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昵称:苏瑞</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586575</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一个不为人知的地市级边境小城——辽宁丹东。.</p><p class="ql-block">虽然它小,我却很自豪。它处在北纬40度这一圈纬线上,许多古老文明国家的首都,国际大城市就坐落在北纬40线上:罗马、伊斯坦丁堡,北京、纽约、一座座城市像珍珠一样穿在北纬这条项链上,形成人类文明的纽带。为此在国家植物园国家特立了一座大理石碑,北纬40度线穿石而过,纬线经过丹东,我自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来之优越的地理环境,这是丹东人的福分。每当我思念家乡,走进植物园,到40°纪念碑前拍照。同样的姿态,照了一年又一年,按年排序,存在手机。虽然北京离家乡有两千里远,但我相信,我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在按下手机拍照的瞬间,沿着大理石指引的40度纬线,会以量子速度瞬间到达家乡的天空,它会变成白云,映衬广阔蓝天的美丽,它会变成春风,抚慰劳动者的面庞,它会变成家乡人需要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提到鸭绿江一定耳熟。“雄赳赳 ,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志愿军战歌,60后无人不晓。抗美援朝时,当初有两百多万志愿军就是从丹东跨过鸭绿江,奔赴到朝鲜战场上。</p><p class="ql-block">翻开手机相册,在志愿军公园,有一座《回望》塑像中,志愿军战士,正是在这里过江。入朝战士从清晰的身影到远方的黑线,无边无际,从塑像正面走到背面,战士浓缩在这张卷起的历史画卷之中。雕塑中间:一名战士在过江时,转头深情回望祖国,带着无限的眷恋,从此一去不回还。当年丹东很多人,积极报名参军,为了保家卫国,丹东人和全国人民一样,不惜付出生命代价。这样赤胆忠心的家乡人,怎能不令我思念。</p> <p class="ql-block">翻看手机相册《鸭绿江大桥》照片,漆黑的夜晚为背景,红色灯线照耀的钢梁大桥,及其震撼,令人血脉偾张。看这黑沉沉的夜晚 ,多么像朝鲜战场上美军飞机大炮狂轰滥炸、硝烟四起的至暗时刻;那鲜红的桥梁,多么像志愿军战士鲜血喷涌,奋勇拼杀,至死不倒的形象;多么像家乡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付出血的代价。鸭绿江大桥作为钢铁运输线的起点,日夜不停为前线供应军用物资,同时也把前线的伤病员,转送到中国志愿军总医院和驻安东办事处。美国气急败坏派飞机,不仅炸断了鸭绿江大桥,还炸毁了丹东最繁华的中心区三马路民居,造成居民上百人死亡,伤者无数,房屋倒塌1600多间。最恶劣的是在丹东及东三省搞细菌站,投放细菌,几十万人受感染,大量死亡。在这样的恐怖环境下,丹东人民抓特务,修桥梁,想尽一切办法为前线送衣、送药,送武器,解救伤员,为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鸭绿江大桥见证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岁月,记录着丹东人民对志愿军的贡献,现在成为国家一级文物。当一队队少先队员在断桥上举起拳头宣誓,当一群群白发苍苍的志愿军战士,来故地重游,这些异国他乡洒热血、舍性命守护国家的人,正在被年轻爱国者接力。我的家乡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它的英雄气质、风骨正是我的思念、我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再看手机相册这一张照片,丹东巡洋舰543号,退役停靠在鸭绿江下游浪头港。远远看去,体型巨大,有103米长,10多米宽。是一艘导弹护卫舰。于1985年5月加入北海舰队,后转为南海舰队丹东舰。服役期间,出色地完成了战备巡逻,海上维权,出国访问联合事演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因表现卓越, 丹东舰被上级机关授予“不怕苦、不怕累,特别能战斗”的称号,并被誉为 “丹东舰精神”。2021年5月退役,并被赠予丹东市,用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多么美好的礼物!家乡又填了一个威武神器。每天有源源不断的游客或学生到舰艇上参观武器装备,了解它的性能。这艘丹东号巡洋舰以往的荣耀和精神,给丹东人带来了永争上游的勇气!这种永攀高峰的精神,怎么不令我赞赏,令我思念?!</p><p class="ql-block">如今边陲小城日新月异,蜕变成美丽的新娘,它等待你的到来。你们来了,就是为我捎去了一部分乡愁,替我重游一次家乡。我感谢你们!</p> <p class="ql-block">手机里还有上千张家乡照片,鸭绿江口的鸟浪,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巍峨耸立的虎山长城,千年古镇大孤山,辽东第一凤凰山,纯净明丽的铁甲水库,富裕浪漫的大鹿岛等等,张张美景看了又看。虽然有飞机有高铁,每年回乡的次数却有限。以解乡愁的手段,就是打开手机相册翻翻,打开视频对对话。手机成为我们的桥梁,不可离身的好朋友。它让我的眼,让我的心在思念家乡的愁绪中,找到回家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