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胜中短篇小说集(周末连载)

冬去春又来!

<p class="ql-block">【中篇小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好 雨 知 时 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1</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柳逢春返校后的第三天下午,收到了包红的信。</p><p class="ql-block"> 包红在信上说,上一次和你在一起是我玩得最快活的一天。她说,你有一双敏锐的眼光,能准确地观察和分析我的思想、性格,这使我很受震动,足以说明我还很幼稚。她说,非常感谢你给了我及时的帮助,请你放心,像我这样坚强、豪迈的人,是不会背上什么思想包袱的。她说,我生在医院,长在医院,从小受到医学的熏陶,过早地看了几本生理方面的医书,所以没有同龄人那种特有的两性神秘感,因而同你的交往我感到很自然。我其实是一个思想和性格已趋向成熟的女孩。她说,我下周六或周日可以趁到镇农行存款的机会回家一趟,顺便到你们学校来,请你帮我借几本高中英语课本,我准备拉开‘战势’了。这里的生活我已基本习惯,药也准备停吃了。医学上的临床经验是:治病‘三分靠吃药,七分靠精神’。精神上的动力可以加速病的痊愈,提高学习的效率。她说,我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不想作别人的‘附庸’,不想作一个能活能动的‘玩具’,不想作一个终年为家务奔波的家庭妇女……——不作这样的人。这是我的追求。她说,我愿作一个关闭心灵窗户的‘脱俗者’,走上没有老师、没有教材、没有时间的自学之路,在幽静的生活中自得其乐……她说,这个星期天我构思了一篇小说,准备马上动笔把它写出来,想请你作为第一个读者,帮我的处女作提些意见。最后她说,但愿能长久地、无条件地得到你更多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洋洋洒洒,长达5页之多。</p><p class="ql-block"> 看了包红这封信,柳逢春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这不是一个平凡的姑娘所能想象和说出的话,从中可以看出她与众不同的个性。她好像在信中唱着欢乐的歌,幸福的歌,理想的歌,奋斗的歌。而歌声中也掺杂着一股淡淡的忧愁和悲伤。从这封信中柳逢春进一步看出,包红正是他所理想的姑娘。他有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他碰到了自己所理想的姑娘,他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就像追求自己理想的事业一样,不管她在哪儿,他也要去爱。事实上,爱情和事业在很大程度上是息息相通、相辅相成的。譬如,一个对事业矢志不渝的人,表现在爱情上的态度往往是坚定不移;事业上获得了成功,爱情也会接踵而至;而爱情的力量又会推动事业进一步发展,取得新的突破。这就是书上所谓真正的爱情能使人创造奇迹的道理。也像一种良性循环。至于有人为了爱情而忘了事业,那完全是因为没有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或者说这种人是爱情至上主义者。在正确认识和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上,柳逢春是很自信的。何况他一向认为爱情与事业并不矛盾。当然,对这个问题想多了,难免又会使他产生一些少年维特式的烦恼。所以在这些方面他不愿作过多的思考。他只觉得追求理想的爱人,从某种角度上讲,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理想的事业。因而碰到理想的姑娘,他只有跟着感觉走,别的他可不顾那么多了。</p><p class="ql-block"> 柳逢春把包红的这封信郑重地收藏起来,然后赶到邮电局,给包红打了一个电话:“你的信我刚收到,请你在星期天之前,务必把你构思的小说写出来,星期天我一定到二道河来,拜读……”</p><p class="ql-block"> 星期天,柳逢春在一家熟食铺简单吃了早点,带上给包红找的两册高一英语课本,骑着自行车直奔二道河。</p><p class="ql-block"> 到了二道河,柳逢春从综合商店后院大门径直走向包红的寝室。门虚掩着。他蹑手蹑脚推门进去,看见包红还在睡觉,发出轻微的鼾声。除了鞋子,她的衣服一件也没脱。他想,大概是她这两天写作太累了。就让她多睡一会儿吧,先别叫醒她。</p><p class="ql-block"> 他把目光投向书桌,看见稿纸上一个醒目的标题:生命之歌(短篇小说)。他轻轻地坐下来,轻轻地掀动稿纸看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小说的主人公——小红,是一个疾病缠身而又勤奋好学的姑娘,她曾是健康活泼、热爱生活的,并有过上名牌大学的理想和当文学家的抱负。