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天下班在车棚里推车时遇见一位年轻同事,她对我吐槽:现在的学生很不好管,不写作业,上课听课不认真,小声说话,传递纸条等等。她才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遇到的问题多,她问我咋处理这些学生,我笑笑:你没看网上那些专家经常说,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对学生的成长要让自己先静下来,学会观察,懂得欣赏。她还是很急躁:张老师,静不下来呀,看到学生不听话,惹事,我就急得不行,恨铁不成钢呀,特别是那些家境一般的留守儿童,看到他们不争气,就想揍他们。</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候,都是热血沸腾,对工作一丝不苟,眼里揉不了沙子,回忆起我当初工作的时候,也是如此,对学生要求特别严,不能允许任何人不好好学习,哪怕他们出一点错,就揪住不放,苦口婆心,三番五次劝说,批评,直到他们认错,改正为止。作为老师,自己特别执着,现在回头想一想,当初自己给别人的印象肯定是特别轴,一根筋,死脑子,给学生的印象肯定是特别啰嗦,特烦人。每天进班就开始对学生进行碎碎念,不能允许学生犯错,更不能允许学生成绩退步,不能饶恕自己所教的学科成绩比人差,那时候工作特别累,没有任何爱好,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两眼就盯着学生,同事私下里都叫我拼命三郎,虽然取得一些不错的成绩,但也或多或少给某些孩子带去一些伤痛。</p><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放生,就是放过自己。不要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不要和现实过不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年轻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也绝对做不到放过学生,放过自己。</p> <p class="ql-block">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随着对教育的理解,更是随着阅历的增加,对学生,对工作有了不一样的情愫,作为中小学生,犯错很正常,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不写作业,或许是作业难,不会写,作业量大,写不完,或许学生有别的事情耽误了,总之,自己能设身处地替孩子想,能换位思考,有了共情。对孩子的犯错,不是原则问题,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原谅,对于学生的成绩,也看开了很多,不再要求人人都有好成绩,不再逼着学生人人都得考上好高中,让树成树,花成花,和学生成了忘年交,和家长也成了朋友,对于别人的看法,释然了,不再让别人定义自己,对于工作,过程追求尽力而为,结果任其顺其自然。</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一是一二是二,非黑即白,现在能够允许有第三种颜色,不是自己老了,失去了原则,而是学会放过别人,放过自己,允许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p> <p class="ql-block">佛说:一个人若肯放过自己,放下偏执,还会有什么接受不了的呢?因为没有牵绊就不会有担忧,而没有担忧就不会心生烦恼。因为世间一切有形之事物,不管是成还是败,都只是为了让我们得到更好的修行,当你放下所有,便能放过自己,长期以往,便能在一次次的偏执中得到自我救赎。</p><p class="ql-block">这说明,放下计较才能宽以待人,而不再计较看似是对他人的善待,实则是对自己的宽容,更是一种真正的释怀,也是对心灵的一种滋养。《道德经》中也写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世间再平坦之路,也会有不平之处。与其追求盈满状态,不如学会适可而止。毕竟一味的追求锐利之态,其实无法长久保存,甚至可能伤人伤己。就像太过锋利的剑,虽然能做到吹毛断发的地步,但它也容易卷刃。</p><p class="ql-block">所以,凡事要记得留有余地,不管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不要太过极端,而是要懂得适时放过自己,也要懂得理解自己的不足,对于无可奈何之事,更要学会与自己达成和解,唯有如此,这一生的修行才会少些坎坷,未来的路才会多些顺遂。</p> <p class="ql-block">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放生,就是放过自己,别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给自己的心一个假期,放下疲惫,放过自己,让心灵在宁静中得到滋养。</p><p class="ql-block"> 当你学会放过自己时,你会发现内心的伤痛会慢慢愈合,快乐也会重新回到身边。</p><p class="ql-block">放过自己,是对自己最好的温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