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些地方孩子不宜去》</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孟母三迁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孟母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材,很注重环境给孩子的影响,才想尽办法地为孩子选择居住的地方,终将孟子培养成为了儒家文化有“亚圣”之称的圣贤。</p><p class="ql-block"> 从这儿可以深刻领悟到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大环境是这样,我还认定,小环境也是同样的的重要,不能有丝毫忽略。</p><p class="ql-block"> 未成年的孩子,思维不成熟,辨别不了哪些是应该接受的?哪些是要严格拒收的?</p><p class="ql-block"> 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带未成年小孩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一)打牌、打麻将的场所。这些地方名为娱乐场所,其实就是变象的赌场。古人云:赌场无君子。进入这种场所都想赢别人的钱,都想轻松获利。怀着这种心态而去玩牌,已属居心不良,可这些参于者往往却要以“气量大”“慷慨施舍”的面目似人,动辄口吐狂言:“输钱算什么?输钱又不是输命!”“今天手气不好,明天再打,打大点!”贏了钱,吃吃喝喝,以豪爽面目示人;输了钱,面孔苍白,一付垂头丧气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打牌人还常常嘲笑不打牌的人“量小”“没气量”“守财奴”……真是黑白颠倒,对错不分。孩子们去了这些地方,这会错误地引导他的人生观。</p><p class="ql-block">(二)聊“八卦”的地方别去。聊八卦的人纯粹是为了消磨时间,无话找话说,说天说地,说家长里短,说邻里关系,造谣传谣有之,污蔑他人有之,以无中生有、不符实际、夸夸其谈为能事,孩子在这种场合呆得久了,久而久之,只会把这些流言蜚语,当作是“真知识”学得个透彻,长大后也只善些道,成为这样一类人物。</p><p class="ql-block">(三)酗酒的场合别让孩子去。爱酗酒的人都会一句抬高自己身价的话:“酒醉英雄汉”。</p><p class="ql-block"> 酗酒本来就不是好事,一来喝醉了伤身体,二来喝醉了,会乱说一通,这就应了“祸从口出”。喝醉酒的人,“豪气干云”,大有敢把“皇帝拉下马”之气式,当酒醒了,一似个泄了气的球。</p><p class="ql-block"> 喝酒场所说的话,大多是疯话,不然怎么会把醉酒的人,叫做“酒疯子”,未成年的孩子见多了这些,无形中会学到这些疯话,还会效仿疯话,误把疯话当做“豪言壮语”。</p><p class="ql-block"> (四)舞场不能去。舞场难免不有一些很暧昧的表情与动作,未成年的孩子,见多了这种场合,只会早早误入歧途,成为拈花惹草的人。</p><p class="ql-block">(五)不要去接触满口脏话的人。人啊,接受教育很难,感染却很容易。听多了脏话,这脏话就会成他人生的语言。</p><p class="ql-block"> 记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多事物,无用刻意去学,只要你接触多了,就会悄无声息的成为你人生中的一部分,是学到了好的,还是感染了不好的?这就得看你所选择接触的“范本”,是好还是坏了……</p><p class="ql-block"> 小孩,宁愿孤陋寡闻,也不要让他俗不可耐。孤陋寡闻,尤如一张白纸,随时可以绘画写字;俗不可耐,则好比是被弄脏了的纸,要在上面绘画写字,得把脏了的部分擦去才能用,擦这些脏的地方,并不容易,一不小心,还擦破了……</p><p class="ql-block"> (湖伊萍2025.4.5.于深圳)</p> <p class="ql-block">琴</p> <p class="ql-block">棋</p> <p class="ql-block">书</p> <p class="ql-block">画</p> <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日月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