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2025年4月3日,春光明媚,艳阳高照,万里无云,乙巳年“清明节”到来之际,中华医祖岐伯祭拜大典在新密市苟堂镇方沟村岐伯山岐伯广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药传承者、文化学者及社会各界代表齐聚岐伯墓前,以庄严古礼追思医祖。</b> <b> 祭拜大典在礼炮中拉开序幕,炮声、鼓乐声、和平鸽在岐伯山旋转。作者在现场看到:此次活动安排的非常周到,与会代表衣着整洁,阵容整齐。特别是在敬献花篮环节,各代表手捧以艾草、菊花编织的花环,缎带金书,步入岐伯像前对先贤告慰;净手、焚香、恭读拜文,仪式中的每一个细节皆暗藏深意;檀香缭绕间,拜文诵读声如钟磬,铿锵字句间道出中医药“医国医人”的宏大格局。来自各界的代表负责人分别在会上讲了话。</b> <p class="ql-block"><b>从台下到台上两只金红雄狮不停地腾跃翻飞,让人特别瞩目;新密市经典幼儿园的少儿在朗诵名著中起舞,讨人喜欢;长长的鼓乐队,用强劲有力的鼓乐点,列队欢迎参加会的各地代表,令人振奋;舞台上一组青年男女文艺家们着妆的祭祀舞曲,精彩的表演,更显得场面庄重肃穆。</b></p> <h1><b>下边是作者用手机在现场随手录制的12段实况小视频</b></h1> <b>当天的活动,自始至终在团结向上,温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br><br></b><div><b> 梁冠山 图/文</b></div> <b> (附注)据相关资料记载:岐伯,上古时代中医学理论的奠基者。他幼时聪慧,长而博识,洞察天地阴阳、四时运气之理,精通医术医药,岐伯与黄帝说医论道,共同探讨人体生理病理、医药诊治之道。战国时期,医学家根据传说和记载,结合当时医学成就著成《黄帝内经》,成为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后世称《黄帝内经》为医书之祖,中医学为“岐黄之术”。<br><br></b><div><b><font color="#ed2308">点击本篇顶端“密州文化”图标,可观看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font></b><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