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近西烟水绿─春游成都小记

木昜

<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时节,我和爱人去了一趟成都,大哥和三弟多年前就在成都工作并安了家,他们期盼着姊妹们常去成都走走,这一次来,就是为了兑现爱人与大嫂的成都之约。</p> <p class="ql-block">  午后一时,飞机准点降落到双流国际机场,这次还是大哥亲自接机,与上一次见面一样,也与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两次接机时一样,轻声的招呼,和蔼的微笑,长兄的亲切关怀,如一股暖流顷刻沁入心田。</p><p class="ql-block"> 大嫂的疼爱从到家的第一顿中午饭开始,机场距大哥家只要二十多分钟的路程,到家时满桌的川菜己经齐备,这是大嫂和弟媳一上午的劳作,每次来,她们都张罗着在家里吃饭,大嫂坚持认为家里做的菜才更可口。她是在用家的味道,让我们有回家的感觉。又想起前年春节的事,我们聚在他们在海南文昌的家中过年,大嫂大哥忙前忙后,让我们在异乡照样吃上年饭、汤圆和饺子,也是充满浓浓的爱意和悠悠的亲情。爱人对桌上的那盘炒鸡胗赞不绝口,说小铭小时候也喜欢吃她做的这道菜,还是大嫂的厨艺更胜一筹。大嫂不忘夸赞弟媳,说你们刚才爱吃的龙抄手可是她的拿手菜噢。</p> <p class="ql-block">  大嫂和弟媳老早就开始策划安排行程,跟接待大姐二姐她们一样,想让我们玩的更开心更舒心。这次的游玩路线是一条去郊区的探家线,他们两家全程陪同,沿着三弟在崇州市羊马镇的别墅房、大哥在街子古镇的康养房、侄儿在开发区的学区房线路,一路聊一路玩,一路看一路吃,确实轻松愉快。大哥家的古朴、三弟家的简约、侄儿家的时尚,代表了两代人的居住风格,二十年间三次来成都,大哥他们从过去的周末郊游,到现在的郊外度假,生活的品质不断提高,享受生活的理念一点没变。成都的慢生活很是“巴适”。</p> <p class="ql-block">  大哥住家的小区,在街子古镇附近,他推荐大家去古镇上游玩。这是一个千年古镇,位于凤栖山下,北连青城山,东北临近都江堰,镇上有六条老街,重建于明清年代,有光严禅院、字库塔、唐公祠等景点,古街店铺以地方餐饮风味小吃为主。还记得那个“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的女教师吗,她辞职后曾与成都的理发师男友在街子古镇开过民宿呢。大嫂介绍说每到周末,老街上人山人海刹是热闹。这天是周四,又因为气温骤降,街道行人稀少,显得有些冷清,店家也没了吆喝的情绪,如成都街头一样的缺少繁华的景象,看来到处经济不景气,也是不争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  人气不旺,我们玩的兴趣也不浓,大哥说回去吧,带着我们往回走。他回头说话间,被一块街砖绊了一个趔趄,让我心里一惊。大哥年近七旬,年幼时就体弱多病,身体一直不如我壮实,这两年又大不如以前,走起路来稍有拖沓,今天的气候导常的冷,他将乡下家里的一件羽绒服给了我防寒,自己只在抓绒衣外面裹一件棉马夹,嘴里说不冷,寒风下双手抱夹冻的瑟瑟发抖,联想前年在文昌的时候,大哥微微弓着背、卷着左高右低的裤管、迈着有点内八字号的步伐,深一脚浅一脚地为我们安排住宿的身影,点点酸楚涌上心头,大哥也开始变老了!</p><p class="ql-block"> 大哥是家里的长子,姊妹中排行第三,五十年前参军入川,历经拼博甚至拼了老命,几年后才得愿以偿入了党提了干,凭着这块“金字招牌”,被他那正统的老干部丈母娘选做快婿,贤淑的大嫂“嫁鸡随鸡”又“爱屋及鸟”,始终对我们的大家庭尽力相助并呵护备至。初始,她的妹妹惊诧我们这个穷家庭竟有九姊妹之多,追问知书达理、优雅豁达的姐姐图的啥,“人多热闹!”