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修行,无处不道场》——“长江三峡”七日游记

<p class="ql-block">  人生中遭遇的许多事,会随着事态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发生千变万化,有平淡无奇的闲散事,有意外收获的惊喜事,有措手不及的慌张事,有计划不如变化快的突发事……这些事的发生使人产生了跌宕起伏的情绪变化,形成了“酸、甜、苦、辣、咸”的五味生活。比如,这次计划外的“长江三峡”之旅,就是令人开心的欢喜事。</p> <p class="ql-block">  追着阳春三月的尾巴,迎着芳菲四月的春光,由华亭随团出发,从西安坐火车到武汉,坐大巴游览了武汉的黄鹤楼、东湖、户部巷和葛洲坝;坐游轮游览了长江三峡、长江大坝、三峡人家、白帝城、小三峡;到重庆游览了丰都鬼城、洪崖洞、李子坝、重庆人民大礼堂、人民解放纪念碑、瓷器古镇、白公馆、夜晚灯光秀等网红打卡点……七日的旅程以在重庆的一顿热辣火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然后怀揣美好的心情坐动车返回。</p> <p class="ql-block">  武汉,因五年前蔓延整个世界的那场疫情,成为一座“英雄的城市”而闻名遐迩。那些令无数人牵挂的白衣战士的逆行身影,那些令无数人震撼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神速完工,足以使世人记住这座城市。那时,好想来一次武汉之行,亲自走一走长江大桥,亲眼看一看黄鹤楼,亲口尝一尝热干面。这次,终于踏足这座城市,犹如来到梦中的故乡,感觉如此的熟悉,如此的亲切。</p> <p class="ql-block">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轻轻拂过东湖湖面时,游客们已沿着湖边小径欣赏着东湖的美景。小径两边残留的樱花奋力绽放,粉嫩的花瓣仍不失娇艳。晨光中,湖面上泛起层层细腻的波纹,湖边的垂柳摆动着摇曳的身姿,肆意挑逗着湖水。远处的磨山若隐若现,宛若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让人心旷神怡。这片美丽的城中绿洲,成为武汉人休闲放松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登顶黄鹤楼,武汉全景尽收眼底,怪不得三国时期,始建之初的黄鹤楼作为军事瞭望楼,用于屯兵守戍、监视长江敌情,随着三国统一,黄鹤楼军事功能弱化,逐渐成为文人雅士登高赏景、宴饮赋诗的胜地,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还有孟浩然、白居易、王维、刘禹锡、贾岛、李商隐等为黄鹤楼写下的众多诗篇,使其成为“天下江山第一楼”,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可惜,登上黄鹤楼的自己,却是俗人一枚,没有文人墨客的才情,没有才子佳人的雅兴,唯有独自感慨叹息。</p> <p class="ql-block">  户部巷由于靠近长江码头,南来北往的客商和码头工人络绎不绝,逐渐成为武汉最早的“早点一条巷”。在午饭点来到户部巷,眼见各种琳琅满目馋言欲滴的美食,迎着扑鼻而来的香味,胃部蠕动随之二倍提速,肚子也不受控制地“咕咕乱叫”。此时,不知是美食的诱惑力还是真饿了的缘故,脚步怎么也迈不动了。一碗热干面,一份三鲜豆皮,一笼虾仁汤包下肚,就打起了饱嗝,其它美食只能饱饱眼福、流流口水了。户部巷不仅是武汉早点的标志,也是老武汉形象的缩影,民间有“早尝户部巷,宵夜吉庆街”之说。</p> <p class="ql-block">  葛洲坝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葛洲坝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停工和复工,最终于1988年全部竣工,它的建成不仅解决了三峡水电站不稳定水流对其下游航道及宜昌港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还改善了峡谷河道的航行条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葛洲坝由武警守护,火箭兵防卫,游人不能进入,只能站在坝边听导游讲解,拍几张照片完事。</p> <p class="ql-block">  三峡大坝位于宜昌市长江西陵峡河段,始建于1994年,集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为一体 ,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和清洁能源基地。乘坐六层观光电梯,用不到十分钟时间就轻松到达三峡大坝观景台,再沿台阶爬到185坛子岭最佳观景平台向下俯瞰 ,全方位多角度远眺大坝,就如同身临坝顶 ,可以感受到大坝的雄伟壮观。一眼望去,魏巍大坝 ,从江北延伸到江南 ,将整个长江拦腰截断,流经大坝的长江犹如表演场上驯服的“老虎”,失去了勇猛的本性,温顺懒散地缓缓流过。站在至高观景台,贪婪地领略着“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壮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  乘百米“升船电梯”过三峡大坝,亲眼目睹乘坐的游轮,在国家投资五十多亿全球规模最大的“三峡升船机”上,从60多米的长江水位垂直上升到170多米,好似把几千吨的大型游轮装进巨大的电梯,垂直上升一百多米的震撼操作。亲见这样大国重器的高质量精密度工程,不得不让人叹服此项工程设计师、工程师的聪慧过人和国家的强大兴盛!