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个园与何园:

嘉应子'

<p class="ql-block">  个园始于明代“寿芝园”,清康熙年间归两淮盐商所有。因园主黄至筠生性爱竹,园中植有万竿绿竹,且竹叶形似“个”字,半个“竹”字便是“个”,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个园小巧玲珑,面积不大,是中国园林四大古典名园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以竹林和四季假山而闻名,通过不同的石材和植物的配置,象征着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季节,这在中国园林艺术上可谓独树一格,绝无仅有。</p> <p class="ql-block">  步入园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翠绿的竹海,它们挺拔而修长,宛如一群身着绿裙的仙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给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优雅。</p> <p class="ql-block">  园林景观在竹林的环绕中,显得格外宁静和雅致。</p> <p class="ql-block">  来到四季假山区,踏进个园圆门便是春山,根根石笋石象雨后春笋般立在竹树边,意示着春天的到来,那石绿斑驳的像形石十二生肖在牡丹和芍药花的衬托下,象征着万物生长、欣欣向荣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穿过笋石春山,在院子里,不同造形的太湖石假山分布在大小的池塘边,弯曲的石径旁,点缀着古雅的亭楼宇阁,充满了诗情与画意。</p> <p class="ql-block">  宜雨轩位于园内中心小水池的南岸,是园中的主体建筑,四面虚窗,可一览园中全景,是园主人接待宾客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抱山楼横跨夏秋两山,两山依楼而掇,有多条山径直通楼上,楼前长廊环抱两山,故得此名。</p> <p class="ql-block">  西边的夏山是以太湖石与叠石结合而成,山上黄馨紫藤,繁花垂条;山下古树名木,蓊郁青葱;山间石室幽邃,石梁凌波;山顶流泉飞瀑,有亭翼然。山上的亭台楼阁绿树山石,倒影在山前池水之中,骤然有一股夏日清凉之感。</p> <p class="ql-block">  东边的秋山以黄石为材拔地而起,峰峦起伏黄石之间植有丹枫,色彩斑斓,好一派秋收的境意。登山之道上下盘旋,曲折辗转。山上有飞梁石室,石室外则是一处小小院落。住山阁坐落在秋山南峰之上,有一副郑板桥所题的“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梅花蕊上寻”楹联。</p> <p class="ql-block">  冬山以宣石堆砌如雪石山脉,与墙上凿出的二十四个风音洞相呼应,配上腊梅、南天竺和黄花红果等冬季植物。右侧西墙之上,设一漏窗与一墙之隔的春山隐约相望,期待着冬去春来。</p> <p class="ql-block"> 站在院中的清漪亭上,可以一览全院之景,春夏秋冬尽收眼底,令人挌外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个园还是一个私家宅院, 其规模宏大、布局巧妙、用料考究,尽显江南盐商豪宅之奢华与雅致。</p> <p class="ql-block">  清光绪二年何园园主何芷舠辞官返回扬州,购得片石山房旧址,扩建园林,名为寄啸山庄。其建筑设计极具特色和创新,融合了中国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此外何园还拥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这在当时都是非常前卫的‌‌,被中国当代建筑泰斗罗哲文誉为“晚清第一园”。</p><p class="ql-block"> 何园全园分为东园、西园、园居住宅、片石山房四个部分,片石山房在东园南面,园居住宅则被东园、西园和片石山房包围,其园内的两层串楼和复廊与住宅连成一体。</p> <p class="ql-block">  进入大门,跨过寄啸山庄的圆门就是东园,东园南面那座嵌着“影凤穿牡丹”砖雕的是牡丹厅, 北面那座型似船状、单檐歇山式带回廊的四面厅是船厅,四周用鹅卵石和瓦片铺成水波状的花纹,营造出一种置身于水居之中的感觉‌。站在船厅中,园里的小桥、流水、假山和花木尽收眼中。园中风火墙上是一座秀丽的假山,长六十米,上有盘山磴道,下有空谷相通,水绕山行,遍植梅树,山上有座亭,过亭可登串楼。</p> <p class="ql-block">  西园以水池居中,池中央便是“天下第一亭”的水心亭了,这座水心亭是中国仅有的水中戏亭,专供园主人观赏戏曲、歌舞和纳凉赏景之用。</p> <p class="ql-block">  西园楼台极富层次,在水池北面,有上下两层的七楹楼房,其歇山顶式建筑四角昂翘,就像振翅起舞的蝴蝶,被称之为“蝴蝶厅”,是园主人接待宴请宾客的宴厅。厅前一颗高大挺拔的玉兰拊,正值玉兰花盛开,给园亭增添无尽的美意。</p> <p class="ql-block">  水池南面有太湖石假山一座,峰高约十四米,是全园的最高处,有险壁、悬崖、奇峰、幽岩,整座假山既有盘山曲道,直达山顶,又与山脚空谷相连通。</p> <p class="ql-block">  在水池的西面古木相映,绿意盈野,花丛矗立三门厅房,这就是桂花厅,因厅前种有大量的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而名。</p> <p class="ql-block">  西园的楼台虽然参差不齐,但却为四百三十多米的复廊连接起来,被誉为“天下第一廊”。</p> <p class="ql-block">  廊的东南两面都开有漏窗,有折扇形、花瓶形、梅朵形、海棠形等,形态各异,从窗中向外看,窗子如同画框,在何园的不同角度取景,被称作“天下第一窗”。</p> <p class="ql-block">  从西园来到了何园南部的住宅区,它是由煦春堂和两座七开间的洋楼组成,是一幢单檐歇山顶楼房,其融合了西方建筑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整座煦春堂大厅分正厅、耳厅,为目前扬州市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楠木厅,是主人会客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在楠木厅后有两进具有异国风格的双层楼房,叫玉绣楼,共有二十八间房,这里曾是小姐闺房,是园主人女儿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位于何园东端的片石山房,原名“双愧园”,是清朝初期画坛巨匠石涛叠石造园的人间孤本,被称为“天下第一山”,门楣上的“片石山房”额系石涛墨迹。如果何园的东园和西园是大园林,那么片石山房以其精巧玲珑的小园林便是“园中之园”。</p> <p class="ql-block">  何园园林以其豪放和大气,用其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国园林史上的“四个天下第一”,成为“晚清第一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