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印象l 龙舟故里 屈子湿地

江边

<p class="ql-block">  湖南岳阳汨罗市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行吟求索、灵魂升华之地,是“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诗歌原乡”和“中国龙舟名城”。屈子生态湿地公园位于汨罗市老城区西面,前身为红旗水库,曾是汨罗城建和发展中的“老功臣”,如今迎来第二春,成为一个集城市文化、知识传播、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态湿地公园,是汨罗生态文化建设和旅游休闲新地标。</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8日跟团一日游来到这里从南门游客中心楚韵楼处进入公园,感受江南水乡的魅力和屈原文化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  路边公园总平面图显示屈子生态湿地公园拥有一湖、三湾、四环、八景。一湖即原红旗水库,为公园景观核心;三湾即公园南侧活力湾、北侧生态湾、东北部娱乐湾;四环即由外向内4条交通环道,快速交通环道、外圈骑行环道、滨湖骑行环道、滨湖步行环道;八景有山水画台、石桥淋雨、禅林静悟、香草湿地、游园戏水、和汇音欢、花野斜阳、栈桥杉影。</p> <p class="ql-block">  公园拥有一湖碧水,700多亩水面上,拱桥廊桥相映成趣。这一湖碧水宛如大地的灵眸,清澈而深邃。它静卧在葱茏的草木之间,每一道涟漪都似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阳光倾洒,湖面碎金闪烁,那粼粼波光就像岁月的琴弦,弹奏着自然的华章,美得让人沉醉不知归处。</p> <p class="ql-block">  来到了公园南端的屈子广场。广场前巨石之上镌刻的“屈子生态湿地公园”红色大字熠熠生辉,仿若燃烧的火焰,点燃了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之火。每一笔每一划都透着磅礴的气势,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屈子精神的永恒与伟大,以及这片湿地公园独特的生态魅力。</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中高台上的屈原塑像宛如一首凝固的诗,静静伫立在时光的长河中。塑像中的屈原,面庞凝重,仿佛承载着千年未尽的忧思与悲悯。他微微前倾的身躯,似在倾听大地的心跳,感受着这片土地的呼吸。那飘逸的长袍,在微风中轻轻摆舞,宛如历史的琴弦,弹奏着一曲曲悲歌壮歌,诉说着楚国的兴衰与他的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 "端午源头 龙舟故里"是汨罗的名片。汨罗这片孕育端午的圣地,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文化脉络。作为“端午源头”,每一粒糯米都饱蘸着历史的醇香,每一片粽叶都缠绕着文化的丝缕。而“龙舟故里”的名号,更是如同激昂的战鼓,敲响了屈子的壮烈情怀与楚国儿女的壮志豪情。</p> <p class="ql-block">  广场地面上镶嵌有镌刻着屈原著名诗歌"九歌-国殇"的地砖,"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公园设计融合汨罗人文底蕴及景观资源,以诗情·画意·栖居为主题,综合表现屈子文化,彰显诗源《楚辞》,展露湘风楚韵,塑造饱含诗情的人文景观、充满画意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  此处湖泊原来是汨罗江的一段陂沱叉湾,据传是屈子晚年行吟的地方。1958年“大跃进”,农村大兴水库建设,汨罗人用肩膀在原百亩圫的基础上扛出了红旗水库八十沱。据《汨罗市志》记载,红旗水库1958年建成,集雨面积为3.66平方公里,总库容160万立方,坝高6.5米。水库建成以后自流灌溉,老百姓几十年来深受其益。</p> <p class="ql-block">  1996年时,汨罗市的龙舟赛事地点从往日的汨罗江,改为在红旗水库进行。比赛的始终点定为水库南北端,直线距离1000米。五月初四这天,水库四周里里外外包了几层人。几百名龙舟健儿们劈波斩浪,数万名乡亲则在岸上大声呐喊。</p> <p class="ql-block">  汨罗江穿城而过,湿地生态资源是汨罗最美的“底色”。这片广袤的湿地,宛如一块巨大的生态拼图,每一块拼图都蕴含着生命的奇迹。湿地内的水泽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个天然的水塘和湖泊。水塘中,荷叶田田,荷花娇艳欲滴,那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陶醉不已。湖岸边,水草丰茂,各种珍稀的植物错落有致地生长着,它们是大自然的守护者,为湿地生态资源的保护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  远处公园湖中的飞龙桥,犹如一条雄伟的蛟龙,傲然屹立于湖水之上,彰显着无与伦比的磅礴气势。从远处眺望,飞龙桥的身姿犹如矫健的飞龙踏云而来。桥身的弧线恰似龙身蜿蜒游动的轨迹,流畅而优美,它跨越湖水,将湖两岸的美景紧密相连。桥体的线条简洁流畅,又在简洁之中蕴含着一种蓬勃的张力,就像蛟龙蛰伏时积攒的力量,随时准备腾空而起。</p> <p class="ql-block">  阳光将初冬的湖畔草坪染成了金黄色。坐在草坪旁的长椅,能感受到大地的坚实与温暖。此时的草坪,褪去了夏日的青涩与繁茂,草叶的颜色变得有些枯黄,但这并不影响它们的美丽。