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杭州富阳鹳山公园

刘超英

<p class="ql-block">  人间四月天,正是春光最盛之时。2025年4月2日,我们沐浴在温暖的春日阳光下,乘车前往杭州富阳的鹳山公园游览。这座公园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底蕴,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鹳山公园坐落于富阳城区东部的富春江北岸,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顶皇冠之上,是其中的核心景点之一,被誉为“华东文化名山”。</p> <p class="ql-block">  进入鹳山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庄重的山门。它不仅标志着旅程的开始,也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山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沿着山路前行,不久便来到了邀月亭。亭内凉风习习,四周景色宜人,仿佛邀请着明月共赏这人间胜景。</p> <p class="ql-block">  继续漫步,观鱼池静卧在绿树丛中,池水清澈见底,鱼儿悠然游弋,为游人增添了几分闲适与乐趣。</p> <p class="ql-block">  大学士牌坊建于清嘉庆六年,这座庄严的牌坊是为了纪念董邦达和董浩这对父子宰相而建。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也承载着人们对先贤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  董公祠是为了纪念清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宰相董邦达和董浩父子而建。祠内庄严肃穆,仿佛能感受到两位先贤的智慧与风采。</p> <p class="ql-block">  春江第一廊蜿蜒曲折,廊柱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漫步其间,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诗意盎然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滨江游步道沿着富春江畔延伸,沿途风景如画,江水潺潺,山峦叠翠,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站在鹳山之巅,美丽的富春江景色尽收眼底。江水如练,山色如黛,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  鹳山东门渡口码头位于富春江富阳段,具体在鹳山、中沙之间。早在宋代,这里就有民间自备船只在此渡江的记载。如今,这里依然是人们欣赏江景、感受历史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澄江亭坐落于鹳山矶头,依山傍水,伫立江边。亭名取自南朝诗人谢朓的诗句“澄江静如练”,寓意江水清澈如练。历代文人墨客如李白、白居易、苏东坡、郁达夫、郭沫若、沙孟海等都曾在此游览并留下墨宝,为这座亭子增添了无尽的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  严子陵垂钓处依山临水,石矶伸入江心,江水在此回旋成潭,鱼儿聚集,是垂钓的绝佳之地。东侧巨石上镌刻的“登云钓月”四字,是苏东坡游历此地所留下的珍贵墨迹,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远眺横跨富春江的富阳大桥,雄伟壮观,宛如一道彩虹连接着两岸,为这片山水增添了一份现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  龟川阁高耸于山巅,登阁远望,富春江美景尽收眼底。江水波光粼粼,山峦起伏连绵,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鹳山古驿道蜿蜒于山林之间,古道沧桑,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漫步其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先人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春江第一楼是鹳山的标志性建筑。原为木结构三层式楼阁,清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战火,后于清同治年间重建,1964年改建为两层钢混结构。楼阁巍峨壮丽,古人称之为“前楼如画俯山根”。郁曼陀、郁达夫兄弟分别题诗《暑假归省题春江第一楼壁》《春江第一楼席上作》,为这座楼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参天古树矗立于山间,枝繁叶茂,苍翠欲滴,仿佛是大自然的守护者,见证着鹳山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富阳历史馆位于鹳山公园内,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资料,展示了富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p> <p class="ql-block">  揽胜亭位于山顶,登高远眺,富春江美景尽收眼中。亭内凉风习习,是游人休憩赏景的理想之地。</p> <p class="ql-block">  连理古树相依相偎,枝叶交错,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  鹳山“双烈园”位于鹳山东麓,为纪念郁曼陀、郁达夫两位烈士而建,由松筠别墅、双烈亭及郁曼陀血衣冢三部分组成。这里不仅是缅怀先烈的地方,更是激励后人奋发图强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  松筠别墅原是郁曼陀奉养老母的地方,民国初年,黎元洪赠郁母“节比松筠”匾额,郁曼陀因此命名其居为“松筠别墅”。如今,松筠别墅已被辟为“郁曼陀、郁达夫烈士事迹陈列室”,向世人展示两位烈士的英勇事迹。</p> <p class="ql-block">  双烈亭是为了纪念郁达夫和郁曼陀两位烈士而建,亭额上的“双松挺秀”四字由沈雁冰书写,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敬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  双烈亭亭中一面粉墙嵌有碑石二块,上刻郁曼陀、郁达夫烈士半身单线图像,由叶浅予构图;下刻小传,由黄苗子书写。亭中立有诗碑,上刻郭沫若七绝一首,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烈士的崇敬与怀念。</p> <p class="ql-block">  郁曼陀血衣冢是安葬郁曼陀烈士血衣的地方。血衣冢初建于1947年,1996年重建,成为人们缅怀烈士、铭记历史的重要场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