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少年游两首(代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其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闽都阅尽世繁华,榕树竞豪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烟台山下,塔亭路上,耄耋始还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田螺坑里方圆妙,鼓浪飞晚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光亮烹茶,泉源来聚,此际泪流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其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洪都故郡故人来,八大把门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滕王高阁,海昏故里,吟赏上瑶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汪山土库今犹在,何处觅英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炉忆品糕,临江叙旧,此际尽抒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涂小榕</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50404</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和山下</div> <h5>2025年3月18日,光亮伉俪陪同我们来到原塔亭医院旧址,在旧楼前留影,圆了我寻访出生处的夙梦。</h5><h5>八十春秋驹过隙 满头华发才复回 塔亭记忆传家父 洒水送花祝福来 </h5> <h5>塔亭医院,始建于 1866 年,前身为英国皇家海军、英国领事馆合办的 “海港医馆”,1887 年易名为 “塔亭医院”。</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2025年3月17日,我们来到福州寻根,光亮打前站,泉源专程飞来相聚,令人动容。</h5><h5>闻道恩师欲访榕 这边忙煞光亮兄 寻踪踏勘亲为力 一亱乡思两地同 </h5><h5>为伴故人故地游 烟花三月飞福州 师生同学相逢处 执手欢言热泪流</h5> <h5>烟台山,南望五虎,北眺三山,具有“苍山烟霞、高丘低江”的景色,至今还保留着百年前的山地街巷、西洋建筑和园林古迹。</h5> <h5>下得烟台山,漫步解放桥,欣赏闽江风光及中洲岛西式建筑。</h5> <h5>过了闽江,迤逦来到素有闽商发祥地之称的上下杭,国家AAAA景区,内有福州市非遗馆、古田会馆、永德会馆、张真君祖殿、尚书庙等。</h5> <h5>蹀躞来游上下杭 福州两字嵌中央 三通桥下清波绿 乐见闽商永盛昌 <br></h5> <h5>三通桥下巷深深 菩萨真君合十吟 更著文龙尚书令 履仁蹈义救民心 <br></h5> <h5>童心未泯,牵手乐逗红衣女</h5> <h5>道佛相通,(张)真君祖殿拜观音</h5> <h5>2025年3月18日下午,随光亮拜访福建浙江大学校友会,几代校友相谈甚欢。</h5> <h5>2025年3月18日下午,游览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图为名闻遐迩的网红心形树</h5> <h5>林觉民冰心故居,此屋先为林氏旧居,后为谢家所得,冰心在此度过少女岁月。一屋两名人,实为罕见。林觉民是广州起义烈士。</h5> <h5>福州林则徐纪念馆,前身为林文忠公祠,是“福州古厝”的典型代表。</h5><h5>无畏无私何所惧 爱民爱国记心田 火烧鸦片书佳话 苟利岂因万代传 </h5> <h5>严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翰墨馆从收藏一份信札到传承办学理念复活了严复。</h5> <h5>三坊,即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即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h5> <h5>文儒衣锦光禄坊 吉庇安民佑塔黄 严复觉民葆桢业 冰心一片玉壶光 <br></h5> <h5>街边有一巨型铜印,边长100厘米,重达1吨,印文为陈衍名句: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h5> <h5>2025年3月19日,我们参观了马尾昭忠祠(马江海战纪念馆),瞻仰了民族英雄,祭奠了为保卫祖国海疆而牺牲的官兵。</h5> <h5>光绪十年建的“马江诸战士埋骨之处”,并立碑纪念,墓地后山岩上刻有“蒋山青处”四个大字。</h5> <h5>蒋山有幸埋忠骨 长使游人泪满襟 甲午甲申永难忘 从今不怕列强侵 </h5> <h5>告别将士忠魂,我们沿着闽江游览了马尾船政文化主题公园,开阔的闽江江面曾是当年中法马江海战的古战场。</h5> <h5>我们在广场雕塑前合影留念,并参观了船政文化博物馆,其前身是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h5> <h5>船政文化公园,又称罗星塔公园,罗星塔,始建于南宋,是中国古代最早被国际公认的航海塔,被誉为“中国塔”。</h5> <h5>2025年3月20日,参观南靖长教村200多岁的和贵楼,为内通廊式方楼。