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回乡务农的上半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菜园子山区队加工厂阶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菜园子</b></p><p class="ql-block"><b> 一个绿意盎然的春天,开启了我新的旅程,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在向我频频招手……</b></p><p class="ql-block"><b> 好美的春天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万物在阳光下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1971年的春天,对于</b><b style="font-size:18px;">一个花季少年的我来说,(16岁)</b><b>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春天,更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b></p><p class="ql-block"><b> 由于家庭的困境,“这次”我不得不放弃学业,回乡务农了。</b></p> <p class="ql-block">当年我62户人家的菜地,比这一片地大多了,还有围墙,都是平地啊!</p> <p class="ql-block"><b> 说起回乡务农,其实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那是在小学七年级的时候,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学校生活变得混乱不堪,每天不上课,除了念报纸,就是闹“革命”。并且当时社会上还流传着一种“读书无用论”的思潮,为此对自己的前途也感到一片茫然,于是我决定不再继续上学,希望能为家庭分担一些压力。</b></p><p class="ql-block"><b> 没想到的是我刚刚在家呆了两天,第二任校长郭丛芳亲自登门拜访,他找到我的父母,苦口婆心地劝说。说你家孩子很优秀的,不上学太可惜了!如此决定将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前途等等……</b></p><p class="ql-block"><b> 校长的一番话让我和家人都陷入了深思,最后母亲决定,让我继续读书。由于</b><b style="font-size:18px;">生活的重担终究让我无法逃避,最终在重返校园两</b><b>年之后还是回乡务农了。</b></p> <p class="ql-block">哎!只能欣然接受现实了,这是春季秧苗刚刚下地的景象,也是很美的哟!</p> <p class="ql-block"><b> 自此以后,我就和菜园子“朝夕相伴”了。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菜地上,我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春天的风轻柔地拂过脸颊,带着泥土的清香,让我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宁静与满足。虽然务农的生活辛苦,但每当看到菜地里的小苗破土而出,心中便充满了希望。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春天的菜地,总是充满了生机。黄瓜藤爬满了架子,西红柿挂满了枝头,还有那一片片翠绿的白菜,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b>我蹲在地里,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土,感受着大地的温度。这种感觉,与课堂上的书本完全不同,却也让我体会到了另一种生活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菜地里的作物一天天成熟,我的生活也在一天天变得充实。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让我在最青涩的年纪,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如何在逆境中寻找新的希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劳作方式:</b><b>每天早晨8点前在菜园小屋门前集合,由队长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及特点分配工作,之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进行劳作。</b></p><p class="ql-block"><b> 可能有人要问,种菜还需要什么能力和特点吗?