在阳光的映照下,每一片草叶都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公园内蜿蜒着一条如诗如画的城市公园绿道。它宛如大地的脉络,串联起湿地的每一处瑰丽,又似一条灵动的丝带,在城市与自然之间舞动。踏上这条绿道,就像踏上了一条充满能量的轨道。清晨,这里是晨练者的天堂,而到了傍晚,绿道又成了一家人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人们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便利与乐趣。</p> <p class="ql-block">  来到了普门寺。该寺新建于2007年,由台湾大德居士邓淑贞女士发起并捐资兴建。普门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播地,也是汨罗市重要的文化景点之一。寺庙的建筑风格和宗教活动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并为屈子湿地公园增添一处景观 。</p> <p class="ql-block">  普门寺占地面积23亩,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天王殿、圆通宝殿、大雄宝殿、药师佛殿、地藏王殿、祖师殿、伽蓝殿等,均为宫廷式建筑,红墙黄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雄伟 。</p> <p class="ql-block">  普门寺山门后方的天王殿内,悬挂着一块“三洲感应”的横匾,两侧门联为:“护法安僧亲受灵山咐嘱;降魔伏怨故现天将威风。” 这一匾额与韦陀菩萨的“三洲感应”信仰密切相关。韦陀菩萨作为佛教护法,发愿护持佛法,其护法范围涵盖东胜神洲、南赡部洲和西牛货洲这三洲,而北俱卢洲因众生沉迷享乐、缺乏佛法因缘,故不在护持之列 。</p> <p class="ql-block">  普门寺的建筑既保留了传统古建筑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简约与大气。飞檐斗拱、红墙黄瓦,尽显古朴庄重,又赋予其时尚的光泽与精致感 。这种古今结合的设计,既传承了佛教文化的厚重,又展现了现代建筑的创新精神。</p> <p class="ql-block">  护法殿位于普门寺右侧偏殿,与药王殿相连,可以看到殿内供奉南岳圣帝神像, 南岳圣帝在民间既是道教神灵,也被佛教徒奉祀,同时承载儒家文化中的忠孝伦理。此外,护法殿还供奉韦驮菩萨,作为佛教护法天神,象征对佛法的护持 。</p> <p class="ql-block">  寺内多处地方在进行修缮,殿前的香炉却静静伫立苑如佛国净土上的明珠。走近香炉,便能感受到它的精致与细腻。香炉的整体造型典雅端庄,线条流畅自然,每一处转角都处理得恰到好处。香炉的表面布满了精美的纹饰,这些纹饰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有的是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祥云瑞兽,有的描绘着佛教的经典故事和教义,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p> <p class="ql-block">  寺内的庭院、回廊、栏杆等建筑元素也都独具匠心。回廊曲折而优雅,行走在其间,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感受到了古代建筑的魅力。栏杆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有瑞兽、花卉等,这些图案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感,更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修养。</p> <p class="ql-block">  念佛堂内供奉有精美的四面佛,是寺内信众进行念佛、禅修的主要场所,并且定期举办念佛会、文化讲座等活动,吸引众多信众参与 。堂内设有专门的诵经区域,信众可在此持名念佛、研习佛法 。</p> <p class="ql-block">  来到寺庙的后门东二门,这边门较小对着沿湖路,进门有照壁石上刻"南無观世音菩萨"。普门寺坐东朝西,其山门(主门)朝西面向湿地公园内的西湖 。</p> <p class="ql-block">  东边这一线围墙上贴有数张佛教宣传图。这一张"禅宗牧牛图"借用牧人驯牛的经过,以牛比心,以牧人喻修行者来表现佛门弟子"调伏心意"的禅观修正过程,以及佛教禅宗"以心为主"、"见性成佛"的基本思想。</p> <p class="ql-block">  祖师殿门上方悬挂烫金字匾“祖师殿”,殿联为:“祖意西来寂寂一苇云月冷;禅风东播飘飘两岸蒲梅新。” 殿内供奉达摩禅师金身宝像,达摩祖师作为禅宗初祖,其造像体现了普门寺对禅宗文化的传承 。</p> <p class="ql-block">  寺内桂花树上挂满祈福红绸条,信众以此来表达对健康、平安、学业、事业等美好生活的祈愿,这一习俗融合了民间信仰与传统习俗,民间认为古树挂红绸可“镇树精”,象征守护一方安宁 。</p> <p class="ql-block">  寺内转一圈回到西边的山门外,门前有围栏内立一碑刻寺内主持觉明大师诗一首:海震潮音说普门,九莲华里现童真。楊枝一滴真甘露,散作山河大地春。这首诗通过对观音菩萨的形象、力量及其对世间的影响的描述,表达了对观音菩萨慈悲济世、佛法普度众生的赞美之情。</p> <p class="ql-block">  山门前还有湿地公园详细介绍。公园内建有滨湖步行道、水上栈道近6000米,植银杏6000株,柳树3000株,樟树1000株,桂花树500牌,桃树300株。