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入仙境(淄博)

随风远行

<p class="ql-block"><b>  乘坐家门口的公交车,十几站即可到达蒲松龄故居。可我却只去过那里一次,算起来还是四十二年前。</b></p><p class="ql-block"><b> 听朋友说现在的蒲松龄故居经过重建后,规模扩展相当大,园区建造也十分精美,非常值得一看。3.29日,我满怀期冀的来到了久违的蒲家庄。</b></p> <p class="ql-block"><b>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认为,蒲松龄既然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和短篇小说家,更是淄博历史上名气最大的名人之一。他的故居应该高端大气,柳泉周围也应风景优美,不料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b></p> <p class="ql-block"><b>  在蒲家庄内一处低矮的三间草房内,有蒲松龄简单的生平介绍。村外的柳泉更是只有孤独的一口井而已,令人唏嘘。对于这么重要富有纪念意义的景点竟然是这等境况,真难以想象蒲老先生在天之灵会作何感想。</b></p> <p class="ql-block"><b>   我这次乘坐的班车仅用半小时便到达了蒲松龄故居站。抬眼望去,一座高大气派的大红门楼上《淄博聊斋城》五个大字立刻映入眼帘。</b></p> <p class="ql-block"><b>  越过门楼,宽阔笔直的大街两旁统一的楼房建筑,商铺林立,特色美食招牌让人心动。我思忖翻新后的蒲松龄故居不会已完全变成了现代的容貌吧?</b></p> <p class="ql-block"><b>  前行二百米左右后才发现,几十年前的蒲家庄还在,依然还能发现一些旧时的影子。</b></p> <p class="ql-block"><b>  先前的蒲松龄故居,正房“聊斋”坐北朝南,建筑面积仅52.89平方米。室内分三间,东为卧室,西为书房,中为客厅。</b></p><p class="ql-block"><b> 现在才想明白,蒲松龄一生穷困潦倒,靠做私塾先生勉强度日,还怎么奢望其能住上体面的大宅大院呢?</b></p> <p class="ql-block"><b>  经过重建,现在的故居已经今非昔比。除添加了另外几个古色古香的院落外,展室内的现代科技也为故居增色不少。</b></p> <p class="ql-block"><b>  蒲松龄用二十几年时间完成的《聊斋志异》全书491篇,共约40余万字。</b></p><p class="ql-block"><b>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笔下的妖狐鬼魅世界,情感真挚,寓意深刻,自成一体。其能在浩瀚的中国文坛占居一席之地,实属不易。</b></p> <p class="ql-block"><b>  聊斋园,是以蒲松龄的巨著《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内容为题材而建造的大型旅游景区。园内有蒲松龄艺术馆、狐仙园、石隐园、柳泉、宦娘、聊斋宫、松龄墓园、观狐园、俚曲茶座、满井寺等景点,颇有江南园林的风范。</b></p> <p class="ql-block"><b>  24000平方米的聊斋园宏伟壮观,独特新颖,风景如画,是整个聊斋城的精华所在。</b></p> <p class="ql-block"><b>  聊斋宫应该说是一座庞大的“鬼屋”,人物场景按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鬼怪故事而创设的。</b></p> <p class="ql-block"><b>  进入假山内部,幽暗阴森惊悚。洞内各种鬼怪依靠现代的声光电效果,栩栩如生,逼真营造出了蒲松龄笔下的神秘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一念入仙境,一念回人间”。走进聊斋宫,感同仙境,登上山顶,重回人间。高耸的山亭下是一个巨大的观光平台,这里是景区的制高点,整个景区一览无余,尽收眼底。</b></p> <p class="ql-block"><b>  蒲松龄,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颗璀璨之星,更是我们淄博人的骄傲。以前我总抱怨政府没有用心将蒲松龄故居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人文景点,才导致了蒲松龄的影响力以及存在感不足。</b></p> <p class="ql-block"><b>  游览过后,精美大气的蒲松龄园区极大的震撼了我。我不禁反思,这么美的景点自己怎么没早发现呢?</b></p><p class="ql-block"><b> 据询问了解,淄博当地竟然极大一部分人一次都不曾来过蒲松龄故居。家乡的景点,自己人都不热心支持,还怎么去苛责其他人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