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近百年历史,为纪念孙中山而建,园内亭台楼阁,拱桥碧水,风景如画

锡洪

<p class="ql-block">清明节,传统的扫墓祭奠、缅怀先祖的节日,同时也是踏青郊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p><p class="ql-block">今天,春雨绵绵,正是春日典型天气,我们相伴游览佛山中山公园。</p><p class="ql-block">本辑《美篇》背景音乐,借用“烟花三月下扬州”,寓意春日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佛山中山公园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东北部汾江河畔,是一个集宣传、展览、科普、娱乐、饮食、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始建于1930年,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成的。</p><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内分南门广场区、历史文化区、老年活动区、草坪区、湖区、儿童游乐区、动物观赏区、观赏休憩区等九大景区,各景区疏落有致,情景交融。</p> <p class="ql-block">建园初期仅0.5公顷。后经不断扩建和改建,现该园占地32公顷(其中水面10.8公顷,绿地21.2公顷),形成了以广阔水景和丰富绿化为特色的园林景观。</p> <p class="ql-block">红棉盛放,代表春天万物生长,寓意人间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园内有多棵数百年树龄的珍稀古樟树。</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以前,中山公园秀丽湖是一片洼地。1959年1月28日,继整治“龙须沟”后,佛山发扬爱国卫生运动精神,再次动员全市人民将中山公园的一片洼地改造成人工湖。为了修建这个人工湖,全佛山人几乎都出动了,各街道、工厂等单位抽调人手,轮流上阵。时任市委书记罗汝澄和副市长王灿也亲自到工地上挑土。当年为修建这个面积达100亩的人工湖,全市13万5千人义务劳动,不计报酬,仅花了7个月的时间,一片洼地就变身为景色秀丽的景观。人工湖修好后,为纪念当时扑灭火灾而英勇牺牲的青年女工向秀丽,取名为“秀丽湖”。</p> <p class="ql-block">十一孔桥坐落于中山公园的秀丽湖上,属道路交通设施,砖砌体结构。孔桥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距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桥身左右对称,有十一个乳径渐变的桥拱,比例均衡。整座桥体用红砖砌成,桥拱为砖拱券。桥面栏杆用红砖砌感,望柱和栏板局部区域用水磨石抹面,栏板外侧有灰塑装饰图案。桥前有一对石狮子。十一孔桥基本保持历史风貌,占地面积171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群英阁始建于1959年,与秀丽湖的开挖同年‌。群英阁最初作为公园内最大的仿古建筑,主要用于展览。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群英阁被改造成茶楼,因其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饮食文化,迅速成为佛山街坊们的热门去处。许多老街坊回忆起当时群英阁的盛况,清晨六七点就有市民守在门口等待开业,场面颇为热闹‌。</p> <p class="ql-block">竹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