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换个世界看风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一位103岁老人辞世而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明时节,阴雾蒙蒙,没落下一滴雨水,仿佛苍天在为不久前一位走过百年岁月的教育泰斗,带着她那如诗一般的人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而伤心得欲哭无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曾用笨拙的笔触不止一次地表述过…翁老师的一生,恰似一场精彩绝伦的旅行。在这漫长的旅途中,用乐观豁达的心态、简单规律的生活、广泛多样的兴趣,勾勒出了一幅绚烂的生命画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翁老师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个驿站——长丰红旗学校(现兰江街道兰墅小学)任教时的同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我从师范毕业被分配到这所小学戴帽初中,担任学校负责人兼初中数学教师。全校小学六个年级,初中三个年级,共十个班级(其中有一个年级为平行班),四百多名学生和十六、七位教师。翁老师教的是小学段语文、音乐等课程和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翁老师是一位已有二十六年教龄、教育经验极为丰富,深受学生和家长们喜爱的老教师。当时,公社及区“教办”经常组织统考,她班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学校一些青年教师喜欢向她讨教教学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翁老师做人低调,待人热忱,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对我这个刚参加工作、毫无工作经验的教育新手尤为关照。工作上无论有什么事,她就会直率地发表看法和提出建议,对此我至今还心存感激。虽然,我们只共事了短短三年她就退休了,但她在我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她的退休生活还会时不时地关注,曾先后撰写了《翁老师》《人生是一次旅行——一位百岁老人的长寿秘笈》两篇短文见诸报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翁老师不仅对工作严谨尽责,对生活也有着独特的长寿之道。在饮食上,她始终秉持着简单、均衡的原则。过去条件艰苦,一日三餐只有蔬菜相伴,可她却吃得香甜,还能把普通的食材变出花样。如今生活好了,她依然保持着以素食为主的饮食习惯,喜欢吃干食、凉食,还会自己动手做各种点心。在作息方面,她如同精准的时钟,什么时候睡觉、吃饭、学习或活动,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她把生活打理得整洁有序,叠被子、放书本,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翁老师的生活充满了艺术的气息。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退休后还毅然拿起了小提琴,开始了新的学习之旅。从自家小院到老年大学,再到演出现场,她的琴声如清泉般流淌,滋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她还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书法、绘画、电子琴、太极拳、太极剑、大合唱、朗诵……她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学习者,不断探索着生活的美好。在老年大学里,她是年纪最大的学生,却也是最勤奋的那一个,获得的奖状和成绩数不胜数。即便后来不能再去老年大学,她依然坚持每天学习,从未间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翁老师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大家庭。她的五个子女,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个个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如今,他们也都成为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但依然对翁老师孝顺有加。每天,他们都会通过电话问候母亲,虚寒问暖;还会轮流前来看望陪伴母亲,让翁老师感受到无尽的关爱和温暖。每当说起这些,翁老师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容如阳光般灿烂,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翁老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她的精神却如同夜空中的繁星,永远闪耀着光芒。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对家庭的责任,都将成为我们心中的榜样。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人生是一次旅行”,告诉我们要慢慢欣赏沿途的风景,静静享受生活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翁老师,您的一生无论“长度”还是“宽度”,都是那么圆满和成功,如今您功成名就,寿终正寝告别世人走了,愿您一路走好!