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明节的思念</p><p class="ql-block">武志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父亲是2013年清明节的早上永远地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本是一个鲜花盛开的美好季节,但是因为我总是更加想念父亲,所以心情显得格外的沉重。</p><p class="ql-block">父亲走了10年,3600多个日日夜夜,我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淡忘,而是愈加地思念。以至于直到现在,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只要一听到那刺耳的电话铃声后就再也无法入眠,一缕缕揪心的思绪宛若湖面上的涟漪荡漾开来,那个悲痛欲绝、肝肠寸断、刻骨铭心的夜晚再次在眼前浮现……</p><p class="ql-block">“你爸突然有病了,说话困难,半个身体已失去知觉。”2013年4月3日晚,母亲在电话那头惊慌失措地说。接过电话的父亲已语无伦次,不知所云。我的大脑“轰”一下,如晴天霹雳,立即起床穿衣,打电话让远在长武县和村上的两个哥哥及战友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父亲身边。安顿好这些后,我在心里默默的祈祷着父亲能够平安无事。但是,不听使换的双手在不停地颤抖着收拾东西,嘴里在不停地催促着家里人快快准备随身衣物和我一同赶往老家。</p><p class="ql-block">一路上,我没有吃一口东西,没有喝一口水,任凭肆无忌惮的泪水滚落脸颊,掉在衣服上。迷蒙的双眼中,父亲的往事好像演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一幕又一幕、一桩又一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父亲生不逢时,命运多舛,颇多艰辛。当他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时,时值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父亲一生下来,可以说是在苦水中泡大的。然而,正是这苦难的生活境遇,铸就了他倔强的性格。因为生活困难,父亲的兄弟姊妹多的缘故,奶奶把当年只有6岁的父亲过继给了我们武姓家族的另一人家。父亲20岁离父,他饱受了生活的艰辛与磨难,一生内心深处埋藏的人生悲苦,是常人无法理解和体会到的。</p><p class="ql-block">回望父亲七十载,他在隐忍中化解了不幸,在日常忙碌中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充满坎坷磨难的岁月。70年来,他打过柴、放过羊;烧过火、做过饭、养过牛、种过地;在生产队,他分过粮、算过账;后来,他教过书、受过奖……,凡是别人能干的活,他都抢着干,别人干不了的,他也争着学,宁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愿让别人说什么。</p><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为人和善。他在我们这个小村庄来说,可谓一个文化人,他从小就练就了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和钢笔字。无论谁家娶妻生子、姑娘出嫁、儿子结婚、上梁封顶,都请父亲去给帮忙写对联。在我的记忆中,每逢大年三十早上,家家户户忙忙碌碌张灯结彩喜迎新年,而父亲便早早地把桌子擦干净,搬到院子里,准备好笔墨纸张,搓搓冻僵的双手,为乡亲们书写春联。母亲经常在我面前念叨:“你爸这一辈子给别人家写春联、记礼用的自家的笔墨、纸张,足够拉一车。” </p><p class="ql-block">从我记事起,他总是为村集体、为个人书写房屋庄基、最低保障、二胎准生等各种申请材料;总是为乡亲、为远在异地的亲戚、朋友等书写信件;总是在为乡当、邻居书写孝敬老人的好儿子、好媳妇等典型事迹。在我的记忆深处,村上姓司的一位老奶奶总是拄着拐棍,颤颤巍巍地来到我们家找父亲为远在新疆的儿子写信、念信。老人耳聋眼花,父亲每一次总是高声为老奶奶读信,解释信件上每句话的意思,直到她老人家听懂为止。然后,父亲再按照老人的意思,把所要表达的内容全部写完,并再次读给老人听,直到符合她的意思才算写完。</p><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忠厚老实,清正廉洁。他在生产队当过会计、干过保管,每逢队上分粮、算账,队长总是第一个想到的是父亲。因为只有父亲给每家分的粮才准确、公平、合理,大家才信服。而每次分粮,父亲总是把自己家的放在最后,把最不好的粮食留给自己。父亲个头不高,每一家的粮食,都要经过父亲一斗一斗地去给每家每户装好。每一次粮食分完,他总是累的直不起腰来。</p><p class="ql-block">父亲从不占公家的便宜,他在教育岗位上默默的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他把一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他心爱的每一位学生的身上。