</p> <p class="ql-block">  三峡人家的风景区融合了地质文化、巴文化、楚文化、土家文化、峡江码头文化和抗战军事文化,景区的“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帆船迎风而立,溪水碧波荡漾,林木苍翠欲滴,斑驳沧桑的龙溪桥横跨其上,几只小渔船静静地泊在桥下,“龙溪桥下春波绿,惊鸿照影来”,如梦似幻,令人如痴如醉。世世代代生息于峡江的三峡人,以一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执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和劳动习惯 ,这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渔民的家了。许多三峡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船上,常年以打鱼为生,在水上流动 ,和风浪搏击,与渔船为伴,形成了“水上人家” ,延续着这种古老的渔文化。</p> <p class="ql-block">  长江三峡,游轮缓缓驶离大坝,正式驶入长江三峡的奇妙世界。坐在六层高的豪华游轮行驶在江面上,感觉比坐在火车或动车上还要平稳。江水在峡谷中缓慢奔流,两岸连山,一碧千里,山峰入剑,只插云霄,目睹到了瞿塘峡的雄奇、巫峡的幽深和西陵峡的险峻,传说中的巫山神女峰、悬棺尽收眼中,站在甲板上,望着如诗如画的景色,仿佛置身于古代文人的诗篇和画卷中,感受着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除了主巷道上的三峡,还游览了小三峡,小三峡的山更秀,水更清,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听导游讲,在小三峡的尽头,隐藏着一座古老而宁静的古镇——大昌古镇,可惜行程中没安排走访,只好留下遗憾。长江三峡不仅是一处自然奇观,更是一段承载着厚重历史和文化旅程,在这里,见证了人类智慧和自然力量的完美结合,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上学时,对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背诵的滚瓜烂熟,这次踏足书本中的白帝城,看到白帝庙古柏虬枝盘结,恍惚间与杜甫的“翠柏苦犹食”相重叠;驻足托孤堂前,耳畔仿佛萦绕着刘备临终前沙哑的嘱托;展柜里陈列的“竹叶牌”残片,竟暗藏“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的诗句;石碑上的一句“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诗句,道尽了人生的真谛;那些镌刻着历代诗文的石碑,此刻都成了与古人对话的信笺……归舟启锚时回望白帝城,仿闻瞿塘峡的猿啼穿越千年仍在山涧回荡,江水冲刷着两岸褐红岩壁,将李白的轻舟、杜甫的孤舟、刘禹锡的沉舟都酝酿成了琥珀色的文化记忆,在历史长河里凝成永不褪色的文化胎记!</p> <p class="ql-block">  重庆是一座山城和江城,嘉陵江穿城而过,建筑群依山沿江而建,许多景点都是人文景观,加之巧遇清明小长假,旅游的人多车堵,在重庆几乎都是打卡式游玩儿,就是到景点拍几张照,看几眼就走人,摇曳生姿的灯光秀也是车览一圈。</p> <p class="ql-block">  丰都鬼城,以融合儒、道、佛文化的“阴曹地府”人文景观为核心,景区内建筑与传说结合了道教“阴曹地府”、佛教“阎罗王”体系以及儒家生死观,形成独特的鬼神文化体系,包括奈何桥、鬼门关、黄泉路、望乡台、天子殿、十八层地狱等模拟阴间场景的建筑;洪崖洞,不仅是重庆独特的文化符号,更是无数游客心中的旅游胜地,以其独特的吊脚楼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体验,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李子坝是重庆的网红地标,以“轻轨穿楼”奇观而出名,其实就是重庆的轨道交通2号线,奇就奇在李子坝站是国内首座与商住楼共建的高架车站,轻轨从6-8层穿楼而过,形成魔幻的视觉奇观,而成为网红打卡点;重庆人民礼堂跟北京的天坛可以媲美;人民解放纪念碑是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位于重庆市商业步行街中心地带;瓷器古镇就是完全商业化的小吃街和购物点;白公馆可以说是革命烈士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跟团旅游不购物等于没有旅游,来重庆不吃火锅等于没来重庆。重庆的购物点是本次旅游的唯一一个购物点,那就给小孙子请一个朱砂平安扣吧,希望它能护佑小孙子平安健康的成长!吃了重庆劲爆火辣的正宗火锅,才知道之前吃过的火锅就是水煮的麻辣烫,这可能就是对“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最好见证!</p> <p class="ql-block">  人生实苦,唯有自渡。人生的自渡,往往藏匿于每一次短暂的出游之中。在短暂的旅途中,仿佛对心灵进行了一场全面的洗礼,更是给心灵提供了一次养分的补给。那些美丽的风景,那些同游的旅伴,让人在烦杂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快乐,找到重新出发的动力与源泉。短暂的离开后,会更加珍视回归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旅行的脚步虽停,但心中的旅程仍在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