在天堂的旅途中,依然充满欢笑,依然有音乐相伴。我们会永远怀念您,永远怀念您那慈祥的笑容和对生活的热爱,永远怀念您在长丰红旗学校与我们一起执教的日日夜夜。您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激励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和美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经的老同事谨悼</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乙巳•清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胡仲光 文/摄</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人生是一次旅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位百岁老人的长寿秘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翁老师100岁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今年农历正月初十,在旋律happybirthday的伴随下,“王家墙门”众子孙的祝福声中,老人家愉快地度过了第100个生日,正式跨入百岁老人的行列,开启了人生新的旅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她女儿微信中告诉我,翁老师与以往一样,依然耳不聋眼不花,思路敏捷,说起话来口齿清晰,中气十足,身体非常好。并对生日那天翁老师的打扮用文字作了一番描述:清丽秀雅标准的鹅蛋脸,白皙丰满,容光焕发;黑色居多略微卷曲的头发,从头顶垂挂下来形成好看的蘑菇型,优雅得体,自然大方;弯弯的眉毛,明亮的眼睛,英挺的鼻梁,红润的嘴唇…有谁能相信这是一位百岁老人?又有谁能猜得出她的真实年龄?她说:“百岁不易,但看着妈的精神面貌,迈入这‘期颐之年’对她来说好像是小菜一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位百岁老人能有如此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实在可贺可喜,作为晚辈的我由衷的祝福老人家,祝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翁老师是我市教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我职业生涯中第一个驿站的同行者,是我们十分敬重的良师和益友。她的年龄足足长出了我一代,只与我共事了短短三年时间就退休了,但她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别人真诚友善,在我脑子里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九年前,我曾为此写过一篇《翁老师》的短文见诸报端,以留恋与老人家一起共事的那个日日夜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印象中,翁老师的生活简单而有规律,尤其是在吃的方面。那时,我们几位外地来的公办教师说是吃住在学校,其实学校根本没有像样的宿舍和像样的食堂,一日三餐,只叫了一位老阿婆帮我们自带的菜蒸蒸热烧烧熟。没有鱼也没有肉,只有蔬菜,日复一日,一些年轻教师熬不住了,而翁老师却吃得津津有味,说她喜欢蔬菜,对肉并不嘴馋。有时偶尔有一点肉,她也用霉干菜掺在一起蒸一蒸。她的霉干菜蒸肉做法很讲究,肉要挑肥瘦相间的,蒸时加上点红糖以增加口感,吃时也只尝点味道决不贪嘴。也许这样的生活形成了习惯,听她女儿说,现在条件好了,她还是这样简简单单,除了早餐较为丰富外,其他还是以素食为主,还说少食多餐,营养均衡则已。平时,她喜欢吃干的很少吃稀的,喜欢吃凉的甚至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她还喜欢自己动手做各种点心,什么肉粽白粽豆沙粽,肉包菜包淡面包,豆沙芝麻白糯团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她的作息很有规律,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学习或活动都有条不紊。每天把看过的书和报放得整整齐齐,把一床又轻又薄的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即便在冬天也是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翁老师的兴趣非常广泛,什么琴棋书画样样喜欢,而且样样都能拿得出手。记得当年,为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翁老师经常与一些年轻教师一起,起早摸黑带领学生排演节目和外出演出,把学校的文体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也许是这引起了她对乐器的兴趣,临退休专门托人买来了一把小提琴,说准备回家要“八十岁学跌打”。听说,退休后她真的把大量时间花在了这把小提琴上,天天以小提琴为伴,从自家小院拉到了老年大学,从老年大学又拉到演出现场。有一次,我偶尔遇到她问及小提琴,说小提琴已经成了她不离不弃的好闺密,平时只要一有空就会拿出来拉上几曲过把瘾。不过现在要学的东西太多,时间太不够用了,什么书法、绘画、电子琴,还有太极拳、太极剑、大合唱、朗诵等一大堆都等着她。老年大学里,数她年纪最大,用的时间和花的功夫数她最多,当然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奖状也数她最多…后来虽然因年龄关系没能再去老年大学,但她仍然几十年如一日,天天坚持学习,从不间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翁老师有一个令人羡慕、温暖幸福的大家庭。