当然,不是有力气就行,看起来简单都叫种菜,但是种菜还有许多技术和技巧,比如:黄瓜、柿子上架的时候,也不是每个人都会架;再比如:种韭菜、席葱,也是有技巧的,</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技能高的人在池子里一走一过的随手一撒,就能准确的按规定的种子数量撒匀,种的韭菜或小葱出来的也均匀,不影响产量;</b><b>技能差的人速度还慢,种出来的韭菜或小葱极不均匀,有的地方出一大撮,有的地方没有苗,这就是技能和技巧差距</b><b style="color:rgb(1, 1, 1);">,</b><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不服不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工作时间:</b><b>一天4气儿活,上午8点一气儿干到9点半左右,休息半小时,之后直接干到中午下班,下午同样中间休息半小时,直至晚上下班。(什么叫“一气活”,顾名思义,就是从8点开始一气儿干到9点半,叫一气儿活)每天由组长统计上工人员,每月公布一次,年末总结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个人所得:</b><b>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当然有计件,也有日工,日工的工分由大家来评,女劳力</b><b style="font-size:18px;">一等挣8分工,男劳力一等挣10分工,</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的技能还可以,年终评比结果也是一等,每天挣8分工。</b></p> <p class="ql-block">一大片地的白菜太喜人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劳动的艰辛:</b><b>蔬菜队最难熬的就是起早摘菜,为了保证城市居民吃上新鲜蔬菜,每天起大早摘菜,尤其是伏天,早晨4、5点钟露水最大,为了防止露水打湿衣服,社员们都把裤腿挽到膝盖以上,钻进黄瓜、柿子、西葫芦地里去摘菜,即便如此大家的衣服、鞋袜依然是湿漉漉的。而且</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每天如此。</b></p><p class="ql-block"><b> 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不披雨衣、穿水鞋呢?不好意思哈,没有钱买呀,即使少数人有雨衣,除了雨天也舍不得穿呀!</b></p><p class="ql-block"><b> 起早到天亮大约两个小时左右,把4、5辆大车和拖拉机装满菜之后,我们才回家换衣服、换鞋,吃早饭,饭后正常上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知足常乐:</b><b>日复一日的劳作,蔬菜长势喜人,但是当时的收入还是微不足道,每个成年男劳力每日只挣10分工,女劳力挣8分工,价值人名币7、8毛钱,这是我们蔬菜队,而大田队(种粮食的)成年劳力每日才挣4毛多钱。生活依然很艰难。</b></p><p class="ql-block"><b> 知足者常乐,尽管如此,</b><b style="font-size:18px;">照比解放初期的生活好了许多,</b><b>我们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一天更比一天好!</b></p><p class="ql-block"><b> 好在物价也比较低,冰棍3分钱一根,小米1毛钱一斤,鸡蛋5分钱一个。基本上收入和支出还是成正比的。不过社员们的生产积极性很高,每天都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忙碌在菜园当中。</b></p> <p class="ql-block">每年五月份各种蔬菜陆续成熟</p> <p class="ql-block">每天早上都有车辆往城里送菜,下图是社员们正在菜园子起葱,(起葱就是挖葱的意思)准备装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苦中有乐:</b><b>种菜虽然辛苦但是也有乐趣。蔬菜队嘛,生产队里柿子、黄瓜、茄子,韭菜、西葫芦(角瓜)等蔬菜应有尽有。想吃柿子、黄瓜、香瓜等不用买,不过得“偷”着吃,社员之间尽量避讳一些,生产队长嘛,必须得防着,被队长发现了准得挨训!</b></p> <p class="ql-block"><b> 偷吃柿子、香瓜还可以,要偷吃黄瓜可就难了,因为那时的黄瓜有一种不易形容的黄瓜香,而且香味浓厚!尤其刚下来的头一茬黄瓜,那味更浓!7、8米远就能闻到味儿!要是队长发现了可就惨了!准的挨训!甚至挨罚!不过没人挨过罚,只是虚张声势而已。</b></p><p class="ql-block"><b> 没办法作为一个62户人家的生产队没有点规矩怎么得了啊!</b></p> <p class="ql-block"><b> 那么,怎样才能不让队长发现呢?我们有个诀窍,一是吃完黄瓜躲着队长走,别让他闻着味儿。另外就是吃完黄瓜再吃几根小葱,这样就全是葱味了,这招挺绝吧?太聪明了!不知道是谁发明的,应该获得奖励是吧?哈哈😄</b></p> <p class="ql-block"><b> 在充实而忙碌的生活中,一晃半年时间过去了!经过半年来的实践,我掌握一些种菜的基本技能。了解了蔬菜的基本习性,算得上一个合格的劳动者。