可是高考之后却名落孙山。当今应试教育“一张考卷定终生”的残酷现实,使她对生活充满了失望。一个月来,她悲愤交加,得了一场重病,接着又患上了神经衰弱症。在理想破灭前途渺茫的困境中,她痛不欲生,准备投水自尽以了却自己的一生。“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小红曾在高考之前的冲刺阶段把周恩来的这两句诗作为励志铭。一天,就在她踏上山村附近游河沟水库大坝,正要“赴汤蹈水”的千钧一发之际,她初中母校的一位年轻男教师,以百米赛的速度冲向水库,把她搭救过来。之后,这位老师经常到小红家里去看望她,安慰她,除了给她送些药品和滋补品外,还带去很多书供她自学,并用张海迪精神鼓励她学习写作。老师的同情、关怀,向她伸来的温暖的手,终于使她走出困境,并坚定了生活的信心。后来,他们相爱了,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小红在文学上也取得了很大进步,陆续发表了不少作品。</p><p class="ql-block"> 小说语言流畅,行文从容不迫,娓娓道来,感情极为真挚。结尾一段的抒情和议论,更有一股深入人心、催人向上的感召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小红的书桌上面、床头柜上、枕头底下都是书。与其说她处于书的包围中,倒不如说她是被爱俘虏了。有人说,被人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小红被她的老师——恩人——丈夫深深地爱着。因而她是幸福的。生活并没有薄待她。尽管她有可能终生辗转病榻,但她的生命将永远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尽管她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艰难,她也要像登山队员一样奋力攀登。也许她最终到达不了她所企望的高度,她却宁肯躺倒在向上攀登的路上。小红的心,是一只沐浴在春光中的小鸟,只要一搏动,就要展翅飞翔,就要放声歌唱。她觉得人的生命不是呻吟和叹息,而是一支充满激情的奋斗之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完这篇小说稿,柳逢春陷入了沉思。“小红”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他。从这篇小说中,他似乎看到了包红和他自己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不知什么时候包红醒了。当柳逢春的目光不经意地转向床头时,包红正睁着一双大眼睛出神地望着他。她的眼睛布满血丝,眼圈微微发黑,泪光闪闪。</p><p class="ql-block"> 看完了?感觉怎么样?包红躺在床上没动,盯着柳逢春问道。</p><p class="ql-block"> 柳逢春说,艺术感觉不错,言真意切,哀婉动人。尤其你的语言已相当成熟,几乎无可挑剔。我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p><p class="ql-block"> 包红说,接到你的电话后,我就开始不停地写,差不多是一溜水地写出来的,熬了两个通宵。说着便起身下床穿上鞋子,坐在床边。</p><p class="ql-block"> 柳逢春说,只要你对生活和文学抱着满腔热忱,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就会不期而至,这时你就文思泉涌,欲罢不能,动起笔来势如破竹一气呵成。</p><p class="ql-block"> 这要感谢生活。包红说,你不是常对我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吗?当然更要感谢你……</p><p class="ql-block"> 主要靠你自己。柳逢春说,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鲁迅先生不是说过吗,世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p><p class="ql-block"> 停了一会儿柳逢春又说,你起步较快,起点也不算低,没想到你的第一篇小说就写得这样成功。一般来说,处女作是难产的,它的发表,往往成为一个作家的成名作或代表作。</p><p class="ql-block"> 包红说,承蒙老师的夸奖和鼓励。比起你来,我还差远了,还需要你的具体指导和帮助。</p><p class="ql-block"> 光靠我的帮助还不行,柳逢春说,你还要多读一些文学理论书籍,多读一些引起评论的作品,这样会少走弯路,提高也快。</p><p class="ql-block"> 包红说,好吧。……现在请你把我这篇小说修改一下,我去买点菜回来。说完拎着菜篮走了。