将门出虎子,良好的教育,良好的家风,造就了一代高素质的有用之才,她的四女一男五个子女,个个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当然,现在也都是儿孙满堂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辈了,他们对翁老师十分孝顺,关心照顾细心入微。每天除了电话问暖嘘寒,还轮番前来看望陪伴。每每说起这些,翁老师总是脸带笑容幸福满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写到这里我在想,一个人对生活追求的最高境界,莫不是家庭幸福美满,衣食无忧,生活简单而有情趣。翁老师一生不正是这样吗?也许这就是她健康长寿的秘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她常说,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是啊,既然上帝赋予我们生命,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我们何不慢慢欣赏,静静享受呢!</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2年2月18日稿</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翁 老 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胡仲光/文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前不久接到一个电话,话筒一端传来的是位女子声音,语气十分亲切,让我猜猜是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让人一团雾水的电话我以前很少接到。心里想,能用这样口气说话的人肯定是个熟人,且久未联系了。疑惑之中,话筒那端又自我介绍起来,说是多少年以前的同事。呵呵,是翁老师?!心中不免一阵惊喜。多少年没见了,只知道她身体很好,晚年生活很幸福,没想到她九十挂零的年纪,如此健康,还记得我。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电话中说,她最近从报纸上看到我出了本书,故特来电。一方面表示祝贺,另一方面嘛,想要一本“拜读拜读”!老前辈如此夸奖,真是受宠若惊了,我哪敢怠慢,连连答应改日一定登门奉上。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翁老师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个驿站——长丰红旗学校(现兰江街道兰墅桥小学)任教时的同事,是一位德高望重,我十分敬重的老师。虽然我们共事只有短短三年,她就退休了,但她在我的脑子里印象极为深刻。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我从师范毕业被分配到长丰红旗学校当负责人。这是一所小学戴帽初中的学校,小学六个年级,初中三个年级,共有10个班级(其中有一个年级为平行班),400多名学生和十六、七位教师。翁老师教的是小学段语文、音乐等课程和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学校条件相当艰苦,校舍是村里的一座旧庙,又破又小。教室与教室紧紧挨在一起,门对着门;零乱不堪的木头窗框上钉满了半透明的尼龙薄膜,用作遮风避雨;教师的办公室是一间不到三十平方米的厢屋,六、七张连体办公桌把屋子塞得满满当当的,十几个老师在一起办公,下课时坐在里面的老师要等外面的老师让了座才能勉强挤进去,即便这样,仍然还有几位老师需躲在宿舍里办公。教师们大部分是当地村里民办或代课老师,由于我们学校规模还算大,所以配备了三名公立教师,翁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翁老师早年求读于余姚实获中学,后在庵东、泗门等地任过教,当时已有26年教龄,教育经验极为丰富,长期以来深受学生和家长们的喜爱。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那时,公社和区里“教办”经常组织统考,翁老师班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因此,平时学校的一些青年教师喜欢向她讨教教学方法,公社里也经常组织教师前来听课进行教研活动,翁老师总会非常热心,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传授她的教学经验。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太懂事,一些男生经常会有吵架甚至打架的行为出现。记得有一次,她班里的一个男生与邻班的男生打了起来,闹得不可开交。许多学生纷纷跑来告诉,翁老师急匆匆地赶过去把这两个学生叫到办公室。她没有急于批评他们间任何一个,而是先帮他们整理好已经凌乱的衣服,洗净挂在脸上汗水,然后耐心地问清情况,让他们检查各自的错误之处,经过一番细致的思想工作,两个男生认识了自己错误,最后以握手相互道歉告终。这种润物细无声般的工作方法,给这两位学生留下了极为深刻印象。事过多年,已成为企业老板的其中一位学生偶尔碰到,还深有感触地提及当年翁老师对他的教诲。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成立了许多余业文体团队,如小足球队、乒乓队、武术队和文艺宣传队等。学校小足球队还曾获得过全县第一、宁波地区第三名的好成绩,武术队和文艺宣传队也经常到公社及周边地区演出。对此工作翁老师没少花功夫,不仅自己买来小提琴说要“80岁学跌打”,而且经常动员有文艺专长的女儿们来校辅导。老师们都说,我们学校取得了成绩,在公社、区里出了点小名,翁老师可立下了很大功劳。