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之旅2--天路

暗香盈雪

<p class="ql-block">  大部分地球人认为在平均海拔四千米、空气稀薄高原修建铁路是天方夜谭;大部分地球人都知道在绵延数百公里的冻土层的高原修建铁路不可能;大部分地球人想象一个建国不到五十年的发展中国家想要在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工程技术要求非常高的青藏高原修建铁路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 在2006年7月1日我们伟大的中国创造了奇迹,创造了神话,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了!</p><p class="ql-block"> 青藏铁路的修建始于1958年‌。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从1958年开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于1984年5月建成通车‌12。二期工程从2001年6月29日开工,东起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这是一条充满壮举的天路;这是一条可歌可泣的天路。她就是青藏铁路。起始于西宁,终止于拉萨</p><p class="ql-block"> 它创造了数个世界之最:</p><p class="ql-block"> 其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海拔在三—四千米以上;</p><p class="ql-block"> 其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全长达1956公里。</p><p class="ql-block"> ‌其三穿越连续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区达550公里,攻克了冻土变形、融沉等世界性难题。</p><p class="ql-block">‌ 其四 高原冻土隧道之最‌:</p><p class="ql-block">‌ 风火山隧道‌:海拔5010米,轨面海拔4905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世界第一高隧”)。</p><p class="ql-block">‌ 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p><p class="ql-block">‌ 其五桥梁工程之最‌</p><p class="ql-block">‌ 清水河特大桥‌:全长11.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p><p class="ql-block">‌ 以桥代路‌:全线桥梁总长超过120公里,采用“以桥代路”方式保护生态环境。</p><p class="ql-block">‌ 其六环保与科技之最‌,</p><p class="ql-block"> 环保投入最高的,高达二十亿。</p><p class="ql-block">‌ 唐古拉车站‌:海拔5068米,采用太阳能、风能等环保能源供暖。</p><p class="ql-block">‌ 安多铺架基地‌:海拔4704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铺架基地。</p><p class="ql-block">‌ 其七运营速度之最‌</p><p class="ql-block"> 列车在冻土地段时速达100公里,非冻土地段时速120公里,是高原冻土铁路的最高时速。</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青藏高原大地,随着四季交错,会发生很大变化,冬季的严寒会使土壤中的水分凝聚成冰,体积膨胀,夏季的艳阳会使土壤中的冰融化,土壤的体积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修建铁路是不可能保持路基的稳定性的,为了消除冻土体积的变化,伟大睿智的科技工作者设计了低温热棒。</p><p class="ql-block"> 低温热棒长为七米,是由无缝密封中空不锈钢管组成,钢管里面充有液氨,利用了液氨气化点较低(—33.5度)和汽化热达到制冷效果,使之在炎炎夏季保持冻土状态。</p><p class="ql-block"> 七米长的低温热棒,埋入土中五米,留二米在土地上层,作为散热。当土壤吸收空气的热量,土壤内部温度升高,低温热棒中的液氮就会吸收土壤中升高的温度,使其自身温度高于—33.5度而气化,带走土壤中的热量,单向循环,到放热风,发出热量到空气中,气化的氨再次冷凝成液氨,完成吸热—气化—散热—冷凝的循环。保持土地的稳定性,保证铁路路基的平稳。</p><p class="ql-block"> 这个专利技术,是我们国家发明创造,让我相信有时候人定胜天。</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