给我自己点赞👍👍👍</b></p><p class="ql-block"><b> 哈哈😄菜园生活告一段落……</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山区队</b></p><p class="ql-block"><b> 回乡务农在菜园子干了半年,大队要成立山区队,要求青壮年劳动力自愿报名参加,三队唯一的一个,我头脑一热就报名去了山区队。</b></p> <p class="ql-block">此图片很像我老家那座土山,但面积没有那么大。山的海拔也记不清了,只记得从山脚下到山顶需要45分钟。</p> <p class="ql-block"><b> 山区队的任务:便是开发这座山,创造价值,为民所用。</b></p> <p class="ql-block">图片中年轻力壮朝气蓬勃的这群人,很像是我们……</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是白手起家首先得有个窝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第一步盖房子</b></p><p class="ql-block"><b> 正值夏季,山区队刚刚成立,除了王玉林队长和一群小青年,其他一无所有,这时候需要自力建立根据地呀,哈哈😄盖房子呗!房子为砖石结构,所有材料与工匠</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皆需自备。</b></p><p class="ql-block"><b> 一切准备就绪,大家分工协作,开始挖沟打地基、砌墙。砌墙的时候,一个师傅带一个小工,(即小力工)小工专为师傅递瓦灰、搬石头。师徒之间可以互选,只有师徒配合默契方能事半功倍。</b></p> <p class="ql-block">推车送瓦灰的</p> <p class="ql-block"><b> 盖房工地每天至少有五六个师傅,其他小工分工协作、各负其责,不过小工的素质不同会造成进度和质量的差别。所以师傅尽量选择自己得力的小工,我这个小工已经被师傅们认可了,都抢着要我,(如果是盖砖房,小工只要勤快、有力气就行)但是这是砖石结构的房子,</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u>而砖石结构,除了窗台、窗口、房檐用砖砌以外其他</u></i></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u>皆为石头,</u></i></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u>石头形状各异,由于石头形状不同砌墙时需要对缝,故此小工的眼力和判断力尤为重要。</u></i></b><b>一个得力的小工,会根据师傅的指点或观察,准确找到合适形状的石头对上缝,进度快质量好;相反眼力不足又缺乏判断能力的小工,不仅影响进度而且令师傅反感。很高兴,我已经成为师傅们眼中合格的小工了!</b></p> <p class="ql-block"><b> 再后来当师傅不够用的时候,我都可以当替补了!不过我这个替补师傅只能“备里子”。意思是说:</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砌石头墙</b><b style="color:rgb(1, 1, 1);">与</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砖墙</b><b>不同,得墙里、墙外各一个师傅,我这个水平的只能做墙里那个师傅喽,因为墙外的师傅技术高超,墙面必须砌的平整美观,而墙里的师傅稍有逊色也能凑活。</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四间砖石结构的大房子终于竣工了!</b></p> <p class="ql-block">此图片类似于我们盖的大房子</p> <p class="ql-block"><b> 哈哈😄根据地已经建立起来,为了实现山区队的使命,开始</b><b style="font-size:18px;">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b><b>首先在“根据地”附近的两个沟里撤土方栽种葡萄,几天的功夫两个沟里栽满了一米多高的葡萄秧苗,搭上葡萄架,看起来生机勃勃,有一种成就感!</b></p><p class="ql-block"><b> 之后这边留人打理,其他人就开始转移北上了。</b></p> <p class="ql-block">这是两年以后葡萄已经成熟!我就记着当时栽的葡萄秧苗,有巨峰葡萄和马奶葡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第二步:北上——向山顶转移</b></p><p class="ql-block"><b> 山顶上有现成的房子,为我们提供了休息、放工具、避雨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自此以后我就每天早晨7点从家出发跋涉45分钟,到达山顶的小屋集合,虽然有点辛苦,但是由于年轻也不觉得累,一帮小青年凑到一起有说有笑的,特别开心!山上的空气特别新鲜,心情格外舒畅!站在山顶眺望是一览无余呀,看见自家的村落绿树成荫、炊烟袅袅,像一幅山水画,美极了!