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翁老师做人低调,待人热忱,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对我这个刚参加工作、毫无工作经验的学校负责人尤为关照。工作上有什么事,她就会直率地发表看法和提出建议,对此我至今还心存感激。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翁老师是城里人,家住江南直街王家墙门内。木结构的楼房,高高的围墙,里面长着一棵又高又大的桂花树,是典型的我国江南风格建筑。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加之翁老师的好客和大方,使得老师们每每到街里(即余姚镇里)都喜欢去她家转上一圈,那时我也是她家的常客…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如今,翁老师退休已36个年头,且到了91岁的高龄。但她耳不聋眼不花,说起话来思路敏捷,口齿清晰,中气十足。我问及有什么养身秘诀时,她说一日三餐青菜淡饭,打打太极拳,练练书法,唱唱歌,弹弹电子琴(小提琴改电子琴了),生活得轻松快乐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从翁老师的身上我感悟到:一个人的一生,并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只要做益于社会、有益于人们,哪怕是默默无闻的小事,都是有意义的。心灵得以净化,身体才会健康长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3年10月25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评论摘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千百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楼 评论时间: 2013-10-26 17:19:3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写的真好!我也同翁老师做过同事,那是1978年,那年的我高中毕业就去长丰红旗小学做过一学期的代课老师,当年的我初出茅庐,对做教师这个职业不是很了解,是翁老师既做良师又当妈的照顾我,使我得益不少,到现在虽然时隔多年,但我还是心存感激,对她念念不忘!翁老师:祝你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 @千百回 翁老师问起你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0月28日 16:2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千百回过去这么长时间,翁老师还记得我这个代课老师,感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茉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4楼 评论时间: 2013-11-01 19:34:4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写的真好,看似一段平常的往事,描述的丰富而深刻,细腻而感人,使人回味无穷,40年的的景象历历在目。正象胡老师说的那样,那时我妈经常叫我去红旗小学,教学生们跳舞,和学生们一起玩耍,每次去妈妈总会给我准备了好多我爱吃的东西,虽然学校是破旧些,但我还是有事没事的喜欢往学校里跑。現在妈妈还会经常与我聊起这段住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该评论来自 手机Qzone</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月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5楼 评论时间: 2013-12-03 11:38:5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很久没来这里了逛了,今天又发现了很多好文章,读着此文,思绪一下子被拉到了那个下乡的年代,本人也曾混迹于教师队伍中多年“误人子弟”,虽然我们学校离红旗学校很远,但由于那时公社会经常组织一些教研活动,也曾耳闻目睹过翁老师当年的风采,她给人以和蔼可亲、善气迎人的感觉。文中所说:“公社里也经常组织教师前来听课进行教研活动,翁老师总会非常热心,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传授她的教学经验”。是的,同级段的老师都会把传来的教学经验,相互探讨学习,翁老师在公社的知名度很高,许多不同学校的老师说起她都会津津乐道,当然有太多的褒奖在里面。此文写的很有意义,也愿翁老师幸福长伴,寿比天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Wz</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的今天,乍看到“长寿之秘笈”的妙文,大家定会争相阅读。 这 开门见山的第一句,更会引起大家的兴趣与好奇,尽管这百岁之高龄在今后的年代里会频频出现。文中的三个“什么时候”可圈可点,它道出了翁老师的养生之道,使我们知道这是百岁老人的长寿因素之一。 “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是的,百岁是起点也!👍👍👍 收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2-02-1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回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莱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国妇科_范春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仲光老战友:你好!