起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中国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军事统帅和、军事将领和无数的优秀军事人才,其中就包括新中国的元帅朱德和叶剑英等。</p> <p class="ql-block">  讲武堂始建于1909年,主体建筑物是标志性的中西合璧“走马转角楼”四合院,东南西北四栋楼对称衔接,由走马转角楼通廊连为一体,全长480米的楼中通廊堪称中国之最,在当时首屈一指。 </p> <p class="ql-block">  讲武堂历史博物馆有两个常设展览:“百年军校,将帅摇篮”和“中国远征军”。</p><p class="ql-block"> “百年军校,将帅摇篮”:通过历史实物、图片、模型和文字说明,全面展示了讲武堂与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间的联系,介绍了讲武堂的前世今生、军事教育体系及历史地位,并且讲述了从讲武堂走出去的300余名将帅生平事迹。</p><p class="ql-block"> “中国远征军”:通过历史实物、图片和文字,展示了在中緬印战区,中国军队和云南人民与美英盟军共同携手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正好赶上了下午二点的换岗仪式。换岗表演时间:9:00、10:00、11:00、14:00、15:00、16:00,一天总共六场,在主楼入口岗亭处,时间很短,5分钟左右。</p> <p class="ql-block">  讲武堂的对面就是翠湖公园。在汪曾祺的笔下,翠湖是昆明的眼睛,翠湖湖水清澈碧绿,树木繁茂,景色优美。阮堤和唐堤以及一座座形态各异的桥梁(九曲桥、燕子桥、卫东桥……)把小岛连接起来,成了昆明市中心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一池翠湖水,半部昆明史。翠湖不仅景色秀丽怡人,更是一个文化圈。外围的纪念馆多达二十多处。陆军讲武堂、袁嘉谷故居、王九龄故居、云南大学东陆校区、云南起义纪念馆、朱德故居、闻一多故居……是了解昆明历史文化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黄公东街,独属于昆明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黄公东街以其复古精致的氛围感而出圈,无论是斑驳的光影透过树叶映在黄墙上的画面,还是长椅上随风摇曳的三角梅,都能成为镜头下的绝美风景</p> <p class="ql-block">  昆明老街始建于大理国时代,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现存格局从清代康熙年间云贵总督在此建署开始形成,建筑主要反映民国时期风貌。2005年12月7日,文明街历史街区被命名为“昆明老街”,成为昆明十大名片之一。</p> <p class="ql-block">昆明抗战胜利堂</p> <p class="ql-block">  胜利堂对面就是对月楼,这是当地非常具有特色的建筑。对称的两座楼把街道分成了两半。因外形酷似酒杯,所以也被当地人叫作酒杯楼或纸片楼。这里拍照打卡的人也最多。</p> <p class="ql-block">  昆明老街是有几条街组成,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钱王街。听说它是以清未一品红顶商人“钱王”王炽所命名。也是民国商业,金融的繁华商圈。宛如民国时期的CBD。</p> <p class="ql-block">  云南现存最老的药店—福林堂,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由李玉卿创建,依“杏林妙手,福泽四方”的医训取名为“福林堂”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药店,至今仍保留清朝时期的建筑特色和风格。</p><p class="ql-block"> 福林堂是云南和昆明地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杰出代表,见证了祖国西南边疆地区中医药的发展史,2013年被批为全国第7批重点保护文物。</p> <p class="ql-block">眼花缭乱的美食,不知吃啥好</p> <p class="ql-block">大名鼎鼎的花满楼鲜花饼</p> <p class="ql-block">  官渡古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唐代。那时,它还只是滇池岸边一个名为 “窝洞” 的小渔村,因螺蛳壳堆积如山而被人知晓,是南诏、大理国的王公贵族游览滇池时理想的驻足之地。</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个小渔村的命运在宋代发生了转折。大约在 1180 年至 1190 年间,驻守 “鄯阐” 的演习高生世,常乘舟至窝洞游览,并把船绳系于岸边,于是将其命名为 “官渡”。还设为官渡县治修建城池,从此热闹起来,成为滇池东昆岸重要集镇。</p> <p class="ql-block"> 唐宋时期,官渡古镇凭借优越位置成为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商业繁荣,店铺林立。文化上,随着佛教传入,建起土主庙、法定寺等寺庙,吸引众多信徒与文人墨客。</p><p class="ql-block"> 元代,是官渡古镇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孔子楼在官渡建立起来,这对官渡子弟读书习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这里走出了著名文人王思训。</p> <p class="ql-block">  官渡古镇既是古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誉满滇中的佛教圣地。这里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以及上百间保存完好的“一颗印式”民居,古时有“小云南”之称。文物古迹众多,其中尤以“金刚塔”最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  云子棋院:云南围棋厂于2012年搬迁至官渡古镇后创办,馆内有用黑白云子镶嵌的阴阳太极图,大厅有黑白鹅卵石铺设的棋局地面,还收集展示了各种款式的珍贵云子,可在此了解云子的前世今生,感受围棋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便宜又好吃的眼镜粑粑,又酥又香,排队的人很多,但速度很快。</p> <p class="ql-block">  法定寺融合了宋、清两代的建筑风格,举架高耸,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人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  作为官渡“六寺之首”的妙湛寺,其历史可追溯至元代,始建于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并于1295年完工。妙湛寺原址位于滇池的一部分,因地面下螺壳累积,古称螺峰寺。由于水灾,寺庙于1325年迁至现址。明天顺二年(1458年),云南镇守太监罗圭对妙湛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添了密檐式砖塔和金刚宝座式石塔。</p> <p class="ql-block">  正逢元宵佳节,大雄宝殿内在做法事,香烟袅袅,佛音声声入耳,听得身心沉醉。</p> <p class="ql-block">  妙湛寺建造时主要是由云南剑川的工匠来建造,民间有“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匠到处有 ”的说法,剑川木雕做工精细、用料考究,集明、清各式木雕之精华,非常繁复而精美。</p> <p class="ql-block">  玉兰花绽放于这梵音袅袅之地,它的纯净与寺庙的庄严相得益彰。这喧嚣的世界里,寺庙的玉兰花宛如一颗宁静的星辰,让人在短暂的邂逅中,收获内心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  在寺庙红墙与飞檐的映衬下,玉兰花如同误入凡间的仙子。洁白的花瓣,不沾染一丝尘埃。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为玉兰花披上一层金色的纱衣,更添几分神圣与空灵。</p> <p class="ql-block">  妙湛寺的东、西两座13层密檐实心方形砖塔,东塔保留至今。西塔在清道光十三年地震中破坏后于2001年重建。塔顶装饰有象征吉祥的铜制大鹏金翅鸟,月亮升起时,两塔倒影如同一支巨大毛笔,“笔写苍穹”之景令人称奇。</p> <p class="ql-block">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刚宝座塔,建造于明天顺二年(1457年),是我国现存建造时间最早、历史最悠久的金刚塔。由基座、塔体两大部分组成,基座底部跨空,有东西南北四道券门相通,基座之上五塔耸立,造型独特,雕工精细。</p> <p class="ql-block">  金刚塔全部采用砂石制成,是我国唯一一座全部用砂石砌成的宝塔,重约1350吨。</p> <p class="ql-block">  这座金刚塔十分壮观,位置在古镇广场的正中心,构成了官渡古镇建筑群的核心。</p><p class="ql-block"> 金刚宝座式塔,是从印度传进来的又一种塔形,其基座是一个长方形的石质高台,台上建五座小塔,中央的塔较大,四角上的塔较小,象征着五方佛。</p> <p class="ql-block">  喝茶赏花,听经看古塔,一个悠闲的下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