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追忆我的母亲

梦遐

<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细雨绵绵,总让人想起那些已经远去的亲人。失去母亲已经十七年了,但每当回忆起她生前的点点滴滴,我依然会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母亲是一个性格乐观、随和、善良且乐于助人的人,她对我的影响最为深远。我的性格与母亲非常相似,她的乐观、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一直让我敬佩,她的随和、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深深印刻在我的心里,滋养着我。我的许多优秀品质都源自母亲的馈赠,因此,每当想起母亲,我的心里总是充满温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母亲的一生充满了辛酸和坎坷。她结婚时,父亲兄弟姊妹共有七人,父亲是家里的老大,当时最小的五叔只有七八岁,而爷爷家在村里是最穷的。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短短三年内奶奶、爷爷和四叔相继去世,这对这个贫穷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那时除了大姑已经结婚外,其他几个兄弟姐妹都还未婚。父亲是一个老实没有主见的人,家庭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母亲的肩上。当时,几个叔叔和姑姑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因家庭贫困,他们的婚事成了大难题。母亲想尽一切办法张罗着他们的婚事,并操持着让他们一个个成家立业。当最小的五叔成为倒插门女婿嫁到别人家时,结婚那天母亲哭了,哭她自己太无能。其实,五叔一直非常感激母亲,结婚后他的生活越过越红火。母亲生病后,五叔给我们家的救济最多,每次母亲住院他都要给很多钱,他说他一直非常感谢他的嫂娘。母亲去世时,五叔哭得非常伤心,如果天堂里的母亲真的能够感知,她一定会感到欣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上初三的时候,母亲患上了心脏病,心脏病是不宜太劳累的,但当时我们姐弟四人都还小,都在上学,父母都是比较开明的人,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学业,没有让我们任何人辍学。然而,一家六口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父母的身上,特别是我和大弟在外上学的那几年,是我们家最苦的几年,也是母亲最操劳的几年。每到农忙,母亲就像健康人一样,每天带着病痛和父亲一起下地干活,也就是那几年,母亲住院的次数最多。现在想想,如果母亲不是那么劳累,或许她不会走的那么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参加工作后,本以为拿工资了能帮助家里,但参加工作后的前几年单位发不上工资,除了母亲的医疗费能帮到外,在经济上并没有给家里分担多少。现在想来真是愧对父母,但母亲对我和老公非常满意,这也是我最惭愧的。父母对孩子并没有太多的要求,只一点点她们就满足了。母亲把我们姐弟四人一个个操持着结婚后,父母本可以安度晚年了,但母亲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时间久了,我们对母亲的病习以为常了,各人有了家庭以后,对母亲的关心就更少了。母亲又是一个要强的人,不愿打扰我们,听父亲说,母亲晚上不能平卧着睡觉,常整夜整夜地坐着睡,即使这样,我们问她哪里不舒服,她也只是敷衍我们,让我们不要担心。母亲最后的几年一年要住几次院,每次都是父亲看母亲实在撑不下去了才通知我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一次次住院,身体却一次不如一次。清楚地记得母亲最后一次住院,我看她指甲长了,想要给她剪指甲,她不让剪,说留着指甲好回家剥花生。当时我几乎要哭出声来,母亲是多想活着啊,即使一直被病痛折磨着,她还是不想离开我们。但最终我们没有救活母亲,在2008年的最后一天,母亲撒手而去,我悲痛欲绝,我知道母亲是多么想过完属于她的最后一个春节啊!在母亲临走前的晚上,她还问我三婶明天是什么日子,三婶告诉她:“明天是三十了,过了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我们也一直以为娘能挺过初一的,但母亲最终没有逃过命运的安排,她是带着遗憾走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操劳了一生,被病痛折磨了30多年,母亲的一生太苦了,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安葬母亲的那一刻,我心里默默的对母亲说,“娘啊,你解脱了,安息吧,愿天堂里没有病痛,愿你永远幸福快乐!”</p><p class="ql-block">失去亲人最痛苦的不是失去的那一刻,而是日后想起她的每一刻,17年了多少次想提笔写写母亲,但每次提起笔,就会情不自禁,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感恩圣贤智慧的指引,让我在这个清明节以不一样的方式祭奠我的母亲,让我有了一次和母亲深度链接的机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