祝你全家身体健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2-02-2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回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点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莱垛 :百岁老人是我老同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君子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人生真的是一次有意义的旅行。能如翁老师一样平平安安地已过百岁的旅行真的了不起。真的做到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收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2-02-2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回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点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莱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陌上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那个年代学校就组织起了各类文体代表队并在各级赛事中屡获佳绩,翁老师了不起!胡仲光校长了不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08-0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来自浙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回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陌上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个值得尊敬的老师,一个值得敬佩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08-0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来自浙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回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三石散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2-03-15</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附:翁老师确实值得写。去年的时候,好像是在3月间吧,我写了一篇《颂妈妈》的拙作,请你这位文章高手指正并修改。或许也能健康长寿[呲牙]</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颂妈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翁老师,您的身体真好!多年不见,一点也不显老。” “翁老师,您精神好气色好,我们要向你学习!” “翁老师……"每当有人来看我妈或是妈外出遇见熟人时,妈的耳边总是会响起这充满佩服的赞美之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确实,妈妈,您真棒!您不光是身体好,而且在各个方面也都是那样的好,甚至出众。在您身上,有着书不尽,写不完的丰富题材,有着那么多那么多的故事。怎样才能更好地去描述您,去记叙您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妈妈,您是那么的年轻漂亮。今年的正月初十,您在我们大家的祝福声中,开心地度过了您那宝贵的百岁华诞。期颐高寿,令人敬佩。这悠悠岁月带不走您那闪亮的光华,削减不了您那亮丽的风采。您这清丽秀雅的标准的鹅蛋脸型,白皙丰满,容光焕发。以黑发居多的略微卷曲的美发从头顶垂挂下来,成为了好看的蘑菇型,如同巧手装点;似同画家之作,优雅得体,自然大方。弯弯的眉毛,明亮的眼睛,英挺的鼻梁,红润的小嘴,更给予脸庞那美丽的图案。有谁能相信这是一位百岁的老人?又有谁能猜出您的真实年令呢?就连每天陪着你的那身份证件,可能也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搞错了您的出生年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妈妈, 您是那样的健朗有劲。一直以来,您的身体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状态。您挺如青松,坚若磐石,不怕风吹雨打。不是吗?记得几年前,您曾因不慎跌倒而使右手深受重伤,在当时看来,虽经医治,但总认为在以后的日子里定有后遗症紧跟。不想这手未经手术,尽力医治,在一段时间后,恢复如初,伸展自如,活动如常。它因在其养病期间受到您那特别的关爱而感恩于您。所以恢复后的它,在你需要的时候,它一如既往,义不容辞,挺身而出,没有因曾受过伤而出现丝毫的懈怠,干起活来力更大,劲更足。而您也仍把它看作是正劳力,有重要的或要用大气力的活儿全交给了它。如用钢刀斩切硬类食物;用小榔头敲打铁钉等等,它都能圆满完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妈妈,您是那样的多才多艺。