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来处是吾乡

山水脚夫

<p class="ql-block">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前,分别去了趟父母的老家。父亲的老家常去,如今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就落在这里-枣林湾,这个季节,已然是花的海洋。</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老家在我印象中只去过一次,那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暑假,为了躲地震,母亲带着我与妹妹去宜兴的外公家暂住一段,模糊的记忆中是经过长途跋涉,临近傍晚到的外公家,外公正在田间老作,母亲在田埂上喊了声“嗲嗲”,便泪流满面了……。之后不久,外公便把他自己的房子卖了,到我们家一起生活,直到百年。一晃已经过去近五十年了,父亲母亲也离开我们三年了,然思念从未断过,却愈发浓烈,问小阿姨要了个地址,就去了。按照地址导航只能到村委会,正好赶上星期天,没有一个人,开着车先走进一个村庄,见一个打弹弓的中年,与他请教,他也说不清了,只是说我外公的那个村过条河左拐再左拐,顿时看见了希望,按照他说的,又开进了一个村,停在一户人家门口,看见一位身穿红毛衣的大嫂,上前再问,开始报我妈的名字,不知,再报我外公的名字,大嫂啊呀一声,说来来来,紧走几步一指,“这就是你外公的房子”,当年就是卖给她老公弟弟家的,大嫂是1977年嫁到这里的。话匣子拉开了,给我介绍这里的往事今生,不一会又来了位比我年长的大哥,原来是我妈妈的干儿子,你一言,我一语,无不寄托对我母亲的思念,母亲在家时叫“秀珍”,上学后老师给她改名“生娣”,母亲也是村里走出来的第一位女大学生。我站在外公房前,仿佛看见外公从家旁边的河划着小船送母亲去常州护校上学;仿佛看见作为大姑娘的母亲收干儿子的羞涩;仿佛看见母亲与乡里乡亲之间欢笑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妈妈,我站在你曾经的祖屋,感受到了您的气息,不由得想起儿时与您一起度过的时光。小时候,您带我和妹妹看电影或演出,每次散场时,您都用手反复搓揉,发热后在我和妹妹脸上摸摸,说这样出去不易感冒……。时间恍惚,老屋依旧,只能带着妈妈的照片回来了,妈妈,让儿子与您说,您的老家周边全是工厂了,只有外公家这里还保留着过去的模样,外公家对面的大公公家也还在,乡里乡亲还在,当年外公隔壁的五保户还在,亲爱的妈妈,您看见了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老家,枣林湾春色。</p> <p class="ql-block">  枣林湾樱花大道。</p> <p class="ql-block">  不负清明绿杨春,</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老家,宜兴市高塍镇赋村社区下干村宋家组。</p> <p class="ql-block">  热情的大嫂。</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干儿子,汪大哥。</p> <p class="ql-block">  小河边的村庄就是外公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