</b></p> <p class="ql-block"><b> 照例每天山顶小屋集合,队长给大家分工之后就开始正常的劳作,日复一日,循环往复,挖树坑、栽果树,浇水一干就是一个多月,我们30来人栽了半山坡的果树,树趟里还种了许多大红萝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栽完果树修水渠,</b><b>引水下山,把北大井的水引到山顶,再从山顶修水渠引到南大地,大约有10华里,途中还有一条河,在河上面用树桩、木板、铁板、铁丝、电焊等方法架起了一条水渠,大约有20多米长,通过我们勤劳的双手把南大地变成了水浇地,这样可增加产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当水从我们修的水渠流到南大地的那一刻,大家欢呼雀跃,感觉心里美滋滋的!</b></p> <p class="ql-block">这是五年后山上的果树已经结果!后来我虽然不在这里,但还是会经常回家看看的哦……</p> <p class="ql-block"><b> 山区队的活看起来挺辛苦,其实我们每天过的都很充实,劳逸结合,有说有笑,有时候有意无意的还会出现一些笑料。我记得有一天上午挖水渠,每人相隔一米远,刮着微微的小凉风惬意的很,突然刮来一种特殊的味道,我顺嘴就溜出来了,我说:“酒糟味儿、怎么酒糟味儿呢”?(酒糟是猪饲料啊)这时在我身边的郭景合(40多岁)四哥说话了,你这孩子呢!你这孩子呢!连着说了两遍,我才恍然大悟,闹了半天是他早晨喝酒了呀!逗的大家哄堂大笑哇!我是既尴尬又好笑啊。哈哈哈哈😄😄😄</b></p><p class="ql-block"><b> 酒糟是我们平常从酒厂买回来做猪饲料的,家家都有,所以那个味道特别熟悉,你说我咋那么虎呢?山上哪来的酒糟啊,我真不是故意的,现在想起来,自己都憋不住的笑!哈哈😄</b></p> <p class="ql-block">哈哈😄这个图片太形象了</p> <p class="ql-block"><b> 每天都有笑话听啊!有人是无意的,有人是故意的,不过这么多年了,其他的笑话我已经记不得了。除了开玩笑、讲笑话以外,在当时最流行的就是学唱</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样板戏</b><b>了,有时候是大家一边劳动一边唱,有时候大家提议许海荣同志来一段,她个子不过,嗓门高啊!唱的有滋有味儿的,当然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上、下午休息时间大家一起唱,</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们放开喉咙唱啊!声音回荡在山谷中</b><b>,感觉都传到山下的村子里啦,爽!爽极了! </b></p><p class="ql-block"><b> 我现在会唱的那点儿样板戏还是那个时候学的呢。</b></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最流行的样板戏《红灯记》的剧照</p> <p class="ql-block"><b> 除了学唱样板戏以外,我们在休息时间还</b><b style="font-size:18px;">练劈腿、打把式、竟然还有人(女的)上班时间腿上绑沙袋,佩服至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山区队是年轻人的天地,在山上可以放纵年轻人的“野性”,休闲时可以疯狂的作闹,而菜园子不行,男女老少都有很拘谨, 相对菜园子的生活可丰富多了!</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在山区队干了半年多吧,虽然时间不长但收获颇多,半年来我学会了果树、葡萄的栽培及剪枝技术,了解了一些果树的基本习性,学会了一些处世之道,锻炼了工作能力结识了一些好朋友,更重要的是</b><b style="font-size:18px;">我在山区队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很快在山区队的工作又要说拜拜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加工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1972年又是一个春天!春风拂过大地,吹起片片生机,春雨滋润着时间,万物复苏,郁郁葱葱的草木覆盖了大地,美丽的一年就此开始了!</b></p><p class="ql-block"><b> 此时此刻,我的人生旅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又迎来了新的阶段。</b></p> <p class="ql-block"><b> 大约是在正月十五左右,山区队的队员们年后刚上班,准备到北山坡沟里撤土方,等天暖和了栽种葡萄。这一天大队书记江振平同志在路上拦住我,跟我说:大队粮食加工厂缺一个收款的让我去,我当时就回绝了,为了给他点面子,我说,“我可能胜任不了,您还是另找别人吧”,他跟我说了很多,总之是对我信任的一些话语,最后他说,不着急你好好考虑考虑……</b></p> <p class="ql-block"><b> 其实这个加工厂已经干了好几年了,全村老百姓吃的粮食都得去那里加工,这个工作大家都很羡慕,太阳晒不着雨淋不着的,有很多人挖门子、盗洞都想去!可我不是不想去,我是不想管钱啊!