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不知道有多少次了,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忘情的游走在这片热气腾腾的土地上,就像一个稚嫩的婴儿尽情的嬉戏于母亲温暖的臂弯里。</p><p class="ql-block">梁启超先生说:"故土之思,愈远愈切"。的确,人到中年,似乎愈加变得多思、善感。我一直想用美丽的语言歌颂这片土地,却写不出最华丽的诗句;一直想用动人的歌声赞美这片土地,却唱不出最优美的旋律。从《诗经》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到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从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似乎难以表达我心中丝丝、缕缕交织在一起的乡愁。</p><p class="ql-block">我始终觉得:家乡情怀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最深沉的精神底色。诚然,脚下的这片土地就像一本厚重的书,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了,但是我总是觉得,还没有读懂、也没有读透;因此,带着期望每读一遍,总是会获得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2025年清明节前夕,张易中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师生徒步40里路去张易镇莲花沟开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走好新的长征路”主题党、团、队日活动,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p><p class="ql-block">在莲花沟烈士墓前,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庄严的向英雄敬献花篮,全体师生默哀鞠躬,表达了对无名烈士的深切缅怀。接着,学校党支部、团委分别组织了庄严的宣誓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入团誓词,告慰英灵,寄托哀思,<font class="meipian-re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font>。</p><p class="ql-block">这一活动在社会各界和当地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p> <p class="ql-block">张易镇是毛主席率领长征红军翻越六盘山的前夜聚集地、转折地,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史必不可少的伟大历史片段之一,她的红色文化价值与伟大历史意义尤为可贵。因此,她不但是原州区、固原市、宁夏的重要红色资源,同时,也是国家级的重要红色文化资源。作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必须要努力提高对张易镇红色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的思想认识,让他成为我们在新的历史征途上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p> <p class="ql-block">莲花沟“红军坟”位于张易镇王套村以东的六盘山莲花沟内。坟墓共有两处:一处位于莲花沟口‘白石阶子’的山坡上,这里葬一人,沟内深处“挖水滩”东坡顶葬两人,均为在阻击战中牺牲的红军战士。</p><p class="ql-block">据王套村老教师赵俊国回忆:“1965年,解放军某部在六盘山拉练时,部队指战员在王套民兵连长程芳的引领下,进入莲花沟祭奠过3位无名红军烈士,并曾用红漆在大石块上写了‘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置于墓前以做标记。</p> <p class="ql-block">沿着红色足迹,感悟革命情怀。这段往返近40里的路程,磨砺着师生意志,孕育着家国情怀,它犹如一本厚重的红色历史教科书徐徐打开,写满了荡气回肠,流露着沧桑艰辛,慷慨悲壮,气吞山河。</p> <p class="ql-block">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的确,每次走进风光秀丽的莲花沟,头顶着清澈靓丽的蓝天白云,脚下是蜿蜒曲折的潺潺溪水,两边是漫山遍野的山花烂漫,心中是汹涌澎湃的革命情怀,总会让我情不自禁的与90年前战火纷飞的莲花沟产生一种跨越时空的对比。</p><p class="ql-block">“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沿着伟人留下的光辉足迹缓缓前行,用心聆听历史传来的深沉回响,接受红色精神的灵魂洗礼,作为一个有着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中国人,不知道你会有怎样的感慨?也不知道你的心中会不会涌起由衷的激动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一场不同寻常的“红色之旅”到这里就暂告一段落,我和我的同事们一样,还意犹未尽,但心里总是坦然了许多、轻松了许多。</p><p class="ql-block">不觉间,春色已半,蓦然回首,却是刚刚好时光。</p><p class="ql-block">泰戈尔说:“春从来不语,却温暖了世界;花从来不语,却芬芳了人间”。不错,料峭的春寒刚刚过去,天气渐渐向晴、向暖,这是我喜欢看到的。因为,我总是相信,所有的寒凉,都会在春天里终结;所有的希望,也都会在春天里启航。就像这片历尽沧桑、写满故事的黄土地,当和煦的春风吹过田野的时候,当温润的春雨滋补大地的时候,一幅壮美的“春和景明图”必将会开始慢慢的清晰、靓丽的展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