大嫂毫不犹豫的四个字回答,表达了她无怨无悔的选择。如今她育儿养孙,终得福报,三弟也在他们关心下去成都成家立业,弟媳勤劳能干,女儿学业有成,日子过得都很幸福。</p> <p class="ql-block">  次日天气持续降温,我们决定绕过青城山,只去都江堰参观,小学课本中的都江堰和赵州桥,大家耳熟能详,爱人铭铭第一次来,我们陪着她在景区逛了一圈,导游将都江堰里的宝瓶口、飞沙堰、鱼嘴、卧铁等各项治水功能逐一介绍一遍,旁听的游客都啧啧称奇。鱼嘴处隔江对岸的二王庙,是供奉李冰父子的庙宇,汶川大地震中唯独二王庙的塑像屹立不倒,堪称奇迹。因为还要爬台阶,我们没去。 </p><p class="ql-block"> 都江堰与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是秦国时期修造的世纪工程,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都江堰是为了富秦伐楚统一中国而修,郑国渠是陈国为了“疲秦”自防而使的间计,灵渠是秦为了经略瓯越主动为之,出发点不一样,却都成了富民强国的大手笔,这段历史应该知道。都江堰后世历代都有修缮,景区入门通道的两旁,立有多位蜀郡太守塑像,其中最早的西汉郡守文翁,是我们安徽舒城老乡,是办官学的始祖、蜀地举贤的先河,也是拓展都江堰灌溉功能,与李冰齐名的治水能人,三弟惊奇天府之国原来也有我们安徽人的功劳。</p><p class="ql-block"> 景区道路平坦,只是凉风袭人,大嫂心疼我们受冻,买了几碗热腾腾的醪糟让大家驱寒,大哥不喜甜食,枉费了她的心情。她的妹妹艳姐和妹夫饶哥提前安排了中餐馆包间,暖气开启,热菜上桌,周身暖意,心情舒畅了许多。爱人说来都江堰玩的很开心,“天阴不晒、不用爬坡”,知妻莫若我。</p> <p class="ql-block">  出门游玩少不了品尝当地美食,成都美食甲天下,川菜称冠,火锅一绝。温江区有一个“古今山林”火锅城很有特色,在地处效外的一个村子里打造以火锅店为主的餐饮综合体,唯成都才有。三弟专门预订了山顶包间,四川火锅遍布全国,正宗的味道只在成都,艳姐从川大办公室退休,最擅长调剂客人的胃口,火锅食材经她七上八下的抖动,正是火候。在她诙谐的语言中,川味透过火锅弥漫的烟火气,瞬间融进我们的味蕾。观察发现,当地人吃火锅严格食材涮烫时间,看来吃法正确才能吃出正统。住地往返火锅城有三小时路程,成都人爱吃不嫌路远,这很正常。</p> <p class="ql-block">侄儿杨磊认为老辈人吃的太传统,邀请我们在交子大道的酒吧街嗨啤酒吃烧烤夜宵,又在开发区的水街让大家品味川味海鲜融合菜,还在家里展示他们走出去“看世界”的生活记录视频。我们头天去过了青羊宫文化公园的茶馆,逛过了太古里的商业潮街,感受了成都的悠久古朴与现代时尚,“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到小酒馆里头坐一坐”,成都的“慢”,被年轻人体现的更有节奏、更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  很欣赏侄儿这代人的悠闲生活方式,也很欣慰侄儿的儒雅懂事,舍得花费时间出来与我们老辈走动。血脉传承、亲情相依本来情理之中,在当下子女分散各地,传统家族纽带不再紧密的情形下,他们下一代身上能保持如此情怀,十分十分的难得!家国情怀、家族传承靠的是坚守和坚持,坚守是使命,坚持是责任。“路虽远行则必达,事虽难做则必成”。我坚持向他们下一代灌输这个观点。</p><p class="ql-block"> 让我流下眼泪的是你的坚守,让我依依不舍的是无尽的乡愁。成都,我还会再来,还会在街头走一走。(2025.4.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