</p><p class="ql-block"> 午饭做好后,柳逢春和包红吃着,喝着,说着,笑着。可包红光在请柳逢春吃菜,她自己却吃的很少。柳逢春问她,为什么不多吃点?她说,我现在肚子根本不感到饿,为了陪你,我才勉强吃了一点。这几天,我的病好像又厉害了,上次到卫生院去检查了一下,医生说我可能还患有肺结核……说到这儿她就忍不住轻声咳嗽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柳逢春一听,瞬息惊愕之后,出神地看着包红。从她那略显苍白的面颊和有点弱不禁风的神态,他想起林黛玉,想起她小说中的小红。顿时他感到眼热鼻酸,连忙转过脸,用手抹了抹眼睛和鼻子。这一举动非常自然,没让包红看出破绽。他嘴里机械地嚼着菜,一时竟忘了吞咽。突然他问包红:你看过巴基斯坦电影《永恒的爱情》吗?看过。你问这个干什么?啊没什么,随便问问。不,我知道你问这话的意思,我的敏感性特别强哩!包红说到这儿,嫣然一笑,端起杯子轻轻抿了一小口啤酒……</p><p class="ql-block"> 吃罢午饭,柳逢春帮包红收拾好碗筷后,走到书桌旁坐下。他又看了看包红写的小说稿《生命之歌》。他很想给这篇小说修改一下,可除了几个错别字和一些小语病外,几乎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他大刀阔斧地修改。</p><p class="ql-block"> 他把衬衣袖子卷起来,两肘支在桌上,习惯性地把手指弄得格格直响,然后把拳头一捏,手臂上肌肉和青筋暴突,显得膂力过人。包红站在书桌边看着这些,便把手伸到他面前,说,我的手不比你的小多少,可没你这么有劲儿。这时,他顺手牵羊般握住了包红的一只小手,捧在手里抚摸着。包红就用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他浑圆的臂膀,身体不由自主地靠过来,轻轻贴在他身上。</p><p class="ql-block"> 渐渐地,柳逢春心里像有一条蚯蚓在慢慢蠕动。他闻到了包红身上一股令人心旷神怡的气息,一个妙龄少女身上特有的馨香。他的心律加速了,脸庞发烧,头脑发热,心里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激动和恐慌。他沉浸在这种迷醉里,一种渴望拥吻她的冲动强烈地占据了他。但这种冲动却为时极短,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他松开了包红的手,站起身离开座位,把包红轻轻扶在椅子上坐下,说,我感到屋子里太热了,我要出去吹吹风……说着就毫不犹豫地走了出去。</p><p class="ql-block"> 倒不是什么法律的威慑叫他清醒,也不是什么习惯的势力让他恐惧,抑或是道德的力量使他感到如果把她拥着一吻便会带来终生遗恨,而仅仅是一种积蓄在他大脑底层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一向惯有的理智不期而至的闪现,才使他毅然放弃了拥吻她的念头。尽管他有爱的权利,尽管他已爱上了包红,但此时此刻,如小鸟依人般依偎在他身上的包红,犹如一只天使,她那诚挚的目光,她那羞赧的微笑,她的天真,她的纯朴……总之,她的一切都唤醒了沉睡在他心灵深处一种圣洁的美的意识。这种意识和理智一起平息了他的心海里感情洪流的泛滥。在他的心目中,一切美的东西都会使他心动和心痛,比如一幅至美的画,一本难忘的书,一首古老的民歌;比如青春、友谊、爱情……他觉得他只有责任发现美、保护美,而没有权利亵渎美、破坏美。他记得一位大诗人说过:“美就是完整,犹如一个浑圆的苹果。”而包红,这个还不满十八岁的少女,就是一个尚未成熟的青苹果。</p><p class="ql-block"> 柳逢春在外面溜达了一圈,回到包红的寝室后,对她说,我要赶回学校,帮你把这篇小说稿抄好后寄出去。看你累成这个样子,身体又有病,我不忍心再让你加班加点。</p><p class="ql-block"> 真是太麻烦你了,太谢谢你了!包红说,我正好要到镇农行去存款,我想和你一起走。</p><p class="ql-block"> 于是,柳逢春带着包红向草林镇上驶去,一路欢声笑语,引得路旁行人纷纷朝他们注目。这是他们两人第一次坐一辆自行车同行,彼此都感到新奇和激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以往他们两人在屋里时,各自都把友情抑或是由友情悄然转化成的爱情珍藏心底秘而不宣,生怕有人窥出端倪。现在,他们要把自己的幸福向社会展示,恨不得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让所有的年轻人都羡慕或嫉妒。包红尤其感到骄傲:让那些曾在背后议论她“总在往草林中学跑”的人们看看吧,她这个初中生、临时工,正坐在才华横溢、年轻有为的草林中学柳逢春老师的车子后面,依偎着他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她心里想,难道只有关系公开的恋人才能出双入对地走在一起吗?</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