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电影剧本《传家宝风波》故事大纲(修改稿)编剧:张义堂 张南老金头夫妇都已经七十余岁,但三个子女都互相推诿,不赡养老人,不对两们老人尽养老义务。夜里下雨,老金头老病复发,剧烈地咳嗽,老金妻一个人冒雨去找村医,半路摔倒在泥水里,苦不堪言。次日清晨,为给老金头治病,老金妻去向二儿子二贵要钱,二贵拿出了二百块钱,却被其妻子杏芳一把抢了去,脸上还重重地挨了一巴掌。没办法,老金妻只得坐上同村虎子的农用车赶去县城,去找大儿子大福要钱。大福的儿子大伟考上了大学,五万元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妻子春兰与他整日吵嘴埋怨。大福与岳父母一起住,三代五口人挤在两居室里,很是挤巴。春兰推着小食车回家,看见婆婆来了,进门就摔摔打打的。老金妻只好伤心地离去,被虎子开着农用车拉着去了邻村的女儿全英家里。全英要给母亲一点钱,却遭到丈夫李泉的反对,说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赡养老人是儿子的事,老金妻只得难过地离去。天黑了,饿了一天的老金妻昏倒在自家的门前。鉴于老金头家发生的事情,村支部专门开了个会,村支书洪成告诉大家:“习主席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就是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而乡村振兴,首先需要解决好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于是,他决定把老金头先送去县城医院治病。老金头住进了医院,女儿全英在病床前伺候着。春兰和杏芳两妯娌竟在医院的大院里为了支付老人的住院费而撕打了起来,洪成只得自己掏钱把老金头的住院费交上了。杏芳回了村后,竟用偷配好的钥匙开了老金头家的大门,在婆婆的房里到处去找钱,却被不明就里赶到的秀芹差点一棍子打昏了过去。老金头病好出院回了家,老两口便商议着去县城收废品去卖。他们推着一辆三轮车来到了县城大街。这天,老金头在县城的一家收了一些陈旧书籍,在收购站刚要过秤卖出时,洪成却赶来了,他认为老金头夫妻年已七旬,收卖废品太辛苦,不让他们干了,要他们回家。其实,洪成早已有了主意,回到老金头家后,他便从废品中找出了一份陈旧的文书,偷偷地放进老金头家一只柜子里,然后守着两位老人,再把它拿出来,说:这不是你们家的传家宝吗?是明太祖当年褒奖一个孝妇的“圣旨”,是很值钱的,不知是你们祖上哪一代的,可要绝对保密啊!老金头夫妻人已老了,也记不清家里是否真有这件“传家宝”,懵懵懂懂的,便任由洪成去安排。次日,洪成便找来了一位大学的陈教授,陈教授仔细地看了那张纸后,大吃一惊,称这是当年明太祖朱元璋颁发的“大孝如天”的“圣旨”呢,是褒奖一个孝妇的。六百多年了,可是价值连城啊,要好好保存的。陈教授走了后,一个姓乔的文物贩子找上门,要花八百万元买去,却被老金头拒绝了,他要把这件传家宝再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此事四外八乡的人都知道了,大家纷纷地惊异。二贵夫妻认为有了这件“传家”,自家的银行贷款就可以轻松地还上了,还可买辆大货车去致富呢。大福夫妻认为有了这件“传家宝”,儿子上大学的学费就有了,还能买套大房子去住呢。李泉更欣喜若狂,认为“传家宝”自家也应该有一份。于是,二贵夫妻跑到父亲家里,给两个老人大鱼大肉的做好吃的。大福、春兰来到金楼村,给爹娘各买了一套新衣服。李泉则给岳母买了金戒指、银耳环,还打了盆热水给老金头洗脚搓背,三个儿女争相地孝顺老人,老金头夫妇过上了皇帝般的生活。大家怂恿着两位老人把那道“圣旨”拿出来,但老金头要他们去找村里。于是,大福兄妹便一齐赶到村委会里,要求三家依法继承“传家宝”。村书记洪成便提出,要继承“传家宝”,首先把赡养老人的事情处理好,兄妹三人满口答应。在洪成、秀芹等村干部的主持、见证下,兄妹三人共同签订了一份“赡养协议”,对如何赡养两位老人都有了明确的分工和安排。于是,老金头便郑重地拿出了那份“传家宝”——明太祖的“圣旨”。洪成用药水在“圣旨”上抹一下,竟是一份书写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兄妹几个大吃一惊,目瞪口呆,什么话也说不上来。洪成严肃地告诫他们:“习主席说过:‘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这,就是我们的传家宝!”兄妹几个听了,泪光晶莹,一齐向父母跪下了。老金头夫妇笑了,笑声直冲云霄……[全剧终](原创作品,版权所有,侵权必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