</h5><h5>方楼之最和贵楼 进士旗杆独立遒 巨厚围墙保家宅 夏凉冬暖乐悠悠 </h5> <h5>长教村百年大榕树比比皆是,树龄最高达七百多年。</h5> <h5>榕树下,游人如织,争相留影。</h5> <h5>耄耋老翁,与百岁榕树合影</h5> 夕阳余晖,穿过大树,洒下一地金黄 兴高采烈,脚踏碇步,挥手而来。 <h5>怀远楼,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内通廊式圆楼。</h5> <h5>入夜,云水谣景区灯光灿烂,倒影妩媚,激光飞舞,令人如醉如痴。</h5><h5>碧云秋水竞妖娆 古老围楼涌客潮 更喜夜来灯火闹 激光飞舞谱新謠 <br></h5> <h5>云水谣,原名长教村,南靖县古村落,因电影《云水谣》在此拍摄而得名,石碑上有编剧张克辉亲笔题名。景区内有和贵、怀远、德庆、翠美等土楼。</h5> <h5>德昌楼,位于南靖上田治村五更寮,外墙仍有文革时四个伟大的遗存,还有“普及大寨县”的字样。</h5> <h5>德昌楼,正门对联曰:风调雨顺喜饮丰收酒,国富民强欢唱幸福歌。</h5> <h5>田螺坑土楼群,南靖土楼最经典的景观,始建于清康熙元年,前后造了300多年,最终才形成了现在的一方、三圆、一椭圆的“四菜一汤”格局,也有“下看一朵花,上看布达拉“说法。</h5> <h5><span style="color: inherit;">圆圆黑黑惊老美 还疑导弹深谷藏 </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田螺坑里炊烟袅 不见飞天火箭光 </span></h5><h5>人道上观一朵花 又云下看布达拉 山村骤现方圆美 一菜四汤个个夸 </h5> <h5>裕昌楼,始建于明初(1368年),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外观并无二致,内部却呈东歪西斜状,至今并无倒塌之虞,堪比意大利比萨斜塔。</h5> <h5>德远堂,全国文保单位,位于南靖塔下村,始建于明末清初,清乾隆时重修,23根高10多米的石龙旗杆分列半月池塘两边。</h5><h5>山川形胜毓侨村 徳远龙旗塔下魂 峡谷清溪流不息 名人辈出话遗存 </h5> <h5>承启楼,世界遗产,位于永定高北村,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年),有圆楼王之美称。</h5> <h5>承启楼,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h5> <h5>兴来永定土楼王 曾住千人共热凉 内外四圈屋连屋 观音菩萨坐中央 </h5> <h5>盛情难却,来个PS的全景照,美其名曰“不虚此行”。</h5> <h5>侨福楼,位于永定高北村,毗邻承启楼,始建于1962年,最年轻的土楼之一,为楼主的海外兄弟筹资而建。</h5> <h5>侨福楼,又有博士楼之美誉,因为从这座土楼里走出了11个博士。</h5> <h5>2025年3月22日,开启厦门之旅,第一站是外观厦门大学。</h5> <h5>接着,来游与厦大一步之遥的南普陀寺,真是其貌不扬,虽小却精,香客摩肩接踵,香火缭绕不绝,大有东海普陀山之盛况。</h5> <h5>南普陀寺,千年古刹,始建于唐朝末年,供奉观世音菩萨,是厦门最负盛名的庙宇,民间更有“一年走南普,三年免受苦”的传说。</h5> <h5></h5><h5></h5><h5>2025年3月23日,泉源特意来补拍南普陀寺全景,果然气势不凡,愈见雄伟壮观。 <span style="font-size: 17px;"><br></span></h5><h5>五老峰连南普陀 大悲殿内信徒多 观音菩萨高高坐 手舞杨枝渡劫波 </h5> <h5>2025年3月22日下午,我们渡海来游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南宋时名为“五龙屿”,明朝时改称“鼓浪屿”。岛西南方有一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声似擂鼓而得名。</h5> <h5>鼓浪屿,有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称,图为网红转角处,因台剧《转角遇到爱》在此取景,据说少男少女一定要去一次这个最美转角,因为在这里转角,也许会遇上真爱。</h5> <h5>美国领事馆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鼓浪屿最美建筑之一。</h5> <h5>侨乡鼓浪楼房美 色彩外观气韵佳 更著名花长相伴 游人如织尽舒怀 <br></h5> <h5>绿树、红楼在夕阳余晖中显得那么恬静安宁,诗意盎然。</h5> <h5>隔海眺望厦门岛,人民海军的军舰和潜艇依稀可辨。</h5> <h5>2025年3月22日上午,游览胡里山炮台,全国文保单位,图为世界现存最大德国造克虏伯大炮,口径28厘米,重达87吨。</h5><h5>昔日炮台卫海空 如今盛世太平隆 山头歌舞翩翩起 谈笑风生耄耋翁 </h5> <h5>扎根沃土发中央 冠盖高高接四方 藤蔓轻盈来拂面 满城榕树任徜徉 </h5> <h5>小憩榕树下,尽享浓荫带来的清凉世界。</h5> <h5>胡里山头大树高 浓荫蔽日冠盖豪 须根垂下千千万 独木成林自傲骄</h5> <h5>鹭岛黄金海岸,细腻柔软的沙滩,吸引了全球的游客来此打卡。</h5> <h5>曾厝垵,有着闽南原生态自然之村的美名,图为村内拥湖宫,为曾家开山祖庙,始建于元代,供奉保生大帝和妈祖林默娘。</h5> <h5>南薰楼,位于集美中学内, 楼名取自虞舜时南风诗: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氏之愠兮。 昭示了陈嘉庚一生兴学造就后代的心愿。 </h5> <h5>集美学村,其嘉庚式建筑风格,十分别致,俗称“穿西装,戴斗笠”。 </h5><h5>华侨旗帜耀中华 民族英雄世代夸 集美学村注心血 一生重教爱无涯 </h5> <h5>月光环,玻璃雕塑,厦门园博苑标志性建筑,白天静卧,夜来灯光下,绚烂梦幻,令人遐想万千,正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h5> <h5>2025年3月24日,我们一行四人,应怀南、学英伉俪之约,来到南昌,老同学耀金也前来相聚,闲话家常,柴米油盐不时传出发乎内心的笑声。</h5> <h5><span style="color: inherit;">师生校友同窗会 柴米油盐校友来 昔日情思似泉涌 欢声笑语乐开怀</span></h5> <h5>几十年未见,再相逢时,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语。</h5> <h5>怀南来下榻的酒店看望老师和同学</h5> <h5>2025年3月25日上午,怀南亲自驾车前往南昌新建,参观国家一级博物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h5> <h5>长安称帝昌邑王 又贬海昏下豫章 唯愿偏安无所事 但求百姓粮满仓 </h5> <h5> 编钟简牍刘贺章 麟趾马蹄金满堂 玉壁铜鋗三脚鼎 琉璃宝席说辉煌 </h5> <h5>左:青铜博山炉,焚香器具,因造型像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div>右:凤鸟纹青铜提梁㔽,应为海昏侯刘贺收藏的古玩</div></h5> <h5>左:青铜釭灯,由器座、托盘、灯罩和烟管组成,利用虹吸原理制成</h5><h5>右:青铜雁鱼灯,刘贺墓北回廊出土</h5> <h5> 金饼,刘贺墓出土金饼385枚,每枚重250克(汉制1斤),成色超过百分之九十九。</h5> <h5>刘贺墓出土马蹄金48件,麟趾金25件,据传是汉武帝用来奖赏有功之臣而铸就。</h5> <h5>2025年3月25日下午,参观位于新建汪山岗的汪山土库,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当地赣语把大型青砖瓦房称为“土库”。</h5> <h5>土库前有月牙塘和旗杆场,旧时家里有人考中举人、进士或入仕为官,都会竖起旗杆,旗杆上立有金鸡,以示表彰,并激励后人好好读书。</h5> <h5>汪山土库以赣派建筑与清朝宫廷建筑相结合,共有青砖瓦房25栋,1443间房,有通风、采光井572个,最繁华时曾住1000多人。</h5> <h5>程氏家族人才辈出,清朝时,从嘉庆五年至宣统二年的100多年间,出了21举人7进士,100多各部、省官员,成就了“一门三督抚,五里六翰林”的辉煌历史。</h5> <h5>林则徐撰书对联:湖山意气归词苑,兄弟文章入选楼</h5><h5>正说一门三督抚 又闻五里六翰林 懋兄名讳曾添土 乐乐回言正可心 </h5> <h5>学养堂对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岂可言而不作</h5><h5> 立世百年流芳百代谁堪著以成文</h5> <h5>炉忆家宴,点菜转盘前,箩里挑花,越挑越花。</h5> <h5>玉叶琼枝一树高 红黄蓝紫更妖娆 才疑花果山来客 即享甜香糯米糕 <br></h5> <h5>以茶代酒,共同举杯,祝愿幸福安康。</h5> <h5>一声咔嚓,美丽人生,尽入手机镜头。</h5> <h5>一张圆桌,美好晚年,定能圆圆满满。</h5> <h5>开怀咧嘴,声如洪钟,耄耋返老还童。</h5> <h5>2025年3月26日,参观八大山人纪念馆,位于南昌梅湖景区内,前身为清代书画大师八大山人的故居,馆内收藏有四十余幅八大山人的真迹。</h5> <h5>八大山人故居,即青云谱道院,始建于西汉年间,是一个依据道家规范建设,具有江西民居特色和明清制式特点的古建筑群。</h5> <h5>八大山人纪念馆,国家一级博物馆,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为其题写馆名。</h5> <h5>朱耷(1626年—约1705年),原名朱统𨨗,字刃庵,号八大山人、个山等,出家时释名传綮,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h5> <h5>个山小像,自题:”个山小像。甲寅蒲节后二天,遇老友黄安平,为余写此。时年四十有九。”甲寅,为1624年;蒲节,即端午节。</h5> <h5>八大山人有自题山水册,诗云:“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薍石枒杈树,留得文林细揣摩。”足为其生涯与艺术交融之写照。</h5> <h5>八大山人印鉴足有100枚之多,图为其中一部分。</h5> <h5>2025年3月26日下午,南昌凤凰沟,以生态农业为主题的国家AAAA级景区,是集采摘、野战、观光、休闲与会议为一体的农业生态示范园。</h5> <h5>南昌二日越千年 朱耷海昏把手牵 多谢怀英亲款待 凤凰沟里尽欢然 <br></h5> <h5>我们乘坐观光车欣赏了景区的樱花谷、梅园、茶海等风光,到处是一派春和景明、欣欣向荣的景象。</h5> <h5>2025年3月26日下午,回南昌后,泉源不辞辛苦,独自前往滕王阁。</h5><h5>泉源健步走如飞 摄摄行行入翠微 春景和明无限美 滕王阁上迎夕晖</h5> <h5>滕王阁,因王勃《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南昌市地标性建筑、豫章古文明之象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1985年重建,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