园内共设广场6个、停车场7个,生态停车位800个,水上平台11个、五孔桥、特色桥、平桥等桥梁九座,楚韵楼、南茶室、中餐厅、码头、六角亭、连廊、公共厕所等单体建筑26处。</p> <p class="ql-block">  山门前有观音塑像宛如从时光长河中走来的慈悲使者,静静伫立,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神圣光芒。她的身姿优雅而端庄,仿佛被微风轻拂的柳枝,柔美的线条中蕴含着无尽的温柔与力量。洁白的衣袂随风飘动,似有若无地飘荡在空气中,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美感,仿佛要引领人们穿越尘世的喧嚣,进入那片宁静祥和的佛国净土。</p> <p class="ql-block">  山门前还有七座白色的佛塔排成一线静静伫立,宛如一组凝固的乐章,奏响着历史的深沉与佛法的庄严。阳光洒在七佛塔上,斑驳的光影仿佛是岁月留下的吻痕,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它们的身姿挺拔而优雅,线条流畅而自然,仿佛在微风中轻轻诉说着佛法的智慧与慈悲。</p> <p class="ql-block">  公园的湖畔杨柳宛如一群温婉的仙子,轻舞着柔美的身姿,将那一抹灵动的绿意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杨柳的枝条如细腻的丝线般轻轻飘荡,它们像是在与湖水低语呢喃,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又似在与微风亲昵嬉戏,享受着这大自然赋予的温柔抚摸。</p> <p class="ql-block">  这些杨柳也静立在山门前,以其独特的风姿,静守着这一方神圣的净土,为这座辉煌的寺庙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诗意。每一片柳叶,都如翡翠雕琢而成,鲜嫩欲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命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佛法的慈悲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  来到了湖边的芦苇丛中,阳光将芦苇丛染成了一片橙黄色。近观其貌,芦苇修长而挺拔,宛如谦谦君子,立于湿地之上。细长的叶片随风轻摆,恰似轻衣仙子翩翩起舞,姿态婀娜,尽显灵动之美。那层层叠叠的芦苇,相互交织,形成一片黄色的海洋,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是大自然在弹奏着一曲悠扬的古乐,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  再观其韵,芦苇丛不仅有着外在的美丽,更蕴含着一种内在的气质。它们生长在这片湿地之中,与湖水相依相伴,历经风雨而不倒,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湿地公园的芦苇丛,恰似诗中所描绘的那般,充满了诗意与浪漫。它们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岁月沉淀的瑰宝,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  穿过公园中的旱桥涵洞走出芦苇丛,就像是穿越了一段被遗忘的时光隧道。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厚重之上,感受着岁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深深印记。当我终于走出涵洞,阳光洒在脸上,那种温暖和明亮让我感到无比安心。回头望去,涵洞依旧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它不仅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生命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  这座旱桥为公园增加一份独特景观,它巧妙地融入了公园的自然景观之中,与周围的山水、树木相得益彰。从外观上看设计简洁大方,线条流畅自然。它没有过多华丽的装饰,却凭借着自身的结构和材质,展现出一种质朴而大气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湖畔建有"叁醒酒肆"欢迎游人来玩来喝。微醺一杯快乐起飞!这句话无疑是对生活美妙体验的一种精准表达,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提醒着我们要学会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刻,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  小酒吧中水天一色横额下供奉着关帝圣君。这是对传统文化信仰的一种延续,酒吧作为一个社交场所,人们在饮酒娱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氛围,传承和弘扬关帝文化中的积极内涵。</p> <p class="ql-block">  湖边的竹林宛如一片绿色的梦幻之海。一根根翠竹修长而挺拔,像是无数坚毅的卫士,又似一群群儒雅的君子,它们紧密地排列着,枝叶交错纵横。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星星点点的光斑在地上编织出一幅神秘而又迷人的图案,如同碎金铺地。</p> <p class="ql-block">  来到了湖中的飞龙桥。站在桥上向东眺望,可见碧水连天与湖边的普门寺交相辉映,景色十分优美。