每当我走进您的书房,就会有丝丝的书香墨味进入我的鼻腔。书法与绘画是您的一大爱好,您每天在这里展纸挥毫,一幅幅出神入化,妙手丹青的美丽国画;一张张龙飞凤舞,入木三分的绝妙书法,从您那充满艺术性的手中脱颖而出。把这精品挂在那书房及客厅与卧室里,内容丰富,有以假乱真的美丽花草;有呼之欲出的野生动物;有炉火纯青的名言名句等等,不一而足,满室生辉,满堂光芒。与此同时,您又钟情于音乐与电子琴,每天您总要润润嗓子练练唱,敲敲键盘弹弹琴,歌声优美动听,象天籁之音;琴声悠扬悦耳,似高山流水。顺着它们的余音绕梁,紧随其后的又是您那普通话标准度极高且声情并茂的诗朗诵:“我希望,太阳升起之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妈,您是那么的勤奋好学。在您已过古稀之年的当儿,您背起挎包,毅然走进了老年大学,在那里寻求知识,寻找快乐。在校内,虽然您的年纪大于多数人,但您的精力仍是那么的旺盛,步伐仍是那么的矫健。国画、书法、唱歌、拳剑等各类科目您都去学。在班上,每门功课都名列前茅。所以,学校的书画展上有您的优秀作品;合唱台上有您清亮的歌声;拳剑表演赛中有您那身轻如燕的风姿……除了在老大您努力学习以外,在家里还每天看书读报,把好的词句扎下来,把好的文章集起来。有疑问,查字典;有不清,找资料,如同研究生写论文那样的较真。您曾说:我宁可不看电视也要看好书报。所以,在大家都在观看精彩电视节目的时候,您却沉浸在您喜爱的书报之中,遨游在你向往的知识海洋里面。是您对电视无缘吗?是您的好学精神使然吗?显而易见,不言而喻。真是真正达到了学习中的绝妙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妈, 您是那么的勤劳能干。按理说,有点惰性是正常的。但您没有。您有的是即时即起,说干就干;有的是雷厉风行,马上就办。每天每天,您总是那么的繁忙,总有那么多做不完的事儿。这些事您并不是没有办法才去做,而是您喜欢做喜欢干,并且还寻找着去忙。一会儿收拾房间,整理内务,拾掇照片;一会儿把这边多年的东西拿出来整理,又把那边久藏的资料理理好。把这橱内的东西翻出来挪到那口橱,又把那口橱的杂物拉出来移到另一口略显空间的橱里面。有时杂乱的东西摊了一地或堆了一桌,似乎是无法收拾了,但您还是不厌其烦,肯花很大的功夫把它们安置好。如此循环往复,每隔段时间,您总要如此这般地搞上一阵子。经常性的整治,使各类物品的摆放有不断的提升,使它们较前更舒服,更有条不紊。 百忙之中,您还要顾及花草的生长,在您精心的管理下,植物们一片欣欣向荣,它们在阳光下唱着歌跳着舞,回报着您的全心付出。您还经常忙不迭地制作各类点心:裹粽子:肉粽白粽豆沙粽;包包子:肉包菜包淡面包;做青团:豆沙芝麻白糯团,还有您那最拿手的八宝饭,食材之多超过八种。吃得我们忙不过,嘴巴直称味道好!特别是您制作的粽子,别具一格,别有风味,这源于您当年在湖州生活过,有着那边的风味,再融入您那独特的创意,更增添了我们舌尖上的美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妈, 您是那样的热爱生活。在生活起居上,您遵循着不可违背的规律。少食多餐,营养均衡则已是您不变的生活策略。您的早歺很丰富,品种很多,这些精良的食品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有出自五湖四海的,更有您自己制作的。临歺前,您让它们聚集在一起,各种都吃一点,各类都尝一下,以全面的营养打造自己健康的身体。您喜欢吃干一点的食品而很少吃稀的;您喜欢吃凉的甚至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晚上睡觉的被子既轻又薄,即使是在冬天也是如此。上述种种都是我们所做不到的。这似乎是您的特异功能,或许这也正是您长寿的关键之一呢! 旅游,又是您的一大爱好,每次外出,您不但爱看自然风光,但更爱观赏高楼大厦、宽阔马路及大街小巷。您喜爱高楼大厦的雄伟壮观,宽阔马路的平坦通畅,更喜欢大街小巷的特色小吃。每次您看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心,您便驻足细看,观察其外形,琢磨其食材。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精致的点心能出自您的手中。哦,妈妈,您在那旅游之中也在努力学习,也在不断探索…… 犹如马不停蹄地努力着,前进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妈, 您的思路是那么的清晰有条理。讲述一件事,总是一五一十,有头有尾,从不添醋加油,或遗漏些许,完完整整地如实表达,清楚明白不含糊。由于您的好学,使您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较大的信息量,在各个层面上都略知一二。无论是从当前的形势到当地的动向,从股票市场到房产信息,从保健知识到长寿之道,您都无一不晓。有什么好谈好说的,都兴致勃勃不颠倒。您的语言明快合时,没有含糊不清的语句。谈话内容不会老是停留在您说过的话中,不会经常反复在您讲过的事中。那些“陈词滥调"不适宜在您的口中滚动;而那“老生常谈”更是知趣地退避三舍。它们知道您不是它们的主人,它们知道您的常客是那些新潮的语言,言之有序的话语。它们会欣然而至,任您精心挑选,合理使用。什么“人老话多",在您这里没有这回事。您以正确的思路形成了一个受人欢迎的语言风格。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妈,近来您常说自己走路太慢了,不能像以前那样大步走了。是的,妈,您这双腿现在似乎是舍不得快速移动了,这使您常感遗憾。但这可能还蕴含着不少好处呢!按您那活泼好动的性格,它似乎是在提示您:在这年纪上您应慢步慢行慢动作了,这样才能使您更安全,更健康,才能更好地保护您那生命的韧性,才能走得更远更顺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女儿敬上</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1年3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