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月22日,傍晚时分,我们来到西班牙巴伦西亚的艺术科学城,从落日余晖到夜幕降临灯光闪烁,在那里待了很久。可用什么词来形容当下感受呢?我想,大概只用震撼和惊讶这两个词汇吧,印象中,有着几何之美之梦幻之感受,对水、对光线的借用也恰到好处,在昼是天空的衬影,在夜是蓝调的吟唱,这哪里是现代建筑群啊,分明就是未来之城提前在此的耸落。西班牙出了个毕加索立体主义抽象画派代表人物,应该对西班牙人的艺术审美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虽说我对抽象画派不甚了解,受制于认知狭隘,欣赏水平有限,但对这座艺术科学城是极度想赞美的,它的几何线条构造,不得不让我想起了数学之美,那个剥离表层,只剩下最为深刻最为简约的魂魄,面的网线与各个节点衔接与空间的敷设,无疑都是那般的美轮美奂。友人们忙着打卡拍照留念,我则走走停停,用手机零星地拍些游照,说实在话,拍的没有水准,只能是个肤浅的掠影滑过。在这里向爱好抽象画的友人推荐:若是你对抽象建筑艺术感性趣的话,不妨去亲身感受一下,兴许它能唤醒你另样的体会,譬如,物理的流体力学与数学中分型学的结合;譬如,空间与镜像的存在的光影叹息;譬如,构架与曲面的彼此映对和支持……并也相信,它一定会让你对未来的建筑与艺术发展充满了期待与遐想,只要你还能保持一份童贞喜欢梦游畅想的话。</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对西班牙巴伦西亚的艺术科学城抽象艺术般的建筑美学、建筑与环境相融合的一些感慨,以及个人对抽象艺术的内涵与联想和启迪。</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巴伦西亚的艺术科学城,宛如一幅由建筑线条和空间构成的抽象艺术杰作,是现代建筑与抽象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它由西班牙著名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设计,耗资14亿欧元,包括海洋馆、天文馆、科学博物馆、索菲亚王后艺术歌剧院等众多功能建筑。其造型以曲线、几何图形为主,大片水系环绕,整个建筑群仿佛漂浮在水中,充满了未来感与梦幻感。</p> <p class="ql-block">艺术科学城的建筑群仿佛是一幅巨大的抽象画,以大地为画布,以建筑为颜料,用简洁而富有力量感的线条勾勒出独特的轮廓。曲线的运用贯穿始终,从海洋馆的波浪形屋顶到科学博物馆的流动线条,这些曲线如同抽象艺术中自由挥洒的笔触,打破了传统建筑的方正与刻板,展现出一种灵动与活力。几何图形的巧妙组合则为建筑增添了节奏与韵律,天文馆的圆形穹顶与歌剧院的多边形结构相互呼应,宛如抽象画中不同形状的色块,通过对比与平衡,创造出一种和谐而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大片水系环绕着艺术科学城,水的流动与建筑的静止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在抽象艺术中常常被用来表达动静结合的美感。建筑的倒影在水中摇曳生姿,虚实相生,仿佛是抽象画中光影与色彩的交织。当阳光洒在建筑表面,反射出不同的光泽,建筑与水、光共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抽象画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宛如抽象艺术作品中不断变化的色彩与形态。</p> <p class="ql-block">艺术科学城的建筑群不仅在视觉上具有抽象艺术的美感,更在内涵上与抽象艺术相通。抽象艺术强调通过形式和色彩表达情感与思想,而艺术科学城则通过建筑的形式与空间传达出人类对科技、艺术和自然的探索与追求。海洋馆的波浪形屋顶让人联想到大海的波涛,仿佛是对海洋世界的抽象描绘;天文馆的圆形穹顶则象征着宇宙的浩瀚与神秘,如同抽象艺术中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想象。整个建筑群宛如一首无声的交响乐,以建筑的语言奏响了科技与艺术的和谐乐章,让人在欣赏建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抽象艺术所蕴含的深刻内涵。</p> <p class="ql-block">艺术科学城的建筑群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抽象艺术。它将抽象艺术从二维的画布拓展到三维的空间,通过建筑的形式与空间创造出一种更具沉浸感的抽象艺术体验。这启示我们在欣赏和创作抽象艺术时,不应局限于传统的绘画形式,而应将视野放宽到更广阔的空间与环境中,探索抽象艺术在不同媒介和维度中的表达方式。同时,艺术科学城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无限可能,为抽象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p><p class="ql-block">巴伦西亚的艺术科学城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更是一幅抽象艺术的杰作。它以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将科技、艺术与自然完美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与力量。它不仅为瓦伦西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魅力,也为世界建筑与艺术领域树立了一个全新的标杆。</p> <p class="ql-block">是美,理应有个记忆存在。我也落个俗,打上两张卡。</p>