然而,他在临退休时,本可以找人说一下,让自己的教龄由29年半变成三十年,这样他的退休工资可以更高一些,每当别人为他提醒时,他总是说:“没关系,按政策办,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了。”</p><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嗜书如命。他一生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玩牌。他用节省下来的钱买回许多书籍。现在家里的房梁上、柜子里、箱子里到处都是父亲的书籍。如果谁借去了他的书,总是记得清清楚楚,最后总是要求人家必须归还于他。如果谁撕坏了、弄皱了书,他总是小心翼翼地抚平,用浆糊粘好。现在家里的旧书堆积如山,母亲几次劝父亲买掉一些,但是他总是不肯答应。父亲在白银来过为数不多的几次,但是,他每次总是跑到新华书店购回许多书籍。</p><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勤奋好学。过去村里没有电灯的情况下,每当夜深人静我一觉醒来时,他总还是在挑灯夜读。特别在上小学时,为了第二天上学方便,我总是和父亲每天晚上住在他的宿舍,每个深夜在我睡眼蒙胧中,父亲不是在写教案就是在批改学生的作业。</p><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没有打过我一巴掌,他总是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熏陶着我,为我前进的道路指明方向。一直酷爱美术的我,在考取西安美院时,专业课成绩优异,但最终因文化课未过关,未圆大学梦。本想第二年再复读,继续考取西安美院,但是只因两个哥哥结婚,家里债台高筑,我只好放弃学业,参军入伍。对于我未能考取大学,父亲一直以来总是说他没有本事,耽搁了我的前程,每当提及,他总是觉得亏欠于我。善良的父亲啊!您再不必自责,因为儿子已长大,完全理解了父亲当年生活的艰辛和不易。</p><p class="ql-block">父亲教了近30年的书,他一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每天尽职尽责的干好自己的工作,尽心竭力地为每一位学生传授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我们这个小山村几十年以来,考出去的第一名大学生是崔建平,他每次回老家来,总是要来看望父亲,他说:“没有武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p><p class="ql-block">面对学生的评说,父亲坦然说到:“建平这个娃娃的成功,不是我的功劳,是他家庭良好的教育和个人拼搏奋斗的结果,我只是发现他是一个学习的好苗子,进行了鼓励和正确的引导。”当建平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已是父亲走后的多个时日,他还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了我的电话号码后,特地从西安打过来电话,对未能见到父亲一面,深表遗憾。</p><p class="ql-block">我惊异于父亲无穷无尽的爱,他一生除了照顾我们弟兄外,还要照顾几十年如一日体弱多病的母亲。在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每天放学后,就帮着母亲做饭,当母亲病了,总是在用柴火为母亲熬药。到了晚年,因母亲吃饭下咽困难,父亲总是站在母亲身旁,看着她把饭碗放下,才算松了一口气。父亲总是给邻居们讲,母亲一生受了很多苦,要陪伴母亲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p><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对我们弟兄三个可以说操碎了心、愁白了头,对我们投入了太多的精力与感情,他在竭尽全力地尽着一个父亲的责任。然而,我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时,竞将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唠叨,当作一种负担,有时将父亲的说教当作耳旁风,但是父亲还是依然呵护着我们每一个人。</p><p class="ql-block">参军入伍离家二十余载,由于前几年通讯不便,我和父亲的联系基本上靠书信。特别是手机普及后,每天必须给父亲打一个电话。在他临走的当天上午,我还给父亲打过去电话,他询问我需要什么,他和母亲还准备给我和儿子捎一些我们特别爱吃的大肉、苜蓿等食物,让孙女顺便捎过来,没想到,那天早上的通话竞成为了此生最后一次和父亲说话。平时由于白天工作忙,我每天给父亲打电话都是选择在晚上,而那天不知为什么,而是在上午和父亲说了很多话,现在回想起来,深感这是上苍冥冥之中的安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直以来,总感觉父亲的身体很好,只是血压有些高, 我们弟兄三个和父亲本人自己也没有把他的身体健康状况放在心上。因为父亲一生没有进过医院,他总是在牵挂着别人,我们倒是为母亲的身体一直都在担忧着。但是,他得起病来竞然是那样的凶险,4月3日晚上是他一生第一次进医院,也是最后一次进医院。因为我们的疏忽大意,导致了父亲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不可饶恕的错误就这样无可挽回的发生了。这种悔恨,这种内心深处的隐痛一直伴随着我。