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州(韩文公祠)

胜利

<p class="ql-block">美篇号11608083</p> <p class="ql-block">3月7日,我们从龙湖古镇旅游完了就出来,大概用时两个小时左右,我们跟团队的人都到齐了之后就上车,往潮州方向去,我们离开龙湖古镇,大概有30公里左右到潮州,半路上我们在饭店用时一个小时吃了饭。</p><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去了韩文公祠(韩愈)。韩文公祠是为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而建的祠宇,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城东笔架山麓,背靠韩山,面临韩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手无缚鸡是文人,礼仪之邦数文明。</p><p class="ql-block">今日旅游到韩山,方知颂文属此理。</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7日</p> <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是为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而建的祠宇,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城东笔架山麓,背靠韩山,面临韩江。其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祠内梁间遍挂名家题写匾额,祠前甬道尽端处有五十一级笔直石蹬道。祠体正面墙壁近90厘米高工整的石裙板上砌筑平整、坚实的淡绿色砍磨砖墙面,砖墙至坡屋面与桁桷衔接处紧密吻接,整体建筑古朴典雅,肃穆端庄。</p> <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不仅是潮州的一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海内外游客抵潮的必游之地。祠内保存有历代碑刻四十面,记录了韩愈的生平事迹和治潮业绩,是了解潮州文化历史的珍贵资料。</p><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是国家4A级景区。2006年5月25日,韩文公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因谏迎佛骨触怒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在潮州任内,他驱鳄释奴,兴教延学,极大地推动了潮州的发展,深受潮州人民的敬仰和爱戴。因此,潮州人民将笔架山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并建祠立庙以纪念他。</p> <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即韩愈纪念馆。北宋咸平二年(999年)由潮州通判陈尧佐于金山麓夫子庙正室东厢辟建“韩吏部祠“。元佑五年(1090年)潮州知州王涤徙至州南七里,苏轼为他撰写了《潮州韩文公庙碑》,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遂成天下定论。及至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潮州知州丁允元认为韩公尝游于笔架山并手植橡木, 刻遂将原本在城南七里的韩文公祠迁建于此。</p> <p class="ql-block">韩祠正门“韩文公祠”四字为1984年胡耀邦视察潮州时所题,</p><p class="ql-block">正殿有韩愈塑像,韩愈塑像两旁塑像侍从为张千、李万(过去多将唐代韩熙载错当成了韩愈,已考证确定为韩愈塑像)。</p> <p class="ql-block">潮州人崇尚韩愈,以至效祥于他手植的这棵橡木。“以花之繁稀卜科名盛衰”,甚至《潮州府志》有“乾隆九年调堂橡木花,科名大盛”的记载。于是,祠吊先哲,木卜科名,“韩祠橡木”便成了潮州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祠内有历代碑刻36块,其年代最早者即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庙碑》,从城南移此,置正堂南墙下。韩文公祠内梁间遍挂名家题写匾额,石柱镌刻对联,甬道碑廊环列历代碑刻40面,记载着韩祠的历史和韩愈治潮业绩以及颂扬韩祠的诗文,其中也有书法珍品和研究专访文史的珍贵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