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呈坎坐落于黄山风景区南麓,隶属黄山市徽州区,曾为歙县辖地 ,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呈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唐末江西南昌罗氏兄弟迁至此地并改名。宋代以后徽商兴起,这里文化教育昌盛,人才辈出,如宋代龙图阁大学士罗汝楫、史志学家罗愿,“扬州八怪”之一罗聘等。朱熹赞其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建筑风格看,呈坎按《易经》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呈”象征天、宇宙,“坎”代表地、水、地球,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村落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保留了明代堤坝、桥梁、水圳等水利工程,街巷布局独具特色,两条水圳引入河水,既方便生活又有消防作用,还蕴含“聚水如聚财”之意。这里古建筑星罗棋布,保存有宋、元、明等朝代古建筑130多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49处 ,有“国宝之乡”“中国古建筑艺术博物馆”等美誉,堪称明代民居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自然景观方面,呈坎四面环山,山气茂盛,众川河是主要河流,全长19公里,流域面积45.58平方公里,此外溪涧纵横。《罗氏族谱》记载的“八景”,如永兴甘泉 、朱村曙光等,融合了自然与人文景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呈坎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国保之乡”“中国古建筑之乡”等称号。随着旅游业发展,呈坎逐渐成为热门旅游地和网红打卡点,同时当地也重视文物保护,开展多项保护工程,探索古建筑保护的“呈坎模式”。</p> <p class="ql-block">唐模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是集水口园林、徽派建筑、田园风光于一体的古村落风景区,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它始建于唐朝,距今近1100 年历史,原名檀干,后为缅怀大唐盛世而改名。唐模历经培育、兴盛,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古村落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唐模以诸多特色闻名遐迩。自然景观上,这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自然环境优美。檀干园模拟西湖景致而建,园内“三潭相连” ,有“三潭印月”“湖心亭” 等胜景,被誉为“小西湖”;村中的水街是主要街道 ,檀干溪穿流而过,溪上建有形态各异的石桥,有“十桥九貌”之妙,两岸分布着近百幢徽派民居,还有40余米的避雨长廊和美人靠;此外,还有树龄达1300余年的银杏树,至今金秋仍硕果累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人文景观方面,文化底蕴深厚。沙堤亭建于清康熙年间 ,是镇风水的标志性建筑,造型独特,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八个角;同胞翰林坊同样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为表彰许氏家族的许承宣和许承家两兄弟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翰林而建,牌坊石雕精美,刻有梅花,寓意兄弟二人寒窗苦读的艰辛;高阳桥由唐模许氏建于清朝雍正年间,为水街入口,是古徽州地区仅存的几座廊桥之一,因许氏来自高阳郡而得名,不忘祖先之意;许氏宗祠按照不同社会阶层建造,区分严格,总祠下分“尚义堂”“继善堂”“骏惠堂”三个支祠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地位;忠烈庙供奉着唐朝为平息“安史之乱” 献身的许远和张巡,体现了当地对忠义精神的敬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这里推出了黄梅戏表演、茶艺展示等具有徽州传统特色的民俗表演节目,还结合徽文化推出了“碑刻拓片我最行”“学唱黄梅戏”等特色研学主题产品,开展实景教学、乡村民俗等学习体验活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唐模将恬静的田园风光与古朴的人文景观完美融合,有着“风雅山水田园,徽派古建长廊”的美誉,也被誉为 “中国田园诗画乡村”“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 ,是体验徽派文化和感受古村落魅力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西溪南坐落于黄山南麓、丰乐河畔 ,又称丰溪、丰南、溪南,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里自然景观秀丽迷人,丰乐河穿流而过,河水清澈,两岸嫩绿的枫杨绵延数里,形成了广袤的枫杨林湿地 ,绿意葱茏,充满生机。踏入其间,仿佛置身现实版的“绿野仙踪”。清晨,常有烟波与雨雾氤氲缠绕,云烟、房屋、虬枝相互映衬,构成静谧唯美的诗意画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古村的建筑独具特色,古民居粉墙黛瓦 ,依水而建,布局犹如棋盘,街巷纵横交错。石板街贯穿全村,历经岁月打磨,承载着历史的痕迹。老屋阁作为徽州古宅的代表作之一,建于明代中期,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虽历经风雨磨难,却依然保存完好,风格淡雅朴素,展现着古人的审美与艺术品味。绿绕亭始建于南宋 ,因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得名,它北临渔翁塘 ,曾于洪武年间被毁,后经修缮,见证着时光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西溪南的文化底蕴深厚,古时曾是徽州府歙县的富庶村落,流传着“溪南八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曾以此为灵感创作《溪南八景诗》。这里的人们务农为本,农而兼商,商富兴儒,因儒致仕,沉淀出独特的人文气质。此外,徽式月饼制作等特色手工技艺传承至今,承载着徽州的民俗记忆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便利的交通让游客前往更加便捷,它距离黄山机场25公里,距高铁黄山北站仅4公里 ,还有公交直达。漫步西溪南,既能欣赏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又能感受古朴醇厚的人文气息,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在徽州古城的最后一天,味蕾被河天下饭庄彻底征服。踏入饭庄,木质桌椅整齐排列,墙壁上挂着的徽州风光画,让人瞬间沉浸在浓郁的地方风情里。招牌臭鳜鱼一上桌,独特香气瞬间弥漫,鱼肉鲜嫩紧实,蒜瓣状的鱼肉入口,咸香微辣,滋味醇厚。胡适一品锅内容丰富,五花肉、豆腐、蛋饺等食材层层叠放,炖煮得入味十足,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这顿饭,不仅满足了胃,更让我带着对徽州美食的眷恋,为这次古城之行画上圆满句号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