已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展现了汨罗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站在飞龙桥上,眺望着湖中这水天一色的壮阔景象,感觉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水天相接之处,仿佛是一幅巨大的哲学画卷,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启示。湖水的浩渺无垠,让我领悟到了生命的广阔与包容。在这茫茫的湖水中,每一滴水珠都有着它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们共同汇聚成了这片波澜壮阔的海洋。人生亦如此。</p> <p class="ql-block">  湿地公园水天一色的和谐之美,更是让我明白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它给予我们无尽的恩赐和庇护。我们应该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片美丽的家园中享受生命的美好,实现自己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  过完桥来到湖西岸这边,沿湖岸边仍是大片芦苇丛。这些芦苇表现为三种颜色的交织,绿叶如诗,轻吟着岁月的温柔。黄杆似梦,在宁静中守望着时光的流转。而咖黄色的果实,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带着梦幻般的色彩,点缀着这片充满诗意的天地。当微风轻轻拂过,它们的身影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自然谱写的一曲浪漫乐章,让人为之陶醉,为之倾倒。</p> <p class="ql-block">  芦苇丛中还有水上木栈道。栈道旁的芦苇,在初冬的微风中轻轻摇曳,芦花如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们簇拥着木栈道,像是一群温柔的精灵。岸边紫红色水杉的树干笔直而挺拔,向上延伸,仿佛在与天空对话。枝头如同燃烧的火焰,在冬日的阳光下,散发着温暖而迷人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走在芦苇丛中,目之所及,芦苇丛如一片素雪海洋,纷纷扬扬,绵延无际。茎杆挺拔,似列阵之兵,英姿昂扬;纤叶摇曳,如轻舞之云,婉约动人。微风轻拂,芦花飞舞,恰似仙女散花,洒下一地的清香与诗意。</p> <p class="ql-block">  回到了滨湖步行道。漫步其上,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之中。蜿蜒的小道轻柔地贴合着湖岸的曲线,仿佛是大自然亲手铺设的迎宾之路。微风轻拂,杨柳飞舞,坐在休息长椅上尽情感受阳光下的美好,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回内心的平和与<span style="font-size:18px;">宁静</span></p> <p class="ql-block">  静静地站在公园湖畔的草地上,眼前的这一湖碧水,是那种无法用言语准确描述的碧色。它既不像深蓝那般神秘深邃,让人敬畏;又不像浅蓝那般清新淡雅,略显稚嫩。这一湖碧水,恰到好处地融合了深邃与清新的韵味,仿佛是天空中那片最纯净的蓝天,坠入人间后与大地的深情相拥,化作了这滋养万物的灵泉。</p> <p class="ql-block">  步行道旁的观景平台上回望飞龙桥,思绪也随之飘荡。仿佛能看到古今的岁月在这片土地上流转,先人在这里赏景、吟诗、作画,留下无数美好的回忆。而今我们站在这里,承载着这份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心中涌动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智慧的赞叹。</p> <p class="ql-block">  初冬的阳光,轻柔地洒在公园的湖畔。而湖畔的杨柳,在这时节里展现出一种别样的风姿。柳叶已经开始泛黄,那淡淡的黄绿色,像是被大自然的调色盘染上了一抹宁静的色彩。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命的光芒,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们对生命的执着与眷恋。</p> <p class="ql-block">  回到了楚韵楼的门前,门口有正在维修的施工牌阻断了我想登楼一览公园全景的脚步。从远处眺望,楚韵楼在一片翠绿的掩映下,显得格外醒目。它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飞檐高挑,给人一种展翅欲飞的感觉。在公园中楚韵楼宛如一座精神的丰碑,屹立在这片充满诗意的湿地之畔,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的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  楚韵楼下向屈子湿地公园挥手告别,站在这座作为楚文化象征的楼下,我感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厚重。回首望去,整个公园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那广袤的湖泊和湿地,阳光下还在闪耀着生命的金色;湖畔的杨柳在微风中为我编织出一片宁静的绿荫。这一切都将成为我在记忆深处的宝藏,随着岁月的沉淀,它们的色彩或许会愈发斑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