</p><p class="ql-block">父亲的故事是讲不完的,可是每当我提及总是泪眼婆娑,脆弱的心似乎经受不住情感潮水的激荡,不愿触及灵魂深处的隐痛与悲伤。</p><p class="ql-block">2013年清明节的早晨,淅淅沥沥的小雨在不停的下着,车子在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上急速奔驰着,远处的山峦在黎明前的晨色中仿佛宣纸上的水墨画一样,愈来愈清晰。当天色大亮时,我刚赶到家,干渴的大地迎来了久违的春雨,也许正在为父亲的离去而默默哭泣。</p><p class="ql-block">一进院子,得知父亲没能等到我的回来,已经离开时,心如刀割,撕心裂肺的感觉和巨大的悲痛让人喘不过气来。看着躺在冰冷的床板上的父亲,面如黄土,没有了一点生气,满眼的泪水狂涌而下。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身体一向很好的父亲说走就走了,恍如梦中,心痛得直想撞墙。此刻,无奈、无助、无望和迷茫全部袭来,任凭满脸的泪水滚滚而下。“父亲啊!您怎么不答应我?您活着没享一天福啊……”父亲再也不会回答我,再也听不见儿子的呼唤,亲朋好友都纷纷落泪。</p><p class="ql-block">父亲走了,当我们给所有的亲朋好友通知时,他们无不惊叹:“不可能、不可能,你爸昨天在窑店赶集时,我们还见过面……”</p><p class="ql-block">但是,当看到我们兄弟穿白戴孝时,他们不再争辩,而是在自言自语:“多可惜啊,多好的一个人啊,就这么走了……”</p><p class="ql-block">“好人哪,这都是老人家积的德,没有受病痛的折磨。”许多乡亲都这样感叹着。</p><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一直生活在农村,他的后事也是按照传统的古朴、庄严、肃穆而又繁琐的礼仪办理。在迎来送往、祭奠送葬的各种仪式中,我的心时时被一种巨大的悲痛压抑着,又时刻被亲情、友情、乡情、战友情浓浓地包围和感染着。这种浓烈的情感宛如一面镜子,映射出父亲的品格和为人,使我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父亲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在后来的两三天里,我还是不相信这是发生了的事实,还时常到灵堂前,看看父亲能不能醒过来,是不是老天和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可是,再叫父亲无人应。在父亲下葬的那一刻,想着慈祥的父亲永远再也见不着了,我痛不欲生,真想去陪可怜可亲可敬的父亲。</p><p class="ql-block">本来一直晴好的天气,可就在父亲走了的这几天里,每天不是刮风就是下雨,天上堆积如铅的云层好像快要掉下来似的。可是,在父亲祭奠和出殡的两天,晴空万里,鲜花盛开,春光明媚。父亲一生不愿麻烦别人,就连他的最后一程,也不愿让亲朋、好友在凄风苦雨中为他送行。父亲更没有麻烦儿子们在床前为他尽一点孝心,就连我当天晚上赶回老家的过路费都给我们省了。</p><p class="ql-block">父亲走了,他没有给我们留下一句话,面对永远沉默的逝者,我才悔恨地发现,我对父亲的了解竞是那样的少,在我拾掇父亲的遗物时,他的抽屉里全部存放着我几十年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东西,有我每个学习阶段的毕业证,我参加西安美院考试时的准考证和我在部队时与父亲互通的一摞信件,我粗略的数了一下,约有近百封,面对熟悉的遗物,那种无可追回的强烈的失落感和深切的哀痛让我喘不过气来。</p><p class="ql-block">此时,我才发现,我们欠父亲的太多太多,过去总以为来日方长,而忘记了世事无常,一别再无归期,留给我们的是一辈子的思念和回忆。当我们该回报父亲时,他带着对人生的诸多牵挂和不舍,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哀痛是无法言表的。</p><p class="ql-block">父亲走了,多少个夜半三更、多少个黎明前的晨色中,只要我一睁眼,总感觉自己恍若梦中,而且那种生离死别、撕心裂肺的感觉,让我的心灵在不停地颤抖。</p><p class="ql-block">父亲走了,我深深地怀念他的精神和风范,父亲清贫、清廉的一生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财产,但是父亲忠厚老实的为人和优秀品格,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p><p class="ql-block">父亲走了,我才深切体会到父爱的珍贵与不可替代。愿天下人都珍惜这份感情。</p><p class="ql-block">父亲走了,他走在了2013年的清明节,走在了芬芳的油菜花盛开的美好春天。</p><p class="ql-block">灵车前,儿子高擎的引魂幡在空中随风飘舞着,纸钱在空中纷飞着,父亲随之远行……</p><p class="ql-block">忙碌了一生的父亲,您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您!</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以此文遥祭父亲!</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