当时一个劳动力一天才挣五六毛,七八毛钱,而加工厂的收入每天至少也得七八十元,我害怕呀,害怕收错了,弄丢了、被抢了我赔不起呀!我说如果让我只干活不收款或者我管账,另外一个人收款我就去,但是大队书记说的很坚决,必须得让我收款,所以我只好忍痛割爱了。</b></p><p class="ql-block"><b> 没想到的是过了两天他把我老给爸搬来了,让老爸劝劝我,老爸是生产队长,他们经常在一起打交道,这个面子我得给呀!不知为啥非得盯着我不放,可能是看我这性格傻啦吧唧的,不能贪污钱呗?没办法从此以后我就成了加工厂的“工人”了。</b></p> <p class="ql-block">此图片的地理环境及房屋,就是我原来加工厂的模样。</p><p class="ql-block">道东侧和南边是大兰旗村</p><p class="ql-block">道西侧过一条河就是一队江兰旗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加工厂的地理位置</b></p><p class="ql-block"><b> 本村唯一的一个粮食加工厂,就坐落在村北头的一个马路边上,(农村的土路)道路两旁是一片高大而稀疏的杨柳树,此路是北方数千里村子居民赶着大车通往北票城里的一条大道。我们加工厂居城里约10华里。</b></p><p class="ql-block"><b> 加工厂西北角2000米左右是大蓝旗大队办公处,大队前趟房(南)是大队代销店和大队卫生所。</b></p><p class="ql-block"><b> 加工厂的东侧和南边是大兰旗大队二、三、四生产队的全部居民。加工厂西侧隔着南北方向的一条河是第一生产队,叫江兰旗村。由于隔着一条河不方便过来,所以一队那边还有一个加工厂。</b></p><p class="ql-block"><b> 另外加工厂健在这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村里老百姓服务。也是为了吸引路过这里的马车带来粮食加工 ,以增加收入。</b></p> <p class="ql-block">这是加工厂碾米机和粉碎机样本。我找了好多图片,才找到当年我使用过的那款机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加工厂的基本情况</b></p><p class="ql-block"><b> 加工厂三间平房,石头墙石灰锤顶,室内很干净,两间工作室一间储藏室兼办公室;两台机器,一台碾米机,一台粉碎机(即压面机)一个电动机。</b></p><p class="ql-block"><b> 共计2个女人,一人管钱,一人管账,哈哈😄都是劳动者,一套工作服,还有套袖和帽子。</b></p><p class="ql-block"><b> 加工厂的机器设备除了电动机以外,其他的坏了都是我俩自己维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加工的基本技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b><b> 技能一、加工粮食</b></p><p class="ql-block"><b> 本人属于无证上岗,一天也没培训过,直接上岗了,开始的几天我只管磨面,磨面不需要什么技术,但要细心,要细心检查粮食里是否混入石块或金属块,如果这些东西顺着粮食混入机器里,不但把罗打坏而且会把磨面的齿轮打掉,这样就得损失一大笔钱啊!切记不可忽视!</b></p> <p class="ql-block">粉碎机的构造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1、机器下面出口上绑个面袋子 2、<span style="font-size:18px;">圆形罗,有粗、有细、有中号的 3、粉碎机里面是铁柱型的齿轮 4、右下角是三项闸刀总开关。平常用的是吊绳试的开关,比较方便。</span></p> <p class="ql-block"><b> 加工面的同时我请教师傅逐渐学着推米,(即磨米)一周后我终于学会了推米,就是能把谷子加工成小米,把高粱加工成高粱米,把糜(shu)子加工成大黄米等……</b></p><p class="ql-block"><b> 无论是加工米还是面,得需要力气,能把七八十斤粮食从地上拔起,扛在肩上,倒进斗里。这些对于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关键是我现在学会了把</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粮食加工成米了,很开心!</b></p><p class="ql-block"><b> 加工米看起来简单,其实有一定的难度,在加工期间要看粮食的干湿度、成熟度及粮食颗粒的大小,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加工。否则会出现碎米或脱壳不均,所以跟师傅好好学习,得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老百姓喜欢的“工人”、好孩子!</b></p> <p class="ql-block">视频片段:加工米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b>技能二、简单维修</b></p><p class="ql-block"><b>1、磨面得会上罗、换粗、细罗、补罗</b></p><p class="ql-block"><b>2、往轮子上上皮带</b></p><p class="ql-block"><b>3、观察皮带是否安全,皮带坏了及时换掉或修好,修:即把皮带坏的部分减掉,再用皮带卡子重新接上,或者减掉坏的部分不够长了就再接上一段</b></p><p class="ql-block"><b> 4、在电动机运转的情况下,给皮带上油</b></p><p class="ql-block"><b> 5、三项闸刀坏了,换上新的保险丝或者把旧的重新接上</b></p><p class="ql-block"><b> 三项闸刀开关 380伏的电啊!现在想来挺恐怖的,不过这一切我都做过了,</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佩服我16周岁的自己!给自己点个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视频片段:带电上皮带。</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 当年我们也这样干过,不过那棍子比他这结实比这细,半米长,太危险了!</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 1, 1);">出生牛犊不怕虎啊!现在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干了,当年我们都穿着工作服,带着套袖和帽子,以免把衣服或头发卷进皮带里……</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当然,这皮带不带电也能上,不过就是有点沉,或者俩人一起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家观察一下,现在视频里的皮带松了,应该换新的或者修一下,已经</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丢转</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加工厂的工作,有人羡慕,有人嫉妒,只因为它下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相对外面种菜、种庄稼的好像舒服点儿,其实不然,它不是每个人都能干得了的。</b></p><p class="ql-block"><b> 加工厂的工作很辛苦,又脏又累,每天浑身都是面,不戴口罩还呛人,机器的噪音震的耳朵嗡嗡响。不过我这人放到哪儿都能适应。</b></p><p class="ql-block"><b> 我们加工厂还加过代食,就是到秋收季节玉米棒已经成熟不了啦,又不能浪费,所以就把它加成代食了,具体过程是把粉碎机的上斗打开平放,再把没成熟的玉米棒切成“骨碌”洗净,把玉米棒和水一起送入机器里,打出来的是带玉米瓤的面糊糊,之后根据每天打出来的数量按人口免费分给社员,一口人一水舀子,做辅助粮食,可以同面粉和在一起贴饼子也挺好吃的。</b></p> <p class="ql-block"><b> 我的搭档很好,她长我20岁,论辈分算是我侄儿媳妇,她很能干,也很聪明,尤其记忆力和眼力都特别好,每天早上去城里路过的大车也不少,他们把粮食放下待加工,晚上回来取。一到傍晚,她大老远就能</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听见</b><b>是哪个车老板回来了,还记得哪个车的</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马什么颜色什么特点</b><b>,我是服了!👍👍👍</b></p><p class="ql-block"><b> 我俩团结互助,配合默契,她管账,我管钱,每天结算没出过岔子,在一起干的很开心!</b></p><p class="ql-block"><b> 就这样我每天拎着一饭盒零钱带回家,一个月到大队交一次,</b><b style="font-size:18px;">一晃半年时间又过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半年来这钱我</b><b>从没挪用过,没错过,也没丢过。而且还得到搭档的夸赞,说我学东西快,小账算的溜儿,算盘打的准一遍成,就连大队会计都说我算盘打的好,我自己也服了!</b></p><p class="ql-block"><b> 其实我从来没学过珠算,什么三下五去二,四去六进一的,我用的就是小学计算题的方法,什么八五十三,七八十五这些东西,所以我自己都服我自己,为什么算盘打的那么准呢……</b></p><p class="ql-block"><b> 这下完了算盘打的准,又被人盯上了!究竟被谁盯上了呢?请听下回分解……</b></p> <p class="ql-block"><b>图片来源:网络及自己拼接、绘制</b></p><p class="ql-block"><b>编辑:言华</b></p><p class="ql-block"><b>故事来源:自己的亲身经历</b></p><p class="ql-block"><b>欢迎各位亲们光临到访,分享别人的故事,回忆自己的人生,谢谢!</b></p><p class="ql-block"><b>待续: 我的回忆录 三、回乡务农阶段的下半部分、(二)大队工作阶段</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